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教案可以让教师更清楚地传达知识点,避免遗漏重要内容,教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和修改,以下是69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课间十分钟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课间十分钟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小学生活。了解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
2.尝试合理安排自己的课间活动,并在与同伴、小学生的互动中大胆表达。
3.向往小学生活,渴望成为一名小学生。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1.参观小学并与小学生对话.对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有所了解。
2.录像《课间十分钟》,邀请一位小学一年级学生。
活动过程:
1.认识小学生,产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1)今天有一位客人要和我们一起活动。你们看,他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是小学生?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请出小学生,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并通过小学生的书包、红领巾等特征进行判断。)
(2)请小学生自我介绍,师幼共同欢迎小学生。
2.迁移参观经验,理解"下课"的意思。
(1)小学生哥哥在××小学上学。你们还记得去这所小学参观的事情吗?那天.你们在小学里看到了什么?(师幼共同回忆参观小学的情形,鼓励幼儿交流在小学校园内的所见所闻。)
(2)小学生上课的时候和我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呢?(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讲述,再请小学生介绍.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生每天上午要上四节不同的课。每节课都是四十五分钟,每上完一节课就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这十分钟就是下课时间。学校里会有铃声或音乐提醒大家上课和下课。)
3.观看录像《课间十分钟》,了解课间十分钟的作用。
(1)课间十分钟有什么用呢?你看到小学生在下课的十分钟里会做些什么事情?(引导幼儿积极回忆,大胆想象,主动表述。)
(2)小学生哥哥给我们带来了《课间十分钟》的录像,我们来看看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里都做了些什么,想想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播放录像,师幼共同观看。)
(3)幼儿自由结伴讨论、交流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做些什么事,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教师鼓励幼儿有疑问时去问问小学生。初步引导幼儿理解课间十分钟是小学生入厕、喝水、换课本和游戏的时间。
4.实践活动。学习安排课间十分钟。
(1)如果你是小学生,你会在课间十分钟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试着安排"课间十分钟".请小学生哥哥当评委。看看谁安排得合理。
(2)幼儿安排课间十分钟,请小学生哥哥了解幼jl的课间活动内容。
5.交流、讨论,知道要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
(1)谁愿意来介绍自己在课间十分钟做了些什么?(请幼儿互相交流,大胆介绍自己课间十分钟做了哪些事。鼓励幼儿主动了解同伴对课间十分钟的安排。)
(2)我们来听小学生哥哥说说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小学生说说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让幼儿知道课间首先要解决入厕和喝水的事、学习上的事,如果有时间再和同伴游戏。)
活动反思:
?课间十分钟》是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教学内容,内容浅显易懂。我是这样教学的:
一、以视觉领先、以兴趣入手
“课间十分钟”这一课,在开始导入的部分,我以歌曲《哦,课间十分钟》导入,以优美的旋律,让学生在视觉中感受体验孩子们在课间活动中的欢快情绪;在看其他同学课间活动时,正符合了学生的兴趣,他们迫不及待的想做自己喜欢的课间活动内容,从学生的表情中,可以真实的感受到他们是多么的喜欢课间十分钟。
二、精讲精示范,培养学生的'专注能力
在指导学生玩“指鹿为马”的游戏时,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游戏规则是什么?几个人怎样进行?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明白了游戏规则和步骤,还知道了在游戏中的注意事项,同时还养成了专注地做事的习惯。
三、用多媒体来辅助提高教学效果,
用多媒体来辅助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乐学的精神状态。在这节课中我用简单的画面帮助学生学习,虽不花哨,但非常实用,目的达到。学生在这过程中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从而加深了记忆。
总之,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地主体发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建立了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表演中让学生自己去做,并适时地加以指导,只要他们能做、想做,使他们乐中学,学中乐。
小百科:课间,是指两节课之间的间隔时间,是学校为学生安排的休息时间。
课间十分钟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10分钟的长短,感知时间与活动的关系。
2、能够为自己的课间十分钟制定合理的计划。
3、向往小学生活,并为入学做好准备。
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亲身体验“十分钟”的长短,并了解哪些活动适宜在这段时间进行。
难点:理解活动内容与时间的关系并完善计划。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计划制定表;笔;计时沙漏一个;前期有关小学内容的墙面环境。
经验准备:通过前期已经开展过的有关小学的活动,幼儿对小学的生活有初步了解。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结合墙饰进行谈话,引出“课间十分钟”。
教师:前几天,我们一起了解了在小学的一天,你们还记得都有什么活动吗?
幼儿:课间十分钟、上课、做操
教师:你们还记得课间十分钟他们都做了什么吗?
幼儿:喝水、准备书、去厕所……
二、活动开始:讨论并制订“课间十分钟”的'活动计划。
1、讨论和选择计划内容和计划方式。
教师:我们马上就要毕业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如果是你,“课间十分钟”你会做什么呢?
幼儿:看书、上厕所、喝水、玩游戏、踢球、跳绳……
教师:哇,这么多活动!我们能做的事情真多呀!那我们说了这么多,哪些应该先做?哪些应该后做?怎样才能让自己记得住呢?
幼儿1:我可以写下来,我都会拼音了……
幼儿2:我也会……
幼儿3:我可以画下来……
2、制订计划,教师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指导与必要的帮助。
教师:小朋友们真棒。接下来老师请小朋友们用画、写或者像有的小朋友提出的用拼音的方法,在计划制定表上制定你的“十分钟计划”。
三、活动高潮:体验“课间十分钟”。
1、教师放置沙漏,幼儿开始按计划来完成“课间十分钟”。
教师:相信小朋友们的计划已经制定好了,现在我手上有个10分钟漏完沙漏,我们课间休息的时间也是10分钟。那么接下来就请小朋友们在沙漏漏完之前尝试完成自己制定的计划,现在开始~
2、教师观察幼儿实施计划的情况。
3、沙漏漏空,课间十分钟体验结束。
四、活动总结:梳理与提升经验。
1、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小结模拟活动的情况,请幼儿来检查查自自己的计划完成情况。使其感受内容与时间的关系,发现调整计划的必要。
教师:你们的计划都完成了吗?
幼儿:完成了!
幼儿:没有……
教师:有的完成了,有的没完成。那老师问一下没完成的小朋友,没完成哪些内容?为什么?
幼儿1:我计划的内容太多了,时间不够,玩玩具和找小朋友说话没完成。
幼儿2:我没踢球,要跑到操场上,来不及。
幼儿3:我上了厕所、喝了水,还看了书,但没画画就上课了。
幼儿4:我没上厕所,人多,后来就忘了……
教师:所以我们刚刚制定的计划在课件10分钟里可行吗?
幼儿:不行。
2、集体总结
教师:没错,我们的时间是很宝贵的,每分每秒都在流逝,过去了就没有了。那小朋友们认为“课间十分钟”必须要进行哪些活动?
幼儿1:上厕所。
幼儿2:喝水、准备下一节课的书。
幼儿3:玩游戏!
……
教师:玩游戏也可以放松自己,但是你认为“课间十分钟”做什么内容的游戏合适?
幼儿:和好朋友说说话、玩翻绳、玩折纸、跳绳…
教师:怎么安排这些活动呢?
幼儿:上厕所可以人少时去;应该先准备下次用的书;可以先喝水。
3、教师总结
教师:没错,小朋友们都说的很棒。到了小学,我们的休息时间只有课间的10分钟。这十分钟如果我们不合理安排,那么就像刚刚一样,我们没有办法完成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将重要的事情放到前面做,比如:准备下节课的书、去厕所等等,当然如果等待的人很多,我们也可以先做其他事情。要是最后还有剩余的时间,我们可以和好朋友在不打扰别人的前提下聊聊天、玩一会儿放松一下自己……老师相信小朋友们通过今天的活动到了小学可以合理安排自己课间十分钟,那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们有秩序的去喝点水休息一下。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中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亲身感受10分钟到底有多久,活动形式较为新颖,幼儿参与度高。经过分组讨论、设计到最后的实施计划,总结自己的计划是否完成,从而明白小学的课间10分钟我们应该做什么,学会合理的安排自己的10分钟。
但活动过程中,体验的10分钟结束,幼儿并没有按要求回到教室继续讨论得出的结果,导致活动时间过长,幼儿注意力逐渐下降。需要老师下次课上提前做好说明准备,提醒幼儿按要求完成活动小任务。
课间十分钟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培养热爱学校生活的感情,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间活动。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掌握“将”、“着”两个多音字;理解15个新词语,能写出“输、胜”的反义词。
3、能通过理解重点词读懂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读懂课文第四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具体写丢沙包活动的。
2、能给第二自然段前面加上总起句。
难点:抓住活动中对人物的动作描写,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沸腾”、“丰富多采”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大意,初理文章脉络。
3、读懂第五自然段 是怎样围绕总起句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间十分钟
2、读了这个课题,你知道了写什么?
3、课间十分钟你们搞些什么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活动内容来说)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
2、反馈学生字情况。你觉得哪些生字的音、形需要提醒大家的或需要别人帮忙的?
如:赢、捷
3、再读课文标出课文有几段,思考:课文中一共写了哪些课间活动?其中主要写了哪几项?它们是课文的哪几段?
4、反馈思考情况。
①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议。(读准字音)
②大家交流讨论上述思考题。
三、学习第一第五自然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读这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些什么?
②“沸腾”什么意思?
③“沸腾”还可以换哪个词?你认为哪个词更好?
④朗读这个自然段。
2、学习第五自然段
①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是用什么方法写的。
②找出总起句和分述部分。
四、课堂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本上的第1、2、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读懂课文第四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具体写丢沙包活动的。
2、能给第二自然段前面加上总起句 。
3、品析词句,有感情地朗读二至四段。
4、读懂总起分述的方法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挂出画有表格的小黑板。问:课文主要写哪几项课间活动?(填表:打乒乓、爬竿、丢沙包)
二、学习“丢沙包”一段
1、初步感知
①默读课文,用“——”划出这一自然段的总起句。
②这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丢沙包这项活动的?(丢包、躲包两方面)
2、具体理解
①师读总起句,生读分述部分的'句子。
②讨论:写丢包、躲包的分别是哪几句?
③细读写躲包的句子,找出描写躲包动作的词。
④你能从这些动作词中看出些什么?(体会用词的准确)
⑤读最后一句,“欢畅”可以换哪个词?从这句话里你知道什么?
⑥指导朗读。你认为这段该怎么读?
3、小结
“丢沙包”这一活动是怎样写具体的?(“攻”、“躲”两个方面)
三、用学习“丢沙包”这段的方法,自学“打乒乓”这段,思考填好表。
1、反馈。
2、看“丢沙包”这一段的方法,谁能把“打乒乓”这段也加上一句总起句,使其成为总起分述的段落。(激烈、紧张、起劲)
四、用学习“丢沙包”这段的方法,自学“爬竿”这段,思考填好表并反馈。
五、看表格比较:三项活动哪一项写得最具体、最生动?你从哪里看出来?
六、课堂作业
1、写话训练:
??用“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采”作为总起句,分述部分为①跳牛皮筋;②跳绳;③踢毽子。
??用“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真有趣”作为总起句。分“老鹰”、“母鸡和小鸡”两方面写。
2、完成课堂作业本上的题目。
板书:
活动项目 地点 动作 心情
打乒乓 校园东墙边 推、挡 欢笑声
爬竿 球台右边的大槐树下 丛身一跃
爬 笑
丢沙包 盯、躲、闪、蹦、跳、
拾、转、捞、抓 欢畅
课间十分钟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理解课间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如何避免这些隐患。
2、增强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学会过一个安全、文明、快乐的课间十分钟。
3、帮助全体同学树立时时注意安全防范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
二、活动准备:
1、班主任积极参与,师生共同确定,讨论决定活动方案。
2、捕捉学习生活中的小镜头拍摄成录像。
3、回忆安全小事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情节编成情景剧。
4、收集安全标语及防范措施。
三、班会过程
1、举行中队会仪式(略)
2、活动开始
(1)主持人 上台宣布本次班会。
听那丁零零的下课铃声送来十分钟
让我们那疲劳的眼睛看一看蓝天
让我们那握笔的手指摸一摸皮球
让紧张的大脑吹进清风
让快活的'叫喊冲出喉咙
课间十分钟班会现在开始.
(2)欣赏歌曲《哦课间十分钟》
(3)现场采访同学:
下课了,同学们你们都做什么?
(4)观看课间隐患视频和课件上的案例。
我们的心情很沉重。短短一个课间才10分钟,就有可能引发这样的安全问题。哎……看来,我们可不能小看了这短短10分钟啊!咱可得提高课间10分钟的安全意识了。
(5).情景剧《当事故发生时》。
同学们,看了这则情景剧,我们意识到了拥有安全知识和急救知识是多么的重要。课间安全,校园安全,不容小嘘啊!
(6)接下来请欣赏快板《校园安全歌》。(屏幕投影,同学可以跟着学诵)
一记快板深深地在我们心里烙下了印痕。安全,安全……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你自己制作的安全标语送给你的好朋友,和他(她)说说你的祝福或提醒。
(7)课件播放歌曲《祝你平安》
3、中队辅导员讲话:很高兴经过这小小的一堂安全班队课,我们就认识到了课间安全的重要性。在这里,我还是想再强调一番。安全是一切美好的基础,要时刻警记!我们校园和谐、美好的明天在向我们招手呢,一起努力吧!
课间十分钟教案篇5
一、班会背景
小学低段学生生性好动,又处在做事不知深浅的年龄,课间十分钟中经常发生有意无意的冲撞。如何让小学生们把这狭小的活动空间——短暂的10分钟利用好呢?经过大家商议,决定以“快乐的课间十分钟”作为,召开班会。
二、班会目的
希望通过班会,使学生获取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内容,使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身心得到合理的休息与锻炼,以保证孩子们以饱满的精神上好每一个四十分钟。
三、班会过程
(一)班活动开始仪式
主持人(班长)宣布活动开始。《快乐的课间十分钟》班会正式开始。
(二)活动过程
小品导入:
“叮玲玲”,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走出了教室开始活动。突然同学甲和乙打起来了,副班长及时出现说:别打了!别打了!倒底出了什么事呀?
a:他动手打我!b:是他先动手的!
副班长:别吵了!我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了。可是,你们知道吗?课间的时间是多么宝贵,你们应该充分利用,做些正当的游戏,既可以休息也可以锻炼身体!而不是像你们这样,一下课就打架。
a、b:时间这么短,活动地点又有限,我们能做什么游戏呢?
副班长:这样吧,我带你们俩去参观参观,看看什么是真正的课间十分钟!
(1)手指游戏,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反应能力。
(学生1上台表演,请大家跟我做“手指游戏”)
学生1:我的“手指游戏”简单又好学,左手做出一的形状,右手做出枪的形状,然后左右手交换,右手做出一的形状,左手做出枪的形状,依次来“打”,看谁的'反应快。我们还可以给它取个名字,叫:“枪打一” 。很好玩吧?不过,它简单了些。请大家再和我一起做“枪打四”怎么样?(一手做出枪的动作,一手做出四的动作,依次交换。)
学生2:(同学2上台表演,请大家跟我做“枪打五”)
你的“枪打一”和“枪打四”是不错,看看我的“枪打五”吧。
同学3:你们的表演很精彩,不过,你们都是枪打一个数字,我能枪打五个数字呢!(左右手依次变换,枪打一、二、三、四、五)
同学4:你们的“枪法”真是太准了!我的“爬楼梯”大家见过吗?(左右手同时做出七的形状,左手的拇指与右手的食指,左手的食指与右手的拇指分别相对,依次变化。)
同学6:你能用“七”爬楼梯,我能用“六”爬楼梯呢!(左右手分别做出六的形状,左手的大拇指与右手的小拇指,左手的小拇指与右手的大拇指分别相对,依次变化。)
主持人a:怎么样,同学们的手指游戏有趣吧!它不但好玩,而且还能锻炼我们的大脑呢!现在我们再来见识一下,同学的嘴上功夫。请欣赏游戏:绕口令
(2)绕口令,简单的益智游戏让大脑充分活动开。
今天,我给大家说一个绕口令:下面我先用慢速度说一遍,再给大家说一遍快的。
同学7:你说得不错,我也会说两个呢!展示自己的绕口令。
(3)双摇和双摇编花,虽然强度不是很大,但对于学生调节学习情绪,活动筋骨非常有效。
一名学生跳,a、b学生数并赞不绝口。
(4)翻绳,非常好的锻炼方式。平时用比赛的方式容易引起队员们的反感与疲劳,所以用游戏的方式既起到了锻炼的作用,也让他们喜欢上跳绳。
副班长:我们回到教室里看看去。
ab、:哎!那边几个同学每人手里拿着一根线,他们在干什么呢?我们快去看看。(走过去)你们玩什么呢?
学生8:我们在玩翻绳呢。我给大家翻一块“饼干”,大家说,像不像?朱瑞怡:看!我变翻的“面条”又软又香,同学们你们一定很想吃吧!
学生9:我再给大家一架飞机(展示给同学们看)啊,不好了,我的飞机失灵了(做飞机下降姿势)
学生10:没事,我这里还有“降落伞”呢,怕什么。(翻出“降落伞”)
众人:哦,飞行员安全了。
(要是有同学说翻得不像,那翻绳的同学要自觉地拿真正的绳到外面跳十下。)
学生11:怎么样,我们的翻绳有趣吗?
a、b:真是绝了。能让我们也试试吗?
学生12:行,没问题。
a、b:(边玩边说)真有趣!
(5)主持人a:你还有什么有意义的游戏推荐给我们?
双摇和双摇编花(也拿绳子边跳边编出花样)。
最后,献上同学精心编排的健美舞蹈,让大家体会运动的魅力。
(6)主持人(班长):快乐锻炼十分钟,十分钟快乐锻炼!让我们一起唱起来,动起来吧!(录音机放出来乐曲,八个同学随音乐翩翩起舞)
自编拍手歌(全班动起来)
(三)班主任讲话。
(四)主持人(班长)宣布结束。
快乐锻炼十分钟,十分钟快乐锻炼!同学们,让我们拥有每一个快乐的十分钟!《十分钟,快乐锻炼》班会到此结束。
课间十分钟教案篇6
一、教学目的:
1、能自编一些有趣的课间游戏,制作一些简单、健康、安全的游戏玩具,学会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
2、会调查学生课间活动情况;能设计一些安全、有趣的课间游戏;会利用空饮料盒、废旧报纸、碎布片、小石子等物品,设计、制作出课间小游戏的玩具。
3、对课间十分钟活动的调查与设计有较大的兴趣;会与同学合作完成调查任务;在设计游戏活动中尊重同学、愿意帮助同学。
二、教学过程
1、具体目标
(1)能够比较好地进行组内分工。
(2)了解父母儿时的游戏活动。
(3)会设计课间十分钟活动情况调查表。
(4)能设计出活动安全、操作简单、同学喜欢的小游戏。
2、学生主要活动
第一步:组成活动小组。学生按自然组组成活动小组,选好组长,制定活动计划,组内成员分工。
第二步:开展调查活动。了解学生课间十分钟活动安排情况,将调查情况写出情况说明。
如:
活动:课间活动情况调查
活动目标:了解同学课间十分钟的活动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设计课间游戏活动方案;
活动方式:咨询父母、老师或其他长辈儿时的游戏活动;
活动步骤:
(1)实地观察学生活动情况
(2)小组讨论分析调查记录,提出在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建议。
活动分工:组长、记录、调查、写活动调查说明等
第三步:了解父母儿时游戏活动内容。如:丢沙包、打陀螺、跳房、抓石子、滚铁环、贴人、翻绳、等。
第四步:交流调查情况。各小组交流关于课间十分钟活动调查情况。
第五步:小组设计游戏。设计时,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出游戏玩具。小组成员准备展示本组的游戏。包括游戏规则、游戏器材、演示游戏玩法。
3、教师指导重点
(1)教师的`指导重点在于如何指导学生设计调查表,并对调查表加以分析,得出结论。如:课间看书多少人,疯逗打闹多少人,各种体育活动多少人等。让学生认识到设计课间十分钟的小游戏非常必要。
(2)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明确课间游戏设计中的游戏规则、游戏安全性、废物利用等问题,同时使之注意游戏器材选用和制作。
4、活动时间与场地
第一课时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确定、指导设计简单的调查表,指导学生写调查情况说明;其余的学生活动,如调查、写情况说明、设计有趣的课间活动等,可以放在课外课余时间进行。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