每位教师都需认识到,教案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我们在撰写教案时是启发学生的思维,以下是69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科学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科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亲历活动,能够用多种方法、多种感官,从多种角度对土壤进行观察,从而认识土壤的一些特性。
2、通过学生的参与活动让学生形成会进行一般科学探究的技能。
3、增强学生记录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4、通过本次活动,适时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与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
能够用多种方法、多种感官、从多种角度对土壤进行观察。
教学难点:
收集到证据以后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挖土壤;
分组材料:
一袋土壤、一根玻璃棒、一只昆虫盒、一只方形盘、一张报纸、一张记录表、一个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讲述:课前,我们分小组到几个地方去挖了土壤(板书:土壤),下面就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挖到的土壤是什么样子的。
2、学生汇报。
3、讲述:看来,大家对土壤了解得还真不少啊!老师这儿也有一位小朋友,她去研究了土壤以后,还写了一首小诗呢!小朋友,你们想听吗?好,那就送给大家吧!
4、学生欣赏小诗:
土壤是位伟大的母亲,
她是孩子有的很小,很小,
有的却很大,很大;
从小花小草到千年古树……
从黑色蚂蚁到白象、红马……
……
世界上亿万个生命,
在他温暖的怀抱里长大!
5、师解“土”字。“土”字这里有两横,这表示土壤是一层一层的,植物把根这样深深地扎进肥沃的表层土里,吸收里面的养分。
二、猜想假设
1、学生猜想我们挖来的土壤里有什么。
2、观察:我们可以亲自动手来观察观察土壤,观察是我们常用的一种观察事物的好方法呀!
三、制定方案
提问:小朋友,你们准备用哪些方法来观察呢?小组商量一下。制定出一个合理的方案来证明你的猜想。
四、实施方案
a、观察的时候要仔细,如发现有活的东西,请小心地放入昆虫盒内,因为它们都是有生命的,其它东西可以放在方形盘里。
b、大家一定要分工合作,并作好记录!每一小组要把你们从土壤发现的属于同一类的物体名字写在同一个方框里。
⑤、学生观察土壤。
五、展示交流
①、请一组派一个代表来交流。(在学生开始交流前,提醒学生要认真听别人的发言,要学会尊重别人。对于第一个上来交流的同学要及时表扬。)把学生带上来的记录表进行实物投影。
学生汇报结束后问:你们为什么要把这些物体放在同一个方框里呢?(板书:植物)
这些物体为什么又要放在同一个方框里呢?(板书:动物)
这些物体又是属于哪一类的?(板书:动、植物遗留物)
还有这些呢?(板书:杂物)
②、还有哪一组也要来向大家介绍你们的发现呢?你们为什么要把这些物体分成这样四块呢?
③、请没有汇报的小组再进行集体交流。
对上来交流的学生要及时地进行表扬,这是对学生探究成果的肯定。因为新的标准指出,对学生的评价时机应全程化,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适时对学生作出鼓励性,指导性的评价是必要的。
④、讲述:大家观察得非常投入,从土壤里发现了这么多的'东西,有植物、有动物、有动、植物的遗留物、还有杂物,在这些东西中,哪些是土壤里本来就有的呢?是呀,土壤本来就是小动物们和植物们的家嘛。
⑤、讲述:在土壤里,有本来就居住在里面的小动物和植物,还有一些外来的东西,是哪些东西呢?它们是怎么来的?所以,我们也把杂物叫做垃圾。我们抛给土壤妈妈的杂物可以多一些,也可以少一些呀,如果我们给土壤妈妈的杂物太多了,会怎样呢?
⑥、讲述:是呀,如果我们乱抛弃废物的话,土壤妈妈还会生病的呢?为了使土壤妈妈的身体能够健康,我们应该为她做些什么呢?
⑦、总结:大家说得多好啊,土壤妈妈有了我们这些环保小卫士,一定会很高兴的,而且会越来越美丽的,这样,我们就能和小动物们、植物们一起在土壤妈妈温暖的怀抱里健康快乐地生活了。
六、拓展创新
1、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土壤里有什么》,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了土壤里有植物、有动物、有动、植物的遗留物、还有杂物,里面有许多秘密呢!这堂课,我们研究得开心吗?老师看到大家研究得……津津有味更加开心。今天,我们研究了土壤以后,如果你也有什么感想,也可以写成小诗或写一段美文,同学之间在课后可以互相交流体会。关于土壤,你们是否还想知道一些其它问题呢?
2、总结:现在大家的头脑里又产生了许多小问号,说明大家都是爱动脑筋的孩子,而且对我们周围的土壤世界非常关心。其实,我们在生活中就应该带着问题去研究事物,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发现,课外,你们可以去自由研究下其中的一两个小问题,行吗?
板书:植物、动物土壤、动、植物遗留物、杂物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了土壤不是单纯的物质,它是由空气、水、沙、黏土、无机盐、腐殖质等成分构成。在探究过程中他们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
小学科学教案篇2
清明节即将来临,孩子们都要跟随父母回家祭祖。高枧乡四面环山,森林防火之重不容忽视。为了加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确保学生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清明节,高枧小学通过各种形式,要求全体师生做好以下几点:
教育目标:
1.认识各类消防安全标志并了解各类消防安全标志的含义和作用。
2.知道森林防火的重要性,要爱护森林。
3.尝试根据学校、家庭环境,学习设计森林防火措施。
教育过程:
一.认识各类消防安全标志
1.出示各类标志图案。这是什么? 板书课题
2.师述:消防标志是一种指示性标志。它是由带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图形、符号活文字并配以一定的颜色所组成的。
二.了解各类消防安全标志的含义
1.出示小黑板:标志分类
1)火灾报警和手动控制装置标志:消防手动启动器、火警电话等。
2)紧急疏散途径的标志:紧急出口、疏散通道方向等。
3)灭火设备的标志:灭火器、消防栓等。
4)具有火灾危险性的地方或物资的标志:禁止火灾、禁止用火灭火等
5)其他类型:禁止带火种、当心触电等。
2.投影标志
说说你认识什么标志?这个标志的图形怎样,有什么含义?(消防手动启动器;发声警报器;火警电话;紧急出口;地上消火栓;当心爆炸、当心有毒;安全通道 ;禁止吸烟、烟火、燃放鞭炮、放易燃物)
3.师简介消防栓。
三.代表表演防火:(一人读情节过程,三人表演)
2、大家认真观察表演后讨论:
1)发生了什么事?他们是怎么处理的?发生火情应该怎样与消防队取得联系?(打火警119、讲清出事地点详细地址、火势情况)
(2)总结:情景表演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知识。还有什么情况可能发生火灾?发生火灾怎么办?怎样防火?打什么电话求救?
四.小组讨论设计森林防火措施
1.分组讨论:设计消防安全标志的意义。
2.小结归纳消防安全标志的共同特点(线条简洁、图案清楚、目标显著、意思明确。可以是一目了然的`图案,也可以用横写的文字辅助标志,以图形与方向标志连用,醒目地指示文字所示的意义)
3.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性的设计一个消防标志
4.交流点评。
五、巩固总结
1、匪警、火警、急救中心电话各是什么?
遇坏人打110,着火打119,急救中心120。
2 遇到火情,危险情况时,要保持镇静,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六、总结
火灾无情,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火灾,万一发生火灾,我们要沉着冷静,用自己学的知识有效地保护自己。最后,祝大家永远都平安幸福。
小学科学教案篇3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青少年生长发育主要特点及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的基础上,对生命延续内容的深一步探究活动。学生通过研究自己的身体特征与家人有哪些相似和差异,并对部分动植物进行观察研究,知道生物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认识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目的.:
1、认识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2、引导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人体特征,进一步提高比较分析和推理能力;
3、在观察中培养学生认真求实,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了解什么是人体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并知道遗传和变异生物界普通存在的生命现象。
教学准备:
1、有关多媒体课件
2、教师事先收集全班同学及其父母的单身照片、全家福照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小动物和植物的图片
学生观察,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它们长得很像。
生:它们一模一样
2.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出示课题“我像谁”)
二、探究活动
(一)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遗传和变异
1、找一找自己的身体特征与家人的异同点?
出示课件:从特征看,有些人是直发,有些人是卷发;有些人是双眼皮,有些人是单眼皮;有些人有耳垂,有些人没有耳垂等等。
多媒体出示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特征与父母的特征。(完成表格)
生汇报
出示图片找出人物的相同特征
教师结合学生的发现汇报,进一步提出问题:“动植物中有没有刚才我们发现的这样现象呢?”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等谚语。
2、引出:
生物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
(板书:遗传)
师讲解:为什么有的双胞胎长得那么像,有的却并不很像?
学习:遗传基因是指携带有父母亲生理特征信息的遗传物质,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包括性别、性格、外貌等等。
3、变异
出示图片师:有什么发现?生汇报
引出: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叫变异。(板书:变异)
(二)指导学生认识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学生观察图片。
学生汇报结果。
对以上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教师适时小结:遗传和变异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三、自由活动
生物的变异和遗传对于我们有哪些影响?是有害还是有利?
1.学生分组讨论。
2.学生汇报。
3.出示图片讲解。
4.教师总结。
四、总结回顾
生汇报
五、拓展活动
1.课后查阅一些有关遗传和变异现象的资料。
板书设计:
我像谁
遗传 变异
小学科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树生长在一定环境里,有一定生存需要。
过程与方法:
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用简图描述树整体形状。用拓印树皮观察树干。
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不足。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变化。
【教学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讨论树木相同之处。
【教学准备】
校园中选定一些大树供各小组观察所需,同时为各小组准备: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观察树木方法
1.总任务:分小组进行观察,每个小组尽量观察不同树木;小组内要分工明确,每个人要有观察任务;描述一棵树,完成一篇观察笔记。
2.分任务:我们所要观察树长在校园哪个地方?我们怎么按顺序来观察一棵树?(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
3.交流:我们可以用哪些新观察方法来观察新内容?(画简图、测量树干粗细、闻树叶、看果实、拓印树皮、捡拾标本、对比法……)
4.比较:我们能比书上观察记录记得更好吗?(先用简单词语记录下来,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观察笔记。)
二、观察记录一棵树
1.从远处观察整棵树,我们怎样记录?(树冠形状、树高度等)
2.从近处有序观察树各个部分,我们会有哪些新发现?
生:这棵树真大!看看我捡到树叶和果实。这是树果实。这是我树皮拓片。
(拓印树皮图案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部分染上颜色。)
3.让我们一起来把观察到内容记录下来吧。要写出观察时间、地点、小组成员。要按观察顺序来记录。最好能贴上收集到实物标本。
三、整理我们观察记录
1.整理:分小组根据观察记录整理成观察笔记。
2.描述:分小组描述一棵树:这是我们组观察记录,能猜出是校园里哪一棵树吗?
3.比较我们观察记录,思考、交流:
我们观察了哪些树?这些树生长需要什么样条件?
不同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4.总结:通过深入讨论,我们发现了这么多大树之间相同点和不同点,请选定一棵你喜欢大树,在课外继续观察它,它会怎样变化?把你意外发现都记录下来,同时把精彩发现张贴于科学学习栏目内。(对总结内容须得从学生实际观察基础上进行,学生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就总结到什么程度,书上总结内容仅作样本供参考。)
树不同之处: 树冠有大小 树干有粗细有树皮光滑,有粗糙 结果实不一样 叶片不一样 ……
板书设计: 树相同之处:
它们都长在泥土里
都需要阳光、水
都有树干、树皮
都有树叶、果实
小学科学教案篇5
教学目的:
1、能够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认识草原上的鹰、兔、草的生态平衡
关系。
2、能够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认识沙尘暴生成的原因。
3、为维护生态平衡,明确应该做些什么和怎么做。
教学重点:知道草原上的鹰、兔、草的生态平衡关系。
教学难点:能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
教学准备:活动手册、有关草原和沙尘暴的图片、影视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在生态瓶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其中动植物的生长?”
“生态瓶中的某些条件改变了,就会使整个生态瓶内生物的正常生长受到影响。在自然界里也一样,一些条件因素发生了改变,也可能使整个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被破坏,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维护生态平衡这个话题。”
二、探究过程
1、研究鹰、兔、草的生态平衡关系。
·草原上的鹰、兔、草之间有着怎样的食物关系?
·设想事物链的一个环节发生了变化,会发生什么现象?
(1)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2)如果兔子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3)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连锁反应。”
推测:如果上述现象发生了草原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
·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鹰、兔子、草的减少?
让学生讨论后作出分析。
(对老鹰、兔子的猎杀;防止兔子与牛羊争牧草而进行的猎杀和驱赶;为了发展经济而过度的放牧;环境的恶化导致草的生长困难。)
2、沙尘暴发源地之一的资料介绍。
让学生阅读p57,介绍宁夏腾格里沙漠的有关情况。
师介绍:发菜是一种藻类,因风干的发菜形状,色泽酷似妇女的头发而得名。它大多生长在干旱的草原、荒漠、平滩荒地和低山小丘,我国的甘肃、陕西、青海、x疆均有生产,而宁夏最为。
猎隼又叫鹘,是一种凶猛的鸟,上嘴钩曲,背青黑色、尾尖白色、腹部,驯熟后可帮人打猎。猎隼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近年来,由于猎隼在中东一些国家是王宫贵族的宠物,一种身份的象征,在境外1只经过驯化、体型高大的猎隼价格很高,因此在我国西北地区猎杀、猎捕和走私猎隼的情况非常严重。猎隼的数量急剧下降,严重影响当地生态平衡,引发鼠害泛滥,给当地牧民生活和经济带来了很大影响。猎隼现在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自主学习资料后,鼓励学生提出想了解或不清楚的问题。
三、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
思考:是人类的哪些行为引起的草原生态系统失衡?
这些行为的后果是什么?
最终结果是什么?
我们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课后拓展:
在维护大自然生态平衡的活动中,我们该做什么?我们怎样做?
4、小结。
三、板书设计
小学科学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在制定研究方案的基础上,搜集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
2、利用自己擅长的形式解释本组研究内容的过程和结果。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让学生共同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
在制定研究方案的基础上,搜集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
教学难点:
利用自己擅长的形式解释本组研究内容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准备:
实验记录表、手表、跳绳、神经系统课件、血液循环系统课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什么是健康,那怎样才能做到健康生活呢?就让我们一起《登上健康快车》。
二、探究活动。
1、计划于组织。
(1)学生完成“脉搏频率与各种运动的关系”实验,并填写好实验记录表。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制定“情绪与脉搏快慢的关系实验设计”研究方案。
(3)学生自读“小资料”,了解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教师加以讲解引导。
2、事实与证据。
(1)学生搜集证据,对“情绪与脉搏快慢的关系”的实验加以研究。
(2)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对研究情况进行交流。
(3)学生自读“资料卡”,了解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三、总结。
第二课时
一、计划与组织阶段。
教材在此环节提供了“健康从‘心’开始研究小组”、“捍卫‘人体司令部’研究小组”、“探究‘心理奥秘’研究小组”、“‘青春期知识知多少’研究小组”四个小组的研究情况。着重提供了“健康从‘心’开始研究小组”的'样张,特别注重数据的积累。教学中,教师不要限制学生研究内容,即使同样在“心”小组的研究,学生研究内容也可能不尽相同,有的想研究心脏的作用,有的想研究心脏的保健,有的想研究心脏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等等。教师应鼓励学生,既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制定研究方案,又可以在研究中分头进行,以便搜集证据时相互补充完善。同样,“青春期知识知多少”的研究也会因学生兴趣的不同而出现具体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制定的不同。
二、事实与证据阶段。
教材在此环节重点介绍“青春期知识知多少”研究小组的样张,侧重学生搜集到的各种数据,并采用统计表、折线图、资料图卡等多种表达形式进行分析和表达。同时,考虑到学生在本小组内容的探究中也会发现其他小组研究的内容,因而教材也设计了小组之间相互补充数据、相互合作解疑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相应的研究方式、方法寻找证据,并及时交流方案。
【教学后记】
事实与证据的探究阶段,不拘于时间和场所的限制,教师可采取课上与课下,分散追踪与适时集中短暂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提醒学生及时修改方案,注重对数据资料的分析与整理,找到相应的表达形式,以便进行全班范围的交流与汇报。
小学科学教案篇7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植物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些变化比较明显,有些变化不太明显。
植物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植物变化是生命体特征之一。
过程与方法:
能用测量方法比较叶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关注周围植物变化,坚持记录完成一棵植物变化记录表。
【教学重点】观察记录描述植物变化。
【教学难点】坚持记录完成一棵植物变化记录表。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把尺子,4张不同大小叶片,记录表。
教师准备:一些树木四季变化图片,带花苞菊花,狗尾草。
【教学过程】
一、怎样观察植物变化
我们知道,春暖花开季节,许多植物很快地进入生长期,发芽、长大、开花结果。秋天里,从开学到现在,好几个星期过去了,校园里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可结合第2课课外作业及学生精彩发现激发学生探究欲。)
讨论:我们可以观察植物哪些变化?我们怎样观察?
首先得测量树干是否变粗了,我们得在树干同一高度连续测量三次,取接近值(三年级孩子尚未接触过平均值数学解法);过一个阶段再同样测量进行记录。能不能看出树干变化呢?
数数每天有多少落叶。菊花花苞长得怎么样了?
狗尾草会枯死吗?樟树果实又是怎样变化呢?
二、观察叶生长变化
可以测量一条树枝上最大叶子、最小叶子和中间大小叶子长度或宽度,并做好记录,看一个阶段后它们分别有什么变化?还可以观察树叶其他变化。
从一棵树树叶大小不同、软硬不同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从一片树叶颜色变化过程中,我们又知道了什么?
三、实地观察记录植物茎、叶
1、活动:根据讨论结果,我们分小组按计划到校园内进行观察,记录下第一手资料。(活动时间约15分钟)
2、交流:汇报我们观察数据,思考这些数据能说明什么问题?
落叶数量说明什么问题?一条树枝上有大小不同树叶,说明什么问题?如果以后测量得到数据变化很大,说明什么?如果变化不大,又怎样理解?
四、记录一种植物变化情况
我们还可以同时观察田野、路边和家里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就这样一直观察你所选择那棵树或草,观察它们在秋冬季变化,一个月观察一次,把观察结果记录在表中,你能做到吗?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