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模板网 >工作计划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参考6篇

优秀的教案设计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定富有创意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和热情,以下是69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三年级下数学教案参考6篇,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参考6篇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篇1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概念和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而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又是这部分内容的基础,学生只有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学好本节知识是本单元的关键。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感知和理解百分数意义的过程中,知道百分数的重要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在总结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的过程中,渗透事物的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观点。

由于百分数应用的广泛性,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对百分数的意义还是模糊不清的,有的学生认为百分数就是分母是100的分数。因此,课前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在课内进行交流,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生活实际引入,引导学生体验百分数的产生的过程,通过讨论、探索、概括形成百分数的概念。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等思维方法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百分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百分数;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不同点。

(二)、过程与方法:收集、整理有关百分数的信息,通过讨论交流,体验百分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让学生充分体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四、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联系和区别;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含义。

1 / 41 / 41 / 4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让学生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数。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爱迪生的一句名言: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

2.出示课件上含有百分数的图片。

问:你知道这些数叫什么数吗?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像上面这样的数,如:99%、65%、34.5%、

120%……叫做百分数。

3.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百分数资料。

师:同学们收集到的百分数资料可真多啊!看来百分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那人们为什么喜欢用百分数?用百分数有什么好处?百分数有什么含义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百分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感知百分数的意义。

(1)结合课件信息,说一说每个百分数的意义。

①第一幅图中的70%:表示棉布占这件t恤的。

②第二幅图中的38%:表示酒精占这瓶酒的。

……

2.明确百分数的意义。

(1)看看这些百分数的意义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引导学生观察,和同桌交流。

(2)引导学生得出: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板书)

指出:正因为百分数表示的两者之间相比的关系,所以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3)让学生同桌互相交流自己收集的百分数的意义。

2 / 42 / 42 / 4

(4)课件出示:学生近视率应引起高度的重视。根据去年年底的统计,我市学生的近视情况如下:小学生:18%

初中生:49%

高中生:64.2%

让学生体会百分数的好处,并说一说每个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3.探究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1)探究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师:同学们认识了百分数,那百分数应该怎样读和写呢?

①学生尝试读百分数。(读作:百分之二十二)

②学生尝试写百分数。(写作:35%)

③游戏。在10秒内,写出10个不同的百分数。

师:你能用一个百分数来表示你完成的情况吗?让学生说一说。

(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①读法:百分数读作“百分之…”。

②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我们写百分数时要注意先写数,再写百分号“%”。写百分号时先写左上角的圆圈,再写斜线,最后写右下角的圆圈,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点,以免与数字0混淆。

4.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1)观察下面的两道题:看哪一个分数可以用百分数表示?

运走了一堆煤的。

一堆煤重吨。

问:百分数和我们学过的分数在意义上有什么区别吗?

(2)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从意义上讲,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而分数不仅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还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

也就是说,分数后面可以带单位名称,也可以不带单位名称;百分数后面不可以带单位名称。

(三)趣味练习

3 / 43 / 43 / 4

1.课件出示趣味百分数练习题。

①:把一枚硬币随意抛在桌面上,正面向上的可能性接近(%)。

②:太阳从东方升起的可能(%)。

③:你认为“海底捞针”捞到的可能性为(%)。

2.趣味数学。(找出成语中的百分数)

百战百胜十拿九稳一箭双雕百里挑一半壁江山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83页1、2题。

(六)、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认识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22%

读作:百分之二十二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之三十五写作:35%

4 / 44 / 44 / 4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篇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课本23-24页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会直观判断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的方法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之美。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

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

教学准备:

课件、一些轴对称图形图片、纸和剪刀、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激发好奇心。

花园里有只可爱的蝴蝶在翩翩起舞。一天她遇见了小蜻蜓,对小蜻蜓说:“我们是一家人。”小蜻蜓就奇怪了,我是小蜻蜓,你是蝴蝶,怎么是一家人了。蝴蝶笑了笑说,在大自然里还有很多物体和我们是一家呢。

二、欣赏图片,建立表象。

1、这不,你瞧。蝴蝶找来了什么?

课件出示:蝴蝶、枫树叶、七星瓢虫、蜻蜓、脸谱、交通标志、数字8、飞机、天平、一些字母等。这些图形漂亮吗?学生欣赏各种对称图形。

2、引导观察图形,交流汇报

刚才同学看到的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那么这些图形中你发现都有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师: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生1:我发现他们都很美。

生2:左右一样。上下?

生3:我发现它们是对称的。

师:你是怎么理解对称的?

生3:对称就是左右两边是完全一样的。

3、教学板书“对称”

(1)课题导入

师:是啊,刚才我们看到的其实是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的现象。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数学上的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刘元平三下《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刘元平三下《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2)结合剪纸作品,抽象概念

师:谁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剪出一个葫芦吗?

学生自己操作创作。(先把纸对折后再剪)

教师选几张学生剪得好的轴对称图形贴在黑板上。

找出不同的剪法,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剪的。

师:请大家观察,比较这些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生1:他们的形状不同。

生2:他们的大小也不同。

生3:他们的两边是完全一样的。

生4:这些图形上都有一条折痕。

现在你们把你自己剪的图形重新对折一下,你们会发现他们怎么样?(两边完全重合)是的,那么什么样的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呢?

学生回答自己理解的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那么这条折痕应该给它取个什么样的名字呢?(对称轴)

老师把课前准备好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灯笼、衣服等)

三、实践操作,深化认识。

1、组织活动——折一折

(1)每个学生剪下附页中的图1,先对折,看两边是否完全重合,再打开,看折痕的位置。

(2)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折一折。组织学生将自己小组折出的对称图形进行展示并汇报各自的折法。

(3)学生认识对称轴,中间这条折痕我们就把它叫做对称轴,用虚线表示。

请学生用铅笔画出你们剪出的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小结:通过折、画,小朋友们都认识了轴对称图形,那么现在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这样的图形。

得出结论: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得直线叫做对称轴。

四、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看下面那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刘元平三下《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2、找一找下列哪些数字、汉字、字母是轴对称图形, 刘元平三下《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3、用对折的方法找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五、回归生活,体会美感。

1、谈一谈:其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对称的图形、物体,你能说一说吗?

2、欣赏生活、艺术、自然、建筑、剪纸等领域的对称之美。

六、总结全课,升华主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七、板书设计、

轴对称

对折:两边完全重合——轴对称图形

折痕——对称轴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篇3

教学内容:

26-27页第4—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做练习,进一步熟练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

2.边练习边观察,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创新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一位数整除三位数的基本练习课,巩固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 计算找联系

1. 独立计算课本第27第5题。

教师巡视看学生计算的方法。(有的同学做了27×5=135,直接就得出:135÷5=27)

请做得快的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方法。这个方法好吗?我们就用乘除之间的关系来计算。

2.估一估,算一算课本第27页的第6题。

二、多角度思考,填()里的数

出示 2()×4=104,你能在()里填正确的数吗?

请每组派代表说说你们的思考方法。(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三、 熟练笔算方法

1. 判断课本第26页第3题商的余数。

要指导自己判断是否正确,可用什么方法验证?

下面我们来计算一下,看看它们商为数与你判断的是否一致。

再仔细观察以下,商的为数与什么有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除数一位数

被除数首位够除:

商的位数=被除数的位数

被除数首位不够除:

商的位数=被除数的为数—

2. 27页第7题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认识正方体,能区分正方体与正方形,初步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感知立体图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知觉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骰子、正方体图形纸、课件2、学具准备:制作正方体的`图样纸、彩笔、胶棒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问候

2、情景导入"今天我要带小朋友前往神秘的魔术乐园玩,接下来我们要踏上神秘的魔术之旅了,请小朋友和我一起做。"《积木房》:积木宽,积木长,我用积木盖新房,小朋友们请进去,都夸房子真漂亮!

二、集体活动。

(1)观察图形幼儿观看课件师:"图形纸上有什么图形?有几个?它们一样大吗?"师:"这张图形卡纸上有6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我们变个魔术,看看它能变成什么?"

(2)操作活动教师做示范,将图纸折叠后变成正方体。

师:"今天变成的这个新图形叫正方体。"小朋友们也来试试吧。

(3)认识形体请幼儿观察正方体师:"正方体由几个面组成?"(请小朋友用彩笔点数)师:"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每个图形一样大吗?"小结:用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正方体。

(4)师幼互动师:请小朋友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

三、游戏活动:

1、游戏名称"掷骰子"游戏

2、游戏规则请一名幼儿掷骰子,幼儿根据骰子的数字回答问题。回答正确的小朋友上台掷骰子。(骰子上标注问题)数字1:正方体有几个面?

数字2:正方体的六个面一样大吗?

数字3: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数字4:生活中有哪些正方形的东西?

数字5:正方体的六个面是什么图形?

数字6:再掷一次骰子。

2、活动小结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篇5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面积的概念是贯穿于整个单元的核心内容,是学习其他相关内容的重要基础。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面积的意义,扎实地掌握面积单位,本节课在设计上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巧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曾经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才有动力。

新课伊始设计了阿凡提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为了让学生理解引进面积单位的必要性,通过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设计了一系列矛盾冲突,每解决一个矛盾,就向目标迈进一步,最后想到需要有统一的标准,就自然地引进了面积单位,而且对后面讲的人们规定的常用面积单位也就容易理解了。这样,不断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探究之中,体现了学习的主动性。

2.注重对面积概念认识的全面性。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摸一摸身边熟悉物体的面,直观体会和发现物体的面有大有小。在摸字典的封面和侧面时,让学生明白不仅物体的上面、正面有面积,侧面也有面积,在比较两个曲边图形以及摸橘子的表面时,明确曲边图形、曲面也有面积。在获得多种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揭示面积的概念。动手摸面和体会面的大小也有利于与前面学习的长度进行区分、比较。

3.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实践,感受用面积单位表征面积。

通过让学生用三种不同的图形测量两个长方形的面积这一过程,从而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进而学习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感受不同单位的大小,并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面积单位的理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米尺 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形彩纸(面积分别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边三角形)

学生准备 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形彩纸(面积分别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边三角形)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阿凡提吗?让我们听一听阿凡提的故事吧!

课件播放:……巴依老爷想无偿占有阿凡提的院子,可阿凡提不同意。因此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最后,阿凡提和巴依老爷签了一份契约:“将自己院子的60米以10元钱卖给巴依老爷。明日就将院子的60米交给巴依老爷,永不反悔。特此证明。”第二天,阿凡提接过巴依老爷的10元钱,哈哈大笑,巴依老爷这才大呼上了这份契约的当。但他只能白白付出这10元钱了。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份契约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

生1:我觉得问题出在60米上,因为60米只表示长度。

生2:60米表示线段的长度,巴依老爷只能得到一条线段那么细的地,就等于没有得到。

师:你知道这份契约到底该怎么改才是正确的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用学生喜欢的故事巧妙引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

⊙操作感受,认识面积

师:同学们,你们小时候很喜欢玩拍手游戏吧!今天,谁来和老师拍手?在拍手时,两只手碰击的地方就是手掌面,请大家比一比,是老师的手掌面大,还是你们的手掌面大呢?在生活中,很多物体的面和手掌面一样,也有各自的大小。

1.感知面积的意义及物体表面的面积。

(1)观察教室前面的黑板面和国旗的表面,说说哪一个面比较大。

学生发言之后,教师明确: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国旗表面的大小就是国旗表面的面积。

(2)数学书的封面和课桌的桌面哪个大?大一些还是大得多?再看看课桌的桌面与地面,你有什么话要说?

(3)生活中的物体都有表面。(板书:物体的表面)在数学中,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面积。(板书:面积)

(4)(师再次摸数学书的封面)谁能像老师这样摸一摸,说一说?桌面的大小就是什么?什么是黑板表面的面积?什么是教室地面的面积呢?(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比黑板表面的面积小)

(5)(师拿出数学书)刚才我们说课桌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得多,也就是说课桌桌面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得多。反过来可以怎么说?(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比课桌桌面的面积小得多)

(6)手掌的面积指的是什么?脚掌的面积呢?你还能举例说一说身边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一比哪个面积大,哪个面积小吗?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知道了物体表面的面积有大有小。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面”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面”是什么,进而归纳出面积的意义。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并用丰富的实例,帮助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

2.感知封闭图形的面积。

师:这里有四个图形,有一个图形与其他三个图形不同,你发现了吗?(课件出示三个封闭图形,一个不封闭图形)

说明:不封闭图形的大小是不确定的,要研究图形的大小,这个图形必须是封闭的。

师:大家能看出另外三个封闭图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哪个图形的面积小吗?

小结:看来不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封闭图形的面积也是有大小的。

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叫面积吗?

(生发表意见后,师出示课件并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3.用丰富的实例,进一步完善对面积的认识。

(1)摸摸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2)观察下面两个图形,说说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3)为学生提供一个橘子,请学生摸一摸橘子的表面,说说什么是橘子表面的面积。

(4)将数学书按不同方式摆放,说说封面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变化。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篇6

(1)课件演示例2:同学们打算将班级联欢会的会场用鲜花布置,同学们将校园一角的23盆花全部搬到了会场,还是每5盆摆一组,最多可以摆成几组?

(2)23盆花平均每组摆5盆,用什么方法来计算?(除法);如何列算式?(23÷5)

(3)动手操作:让学生小组合作,用学具代替23盆花来摆一摆。看看每5盆摆一组,能不能全部分完?还剩几盆?剩下的够不够再分一组?

(4)尝试列式:23÷5=4(组)……3(盆)

(5)认识余数:余下的3盆不够再分一组,我们就把这3盆叫做余数,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接着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6)观察比较:看看例1和例2的竖式,比一比,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发现了当余数是0,也就是没有余数,刚好能被分完.而有余数表示剩下的不能分的部分)

3、小结余数的含义

余数就是不够再分而剩余下来的数,就像分5盆一组,3盆因为不够分成一组,而是剩余下来的,所以余数要比除数小(板书: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拓展,运用新知

1、完成51页做一做。

2、现在从小袋子中拿出50个小方块,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剩余几个?你会列算式和列竖式吗?(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四、归纳小结,结束全课。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1、余数表示剩下的不能分的部分

2、余数要比除数小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最新5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篇

三年级信息与技术教案8篇

口算除法三年级下册教案5篇

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7篇

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案5篇

三年级心理与健康教案8篇

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案通用7篇

s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

三年级语文花的学校教案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5073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