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模板网 >心得体会

鲸教学设计与反思优质6篇

要想做好教学设计,要从教材本身开始研究,写好教学设计可以让我们在课堂的实际教学中更加有自信的,以下是69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鲸教学设计与反思优质6篇,供大家参考。

鲸教学设计与反思优质6篇

鲸教学设计与反思篇1

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理解,莫过于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伯牙绝弦》,是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它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和友情的标准,说它是东方文化瑰宝也当之无愧。

这样一篇饱含深意的文言文,该采用什么方法教学呢?我参阅了很多名师的教学设计,也观看了几个老师的教师视频,真是越看越乱,越乱越急,觉得什么内容都好,不知道如何取舍,曾想过用两节课的时间,但是又怕内容太少,没有亮点,一节课下来不够紧凑,再三思考之下,我还是决定一个课时完成,于是借助教师教学用书,我把这篇课文的学习分成了四大板块:整体读文,初解绝弦;再解绝弦(何为知音、知音相遇、知音之死);深悟绝弦;回味绝弦。紧抓“情脉“,体会伯牙与子期的心心相应。总以为这条线会一通到底,可是,事实是残酷的,我的幻想破灭了,一个一个的问题不断涌现出来.。

1、学生的朗读指导没有到位,虽然看似花了很多的时间,但是朗读的提高不大,特别是两个语气词“哉、兮”,引导了多次,学生仍然读不出味来,如果当时能示范读一读,传授一些技巧,那么效果会更好。

2、以学生为主体现还不够,解难释疑时还不能放手,应该让学生自己读懂文章,并有所体会,但是为了节省时间,当第一个学生说道“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时,我已经迫不及待把我的教学流程继续下去,完全没有留下让学生提问的时间。

3、时间的把握更存在问题,当铃声响时,我还有一个环节没有完成,就是“面对如此伤心难过的伯牙,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本想利用高山流水的音乐,让学生去完成练笔,再回归课文,齐诵全文,来个总结,给这堂课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但是由于前面引的太多,导致无法完成了,课后我利用了一点时间,让学生去完成,发现学生写的得好,甚至还有同学引用了诗句,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莫愁前路不知己,天下谁能不识君。”等,感受颇深,事后想想,如果可以少引多放,也许这些亮点就会出来了啊。

总之,这堂课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幸运的是我还有机会去磨练这堂课,希望下次的我有所进步。

鲸教学设计与反思篇2

?学弈》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根据课后注视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从课文中体会懂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的朗读。

教学难点:学生参考注视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一篇古文(板书古文)知道什么叫古文吗?

生:古代的文章

生:古代的人写的文章。

师:说得有道理。古时侯的人写的文章自然就是古代的文章了。古文有时也叫文言文。古文和我们现在学的现代文有很大的区别。我们现在学的文章,包括你们自己习作课上的写的一些文章,都叫白话文:。白话文是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始大力倡导的。古文与现在的白话文有很大区别。比如这个字(板书之)。谁能把它组成一个词语?

生:荣根之星。

师:对,、我们学校评了很多荣根之星。知道词语的意思吗?

生答

师:解释得不错,我再问你,这个词语中的之字当什么讲?

生:就是的的意思,荣根的星。

师:讲得很明白。谁还能组词?

生:军属门上有时贴一张光荣之家的纸。

师:对。其中的之字怎么讲?

生:当的讲。

师:也当的讲。刚才说了这个之字是古文中常用的一个字。现在用它一般都当的字讲;但在古文中,它却有许多种讲法;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里,之字前后一共出现了六次,大致有三种讲法;有时即使是同一个讲法,但所指的对象也不同,真的有点复杂。大家一会儿读的时侯要注意细心区分、理解。好了,现在大家打开课本,读一下课题。

生:(齐)学弈。(师板书课题)

师:翻开后页的注释。看看这个弈字是什么意思。(生看注释)

生:弈就是下棋。

师:学弈呢?

生:学习下棋。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注释。

师:对,看注释是我们学习的一种方法。

二,试读质疑。

1,题目的意思弄明白了,我们就来这读读课文吧。初读课文。

课文已经和我们第一次亲密接触了,说说你的初步印象(都是难的印象)

师:第一次感觉有难度很正常,接触多了,你就会发现它很美很有意思,这样吧,周老师带着你们读好吗?音乐起,领读。

2,看来大家读得挺起劲儿,能不能自己找找那感觉?自由读。

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近也,你有什么疑问?生自由提问,老师不做答。

三、研读交流

1,咱们的学习就从你们的疑问开始吧,刚才有个女孩子提出来了,第一句话不明白,谁读得明白了?课件出示第一句话(亦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第一句话,结合注释理解前几个字,重点理解:者也。也表示语气肯定,反复诵读。

2,最后一句:为是其智弗若与?

刚才老师强调了一个重要的方法,那就是——看注释。同学们自己看注释,交流。

如果可以用自己的话,谁能把这句话说得更顺畅一些?评价:不仅可以学以致用,还可以活学活用。

有问就有答呀,曰:非然也。自由练习朗读这两句话。

指名同桌配合读对话,师生配合读对话,(师读问句,生读答句)师生配合直接朗读对话。

3,师:为是其智弗若与?是因为他们智力不同吗?究竟是为什么?能找出文章中的句子读出来吗?自己读。使奕秋诲二人奕……弗若之矣。

(1)小组合作理解这段话的意思:总结刚才用过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就让我们用这些方法合作学习这段话。

(2)还有什么疑问,尽管提出来。

生:我想说通过我们小组的交流,我们大概弄懂了这段话的意思。能大概说说这段话的意思吗?老师来起个头,从前,有两个人……

(3)伟大的发现有很多之字用的很多,数一数,有多少之字?能说之的意思吗?说一个两个都行,指导直到理解几个之的意思。

生:第一个是的的意思

老师:不太准确,关于这里之的意思,同学们到初中再正式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通过理解一句话的方法理解之字。

第二个之字注释有。

第三个:生:是天鹅,这个书上有注释吗?(没有)你说说你是怎么样知道的?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又一个新方法:结合上下文。

继续提问题。对屏幕上的话学懂了吗?一起读读吧。

师:文言文的朗读,如果可以根据它的意思断句,把有的地方拖长一点,感觉会更好,自己再练习练习。师巡视,并和一个同学一起小声配合读。找三个同学配合读句子(分别读第一个人的表现,第二人的表现。最后的结果)分组配合读。

(4)能分别找一个成语形容他们吗?

其实你们说的成语有很多都来自古文,比如心不在焉,出自……如果有人问你专心致志出自那里呢?你可以自豪地告诉别人这句话。

4,我们轻松一下,看由文言文改称的动画。短短七十几个字,改编成了简单的故事,这就是古代文化的魅力。

吟诵古文,想想自己是孟子,是……

练读,配乐指名读。你们也想吟诵一番吗?想读的站起来读,自己读自己的,相信自己,你就是最棒的。

能大概背下来了吗?让我们用刚学的古文给动画配音好不好?配乐诵读。

四,拓展延伸

大家感觉到了文言文学习的滋味了吗?其实原文前面还有一句: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能自己理解一下吗?交流情况不太好,师:你们需要什么?生:注释。

出示注释,学生自学,全班一起交流。

师:我对这句话有了一些改动,看能否懂,懂就自己给自己鼓掌,让我们把这句话记在自己的心中。来,一起读:专心致志,则得也,则大有可为也。

五、作业:

课下看昨天告诉同学们的网站,我发了两篇短文,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网上和我交流学习古文的感受。

读——文言文教学的根本之道

——《学弈》教学反思

欧阳利杰

小学生学习文言文,是让他们感受中华经典文化的魅力,接受经典文化的洗礼,培养自觉研读经典文化的兴趣。但这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文言文,对其学习方法一无所知,如何能用《学弈》这篇文章的教学指导学生学会积累文言实词,把握一些学习方法,为阅读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习中感受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不同,弄懂难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呢?教学这篇文章,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以读晓义

我见过许多老师的文言文教学,他们大多就是初读后就教师讲,学生记下文言文的意思,之后就是把每个字、每句话的意思死记硬背下来,这样学生学得死,毫无半点兴趣,遗忘也快。

针对这一教学现象,我在教学中力求通过多次的读,让学生在读中去理解意思,感悟学习方法,形成学习个性。

预习读。在教学之前,先让学生在家预习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在课前查字典解决,还安排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学会断句。上课之初就检查学生在家预习情况,指名学生来读,通过学生的读教师进一步解决文言文中的通假字音、多音字音。

听读。学生的在课前预习读时,往往会出现一些断句不妥当、节奏不准确,停顿不恰当的问题。但是文言文的读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意思的作用,所以至关重要。因而检查预习之后,我进行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听老师的范读,用/划出停顿来,在此前自己读错的字上注上音节。

练习读。学生通过预习再听了老师的范读,一定很想再试试,并且教师也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再练练,这样才能让学生把字音读准,节奏读正确,把字读出韵味。所以立即安排学生自我练习读,并通过不断的抽读、点拨的方式提高学生读的水平。

讲解读。读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同时理解也能促进学生更好地读。在进入了理解文意时,每解析一句就要求学生把自己理解到的用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在读中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加读出文言文的音韵。

二、以读想境

文言文往往言简意赅,特别是小学阶段选编的文言文,每篇文都有描写了丰富的意境。在文章学习完后,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安排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让学生想象其中的意境。我选择了一段与课文内容一致的动画,先让学生观察,对照文中情节,要求学生加入当时的环境、时间、地点等因素,用讲故事的形式把课文讲出来。这个环节不仅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还让学生想象文章的意境,把文章的意境用自己的话讲出来,使文章的意境更加丰满,且具有个性,富有现实特征,给学生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三、以读悟情

文言文的学习,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因此,在学习文章中两个孩子跟弈秋学习下棋下的表现,我采取了多种方式的读,让学生来体会两个人的不同,从而体会文章的感情。

教师引读:使弈秋诲二人弈,学生分小组读两个人的表现;师读结果: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还是教师引读:使弈秋诲二人弈,,男女生分开读两个人的表现,全体学生合读: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在多次的读中,学生明白了学习效果与学习态度的关系。只有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

当学生悟出这个道理时,我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联系实际地拓展,问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学生真正在学习中得到了情感体验。

四、以读促升

文章学习,贵在得法。学习文言文,学生如果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那对于以后的文言文学习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时,我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1、看注释;2、明句意;3、品韵味。

在学生理解完每一句的意思时,我一定要让学生品读,读出情,读出味道,也在读中理解、巩固。为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学习方法,我设计了二组检查练习,在做练习时,我也是引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一、此组训练旨在考查学生学习文言文方法是否能熟练应用:

1、今夫(fú)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2、今夫(fú)学习之为数,大数也。尔等专心致志,则得也。

二、此组训练安排的目的旨在考查学生是不是掌握了本课所学的重点:

分别写出下列之字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思援弓缴而射之。

4、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学生在读中,解决了问题,又一次巩固了本节所学,圆满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文言文它不同于现代文,也区别于古诗词,现代文重品,古诗词重吟,我想文言文应该重在读,让学生读好才是教学文言文的根本之道。

鲸教学设计与反思篇3

本课属于“设计 应用”领域。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美术知识、美术技能,并积累了一定的生活体验。针对该段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通过欣赏,观察,分析,小组探究等活动,让学生感受杯子的悠久历史,分析杯子的结构及其造型、功能、材质,运用了解的知识与方法设计出既实用又美观的杯子,体会杯子的设计要以人为本,发现设计的美感,感受设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用品,热爱生活。)通过欣赏古今的杯子精美设计,加深了对杯子的文化和历史认识,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在学习的主动性,了解设计与应用之间的关系,能对生活中常见的杯子进行功能、材质、造型、尺寸等方面的分析,并使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很多物品在设计时要与使用相联系的,启发学生从实用角度出发用设计的思路进行杯子的设计。

从实际课堂教学情况来看,课堂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在欣赏部分占用的时间较多,从我这方面,在欣赏的过程中没有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欣赏时语言少,欣赏过程较为枯燥,没有激发起学生高涨的欣赏欲望。整个教学过程我的语言掌控能力较弱,没有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氛围较平淡。从学生作业来看,留给学生实践的时间较少,学生的设计还不能在作品中完全表达出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做到教学有效果,教学有效益,教学有效率,教学有魅力。

鲸教学设计与反思篇4

想象力是孩子的活力,是孩子的生命。想象力在孩子的世界里,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孩子没有了想象力,孩子就失去了孩子的特征,孩子就失去了自己的 “ 童话 ” ,孩子没有了自己的 “ 童话 ” ,孩子就失去了创造力。想象能力的培养虽说是多方面的,但最关键的是教育,语文教学又是教育的主阵地。我们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这个主阵地,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 片断一 ]

师:种葫芦的人由于不听邻居的劝告,结果可爱的小葫芦都落了。请小朋友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种葫芦的人看到自己种的葫芦都落了,他会想些什么呢?

(学生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唯恐老师不点他回答。)

生:他会这样想:我早就应该听邻居的劝告,不然的话,我可爱的小葫芦就不会掉。

生:早听邻居的劝告,不就没事了吗?

生:如果我听了邻居的话,我的小葫芦肯定会赛过大南瓜的。(边说边得意地用手比划着大南瓜。)

生:(一脸的迷惑)我的小葫芦怎么会掉了呢?

师:是呀,你的小葫芦怎么会掉了呢?小朋友们能告诉他吗?

生:到现在还不知道呀,你没有听邻居的劝告呗。

生:叶子和葫芦的关系大得很!可你不知道呀。

师:(对刚才迷惑的同学说)你现在明白了吗?(学生点点头)(师接着说)发挥你的想象接着说种葫芦的人看到葫芦落了,他还会想些什么?

生:(长叹一口气)唉!我真后悔。原来蚜虫有那么厉害呀!

生:我喷了药就好了。唉!

生:还有下一次的话,我一定要听邻居的劝告。

生:看来,邻居说的话一点也没错。

生:我怎么这么笨呢,早问一问邻居怎么治蚜虫就得了。

生:哦……原来叶子与葫芦之间有这么大的联系。

师:好!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想象真丰富呀!在学习中,我们就应该多思考,多想象,多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

[ 反思 ]

此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联系上文,发挥想象力,从中了解种葫芦的人错在哪个地方。同学们的想象不仅进一步理解了课文,而且又对课文有深一层的认识。那稚气的充满了想象的话语足以让老师感到欣喜若狂。 通过这样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发展了学生的语言,理解课文内容,正确的价值取向与生活紧密联系。

(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于网络

湍口镇小 叶芸

鲸教学设计与反思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加深对百分数的认识,能掌握生活中各类百分率的计算方法,能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百分数应用题,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数学的应用意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解决生产、生活中求百分率问题的能力。

3、创新目标: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德育目标:初步渗透概率统计思想。

5、教学重点:学会解答生活中的百分率的实际问题。

6、教学难点:对一些百分率的理解。

五、教具准备:cai课件,学生准备计算器。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观看广告用语。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cai显示广告语。如:农夫山泉,有点甜!)

你能说几句广告语吗?

师:有的广告语是这样表示的,还有的是用数学知识表示的。(cai显示价格表,简要介绍ddc是一种数据传输方式)

“立即加入了ddc用户行列,分分秒秒都可享受比一般话费节省25%的长途电话服务”

国家ddc储值优惠价(元)一般话费

加拿大5.42 6.70

美国5.42 6.80

英国6.27 8.80

澳洲5.87 7.20

日本6.56 7.90

新加坡5.89 6.90

2、质疑:哪一种话费要节省些?

师:如果你是顾客,你能直接看出用ddc由香港打向哪个国家的话费最节省吗?

二、自主学习,反馈信息。

1、百分数的计算。

师: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并改进价格表。怎样让顾客一眼看出打向哪个国家的话费最节省?

学生分小组讨论、设计,再反馈信息。

教师根据学生意见,增加一栏“节省的.百分比”。

国家ddc储值优惠价(元)一般话费节省百分比

加拿大4.82 6.70

美国4.90 6.80

英国6.34 8.80

澳洲5.18 7.20

日本5.59 7.90

新加坡4.97 6.90

师:怎样计算节省的百分比?请同学们先讨论,再用计算器计算各项的百分比。

学生分组讨论后,反馈信息,归纳计算方法。

[板书:(ddc优惠价-一般话费)一般话费=节省率]

小结:节省率越高,使用的话费越少,越节省。

2、实践应用

师:打向英国的话费节省率比广告语中的还要高,我们来帮广告公司将广告语作个小小的改动,让它更吸引顾客。(cai显示“25%”改为“28%”)

师:现代社会的商业竞争太激烈了,广告公司为了能吸引更多的顾客,将节省率全部定为28%。那么,现在利用ddc打向各国的优惠价各是多少,你能帮着算一算吗?

学生讨论、计算后汇报计算方法和结果。[师板书:一般话费(1- 28%)=优惠价]

3、拓展应用

(1)、计算优惠率。

师:同学们爱吃“麦当劳”吗?(展示“麦当劳”餐厅赠送的优惠券)如果让你去买,你认为买哪种更合算?(cai显示两种不同的优惠券:a、7元的鸡翅优惠为5元,b、14.40元的汉堡包优惠为10元。)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验证猜测。

集体验证结论,小结方法。

(2)、计算赠量前的重量。

师: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真是太广泛了。你瞧,方便面的广告中也用到了百分数。(cai显示方便面袋上的广告:赠量25%,加量不加价。)

师:现在的重量是78克,你知道赠量前是多少克?

学生先讨论计算方法,再分组解答。

学生汇报计算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原来的重量(1+25%)=现在的重量]

(3)、思考题:

小明在放学路上,拾得100元钱,在寻找失主时,小明开玩笑说:“我书包里原有100元钱,现在又拾得100元,我的财富增加了100%。”小明将钱还给失主后,小明却说,拾来100元,使我的财富达到了200元,现又还给失主100元,就是减少了50%,我还赚了50%。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三、全课小结。

1、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谈谈今天所学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

2、师:你认为今天谁学得最好?你觉得你自己学得怎么样?

鲸教学设计与反思篇6

本文是—篇寓意深刻、感情真挚的散文。文章运用朴素的文字,生动传神地记叙了三只猫的故事,学习本文时,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重点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理解故事中所包涵的深刻哲理。培养学生关爱、善待弱小者的情感。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过养宠物的经历吗?谁来说一说?

学生畅所欲言??

今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课文,共同感受作者养猫的经历。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投影出示)学习目标(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1、理解故事内容。

2、体会作者情感及文章蕴涵的哲理。

3、培养关爱、善待弱小者的情感。

三、检查预习 (请一位同学先读一读下列字词,老师再出示答案,学生齐读,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标注)

读一读 (幻灯片)

污涩 怂恿 怅然 诅骂 蜷伏 惩 戒

四、速读感知(出示幻灯片)

速读课文,简述三只猫的故事。(可选择其中一只谈一谈)

速读要求:

在文中标画出有关三只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的词句。

学生按要求速读课文,在课文中标画??

请三名学生分别简述三只猫的故事,提醒学生抓住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的词句。(老师简单点评)

(过渡语)我们从故事中得知:三只猫的结局不是失踪就是死亡。这让我们深表同情。那么,作者一家对这三只猫分别是怎样的情感态度呢?

五、小组交流,精彩展示(出示幻灯片)

作者一家对这三只猫分别是怎样的情感态度呢?

要求:标画出文中的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说说你的理解。

小组充分交流??

小组精彩展示?? 教师板书重点词语

花白猫 小黄猫

喜欢 猫郑振铎 喜欢 酸辛 怅然、愤恨 可怜猫

愤怒→难过、自责、愧疚

老师追问:“我”对第三只猫为什么会产生难过、自责、愧疚这样复杂的.感情呢?

引出“芙蓉鸟事件”

六、拓展联想(出示幻灯片)

想一想:如果养第二只小黄猫时,家中也养了一对黄色芙蓉鸟,鸟也被吃了,“我” 会怎么想、怎么做?请你以第一人称来叙述。

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回答可能有两种说法:①第二只小黄猫不会吃黄色芙蓉鸟。②第二只小黄猫吃了黄色芙蓉鸟,也决不会责怪它)

(过渡语)同一件事,人们对待两只小猫的态度却截然不同。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七、探究文章蕴涵的哲理

学生各抒己见??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重点词语:

学生齐读启示: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要弄清事实,客观公正;要关爱,善待弱小者。(幻灯片)

(过渡语)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此种命运的又何止是一只猫而已?

八、说一说(幻灯片)

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别人或被人误解呢?说一说事情的经过。

你认为怎样才能减少或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

学生谈自己的经历??老师适时点评

(过渡语)在这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老师想对同学们说

九、结束语(幻灯片)

让我们都满怀宽容,满怀平等地对待一切生命吧!(学生齐读)

十、板书设计:

愤怒→难过、自责、愧疚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教案与反思精选6篇

去学校做活动总结与反思6篇

彩色的梦教学反思教学反思6篇

教师到岗培训总结与反思6篇

幼儿园家长半日开放活动总结与反思参考6篇

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总结与反思6篇

小班美术反思教学反思6篇

蜡烛教学反思6篇

zhchshr教学反思6篇

孔子游春教学反思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0252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