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过程能够提升教师的组织能力,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有序,在编写教案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以便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69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语文园地3教案最新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语文园地3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看图能熟练地读拼音。
2.积累词语。初步知道这些词语在生活中的用法。
3.正确书写"一、二、三、十"这四个字,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4.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用普通话进行表达的能力,并受到文明礼貌的教育。
二、教学准备
画有田字格的小黑板、课文插图、录音带。
三、教学时数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拼拼读读"。
1.教师出示有关图片,提问:图片上画了什么?学生回答后贴在黑板上。
2.出示图下面的拼音,学生自由拼读。
3.指名读,其余的同学评议。
4.请"小老师"带全班同学读。
(二)学习"词语超市"。
1.老师今天还带来了有趣的词语朋友,谁认识它,它就会和谁做朋友(出示词语卡片)。
2.指名认读词语卡片:上学、学校、同学、书包、读书、写字。
3.小组认读卡片比赛,全班开火车读卡片。
4.创设情景:出示一幅学校生活图,你能用上面的1个或者几个词语说一说这幅图吗?
(教师对一次能使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词语的同学进行表扬。)
(三)学习"写字"。
1.出示田字格,带学生认识田字格。
2.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
3.教师范写"一、二、三、十"四字,提示写字要求:写横时,右边稍高,写竖时要写直。
4.指导写字姿势。
5.学生描红、教师巡视,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语文生活"。
1.出示图1,创设情景。星期天,安安和爸爸、妈妈正在家里休息。咚咚咚,有人敲门,是谁呢?打开门一看,原来是妈妈的好朋友王阿姨,这时,安安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2.学生分小组讨论。
3.小组内合作表演。
4.指名上台和老师配合表演。
出示图2,星期天过得真快啊!转眼又到了星期一,安安背着书包上学去,走着走着,安安看见杨老师正走过来,这时,安安会怎么做?怎么说呢?
1.同桌讨论,相互说。
2.指名说,同桌配合表演。
创设情景3:
放学了,安安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回到家里,妈妈早已经站在门口迎接他了。这时,安安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
(二)。
安安真是一个有礼貌的孩子,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他都会使用文明的语言,大家一定都很喜欢他,老师相信我们班的小朋友也和安安一样懂礼貌。
语文园地3教案篇2
学习目标:
1、识记生字方法:换偏旁,变新字识记;相同偏旁的字归类识记;
2、同音字辨析运用。
3、学习查字典方法。
4、学习歇后语,感受祖国语言的精妙。
5、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好习惯。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具:
课件、课本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识记生字方法:换偏旁,变新字识记;相同偏旁的字归类识记;
教学准备: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语文园地五的内容,这节课的内容是学习课本63页,你们有信心完成这节课的任务吗?
二、趣味识字(第一次先学后教)
1、自由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2、同桌互相读一读,做做小老师。
出示生字:饭能饱茶泡轻鞭炮
3、请小老师上台领读。
4、请小老师说说你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同学吗?
5、男女同学合作读
6、说说你的发现:你发现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有什么特点吗?
(左边的偏旁代表这字义,右边的跟字音有关,韵母都是ao)
你还发现了什么?这三句像一个字谜,谜底都是“包”字。
小结:在平时生活中,从人们的说话中可以认识许多字。
四、我的发现(第二次“先学后教”)
1、自读,你有什么发现?
2、说一说你的发现。
3、小结:相同偏旁的字是一排。口字旁的字大多和嘴有关;提手字旁的字大多和手动作有关;足字旁的字大多和脚动作有关。
五、当堂训练:背诵《趣味识字》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同音字辨析运用。
2、学习查字典方法。
3、学习歇后语,感受祖国语言的精妙。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一起继续学习语文园地五的内容。
二、选一选,填一填(第一次“先学后教”)
1、读一读,看一看;这两组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清——青在——再
2、请学生读,观察,再说出来。
3、选一选,再填一填。同桌互相检查。
三、查字典(第二次“先学后教”)
1、查页码:比一比谁最快?
2、查字方法:
小组活动:学生自查字典,问询查到字的方法,交流归纳查字典快捷的两种方法: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
3、学习查字典的两种方法,分小组为单位练习,互帮互学。
4、比赛:查字典,我第一。
四、日积月累:(第三次“先学后教”)
1、自读歇后语,你发现了什么?
(歇后语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
2、小组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3、语境运用练习。
4、你还知道哪些歇后语?
五、当堂训练:1、背诵歇后语。2、查字典训练。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好习惯,鼓励学生课外阅读。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一起来读一个有趣的故事——《狐狸和乌鸦》。
二、自读故事(第一次“先学后教”)
1、读一读,自己没有读清楚的地方多读一遍。
2、标出自然段。观察图:图上画的是哪个自然段的内容?
二、感悟故事:(第二次“先学后教”)
1、思考:狐狸一共和乌鸦说了几句话?找出来,读一读。
2、小组讨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狐狸?为什么?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乌鸦?为什么?
3、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
三、拓展训练:课后找写小动物智慧的故事读一读,回到班上和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3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同学互相交流自己身边值得敬佩的人的事迹。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句通顺,能够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表达和评议,做到内容表述清楚具体。
2.认识描写人的品质、心情的词语。
3.积累描写精神意志的名言警句。
4.阅读成语故事,大致了解其意义,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4篇课文,今天,我们将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二、学习“交流平台”。
在本单元课文中,我们认识了一个个闪烁着精神光辉的人,有舍己为人、宁愿牺牲自己而救助别人的哈尔威船长,有为了战争胜利而英勇献身的黄继光,他们都让我们肃然起敬。其实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我们的身边就可以找到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人。现在我们就来说说身边值得敬佩的人。
1.小组交流:要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表达出敬佩之情。
2.拿出自己课前所做的观察记录或人物照片,想一想如何把他介绍给大家。
3.在小组内轮流说说自己身边最值得敬佩的人。
4.小组评选:一是评选出所说的人物中谁最值得大家敬佩和学习,二是评选出说得最具体生动的同学。
5.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参加全班交流,小组同学共同帮助他把事情说具体。
三、学习“识字加油站”。
1.自由读词,自学生字新词,体会其含义。
2.指名朗读。
3.交流这些描述人物品质、心情的词语,并联系课文用它们造句。
4.推荐课外阅读《中国名人故事》。
四、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第一题。
1.自读成语,要求字音读得准确。
2.你发现这些成语有哪些特点?
3.自选一个成语,试着说说它的含义和故事。
4.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竞赛,使学生熟记这些成语。
5.推荐课外阅读《成语故事》。
(二)第二题。
仿照例句,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1.写出连贯的动作,把大动作分解成小动作来写。
2.动作要体现人物的特点。
3.动作要符合生活实际。
4.准确运用多种词语描写人物动作,尽量避免重复。
5.从“蝴蝶飞舞”“小男孩在打羽毛球”“妈妈下班回到家”中选一种情况试写。
五、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齐读“日积月累”的句子,注意读准“强、患”的读音。
2.学生交流句子的意思,明白这些句子都是描写人物品质的'名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文: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地前进。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译文: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译文: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
译文:因有忧患而使人得以生存,因沉迷安逸享乐而衰亡。
3.你还积累了哪些与人物品质有关的名言?请在班内交流。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许多描写人物品质、心情的词语,学习了连续的动作描写的方法,希望大家课后继续搜集、积累与人的精神意志和品质有关的成语,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在自己以后的习作中正确运用它们。
教学反思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积累与自强不息相关的名言警句,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2.以句子训练为中心,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将成语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以强化句子训练,使学生能在以后的写作中加以运用,并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连续的动作描写应用于写作中,可以使习作更生动、具体。
语文园地3教案篇4
一、识字加油站。
这些都是描写观察大自然必需品的词语。
第一组词语描写去野外观察大自然时,需要穿的衣着。
第二组词语描写的是去野外观察大自然必需的用品。
二、字词句运用。
第一组中“迎”是“对着,冲着”,是面对面的动作。“追”是“赶,紧跟着”,是同一方向的'动作。
第二组中“穿”的意思是“把衣服、鞋袜等套在身上”;“披”是“覆盖在肩背上”,“穿”的动作比“披”复杂。
“甩”的意思是“抡、扔”;“摇”的意思是“摆动”,“甩”比“摇”的动作快,用的力气大。
三、书写提示
“作、法”这两个字是左窄右宽。
“都、别”两个字是左宽右窄。
四、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当宰相期间发动了的“王安石变法”。“唐宋八大家”之一。
五、古诗大意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诗中“墙角”二字点明了地点;“凌寒”二字交代了时间,突出了春梅于严寒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征。
六、我爱阅读
?企鹅寄冰》出自《冰波童话》。
为什么狮子大王收到的是水,而企鹅收到的是冰吗?
因为水在常温下是液态的,而放在冰箱或低于0度时就变成了冰块,水还可以蒸发成水蒸气。
语文园地3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标点在句子中的作用。
2、学习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在搭配词语,“节气歌”中巩固识字,积累语言。认识二十四种节气。
3、感知动物的奇妙,能吧自己了解的动物讲给同学听,并把说的话写下来。
4、通过课内外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细心观察、了解自然的习惯。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交流共享
教学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收集资料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 一 课 时
一、我的发现
1、自读句子,体会句子的不同语气。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2、出示课件介绍三种标点符号的形状特点,应表达的语气。
3、说出发现。说说每组两个句子的意思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全班交流后归纳:同样的内容,标点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同。
4、组内读句子的,比比谁读得好。
5、拓展。
◎游戏强化标点用途:同桌选择自己喜欢的标点,各说一句话,互相表演,表达自己扮演的标点所表达的语气。
如:生1:吃饭啦!
生2:吃饭啦?
◎进一步发现:同样的内容,标点标在不同的地方,表达的意思就不一样。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现在,我们到字词游戏宫去看看吧!(出示课件)
(2)小组内互相合作,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又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3)小组汇报
(4)游戏巩固生字。
2、我会连
①生读一读,连一连。
②交流
③拓展练习
打开( ) 茂密的( )( )的乌云
辨别( ) 满天的`( )( )的空气
寻找( ) 清新的( )( )的枝叶
3、读读背背
(1)自读节气歌。
(2)说说自己已知道的节气。
(3)再读读后面的24节气的名称。
(4)对比说说儿歌每一行都讲了哪些节气。
(5)看挂历,具体的了解24节气分别在哪一月的哪一天。
第 二 课 时(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景,感知动物的奇妙
(1)引用书中的第一段话导入。
(2)播放“动物世界”的光碟,让学生随录像去感受动物世界的奥秘。
(3)交流看后的体会。
二、交流互动
(1) 我们身边有哪些动物?(空中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
(2)你知道的有哪些动物?你知道哪些动物的生活习性?
同桌互说,全班交流。
三、组内交际,生生互动
(1) 当解说员。
选定自己最喜欢动物,在小组内谈谈动物的生活习性。同学讲时要用心听,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提问,讲的同学要给予说明,其他同学也可以补充。
如:我是小白兔,非常可爱、活泼。……
(2)派代表全班交流,大家补充
四、由说到写,实现迁移
学生绘画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在旁边写上几句话。
五、赠送作品,互相交流,听同学的意见,再修改
第 三 课 时
一、展示台
1、生说说自己课前都搜集到了哪些自然知识。比如:风景图片,描写祖国山河的诗句,风雨雷电自然现象的谜语、诗歌、谚语、采集、制作动植物。
2、生展示搜集的资料,在组内交流交流。如:你搜集到的是标本,那么可以说说该标本的生活习性,样子等。
3、全班交流(投影仪有选择性地展示)。
二、宽带网
拓展学习导语:课文中,生活中,我们用眼睛观察,用心感受,发现了春天的美丽迷人。其实呀,大自然还有好多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呢。
1、阅读宽带网,告诉我们两种有趣的动植物。
2、在组内介绍你还知道哪些动植物非常有趣的,推选出组内的小博士。
3、号召学生争做“小博士”在读书或看电视时留心观察了解动植物。
语文园地3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自主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通过观察图画,能说几组反义词,积累词语,恰当运用词语。
2、读通、读懂简短的课外文章,愿意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
3、学习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4、能主动参与展示活动,乐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才能,并善于与别人交流。
重点难点:
自主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通过观察图画,能说几组反义词,积累词语,恰当运用词语。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有关动物植物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发现许多汉字具有相同的部件。
a、出示基本字:牙 令 皮 隹,引导学生认读。
b、引导学生给这些基本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学生自己上台板书。
c、出示书上内容,读学习伙伴的话,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2、看图说反义词。
a、 出示书上插图,读学习伙伴的话。
b、 各组说反义词,看哪组说得多。
二、日积月累
1、读记四字词语。
2、选词填空。
a、 读读词语“漂浮、飘扬”
b、 引导口述:什么东西会“漂浮”?什么东西会“飘扬”?修改意见
c、 默读思考,填写词语
d、 朗读填好词语以后的句子。
3、写话
a、 让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b、 展示例话,师生共同朗读。
c、 学生分组模仿老师范文,写几句自己的心里话。
d、 评议部分学生写的'话。
4、读短文
a、 自由练读,扫除生字障碍。
b、 教师范读,断句正音。
c、 模仿朗读,读通读顺。
d、 读懂短文,思考讨论:先生为什么夸奖韩愈真聪明?
三、口语交际
1、创设情境。
a、 课件出示:“动物、植物擂台赛”。宣布“打擂”规则。
b、 学生按动物组、植物组分列就座。
c、 言语激趣。
2、推举“打擂”人员。
a、 各组学生展示自己的资料,互相交流。
b、 各组评选最佳资料。
c、 引导学生将相同的动物、植物资料合并、整理。
d、 组内演讲,推选“武功”高手。
3、“擂台比武”
a、 第一场比武:种类多。
b、 第二场比武:生长特点。
c、 第三场比武:对人类的贡献。
d、第四场比武:比一比谁讲的动物、植物有趣。
四、总结、颁奖
五、布置作业
讲所搜集的资料制作成手抄报。分组合作制作,也可以单独制作。图文兼备,可以剪贴。
语文园地3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在交流时边听边记录,并根据整理的记录有条理地表达。
2、能够独立完成习作,写清楚事情的经过,还要把自己受到感触、感到成长的瞬间写具体,并把自己的真实感受也记录下来。
3、通过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学会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4、通过抓句子的'关键词,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
5、分析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体会对比的妙用。
6、读背并积累古诗。
教学重难点
1、能够独立完成习作,写清楚事情的经过,还要把自己受到感触、感到成长的瞬间写具体,并把自己的真实感受也记录下来。
2、通过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学会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课时安排
4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引入。
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你知道大人们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吗?让我们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了解他们小时候的故事。
二、确定访谈对象,列出问题清单。
1、先想一想可以了解谁的童年,如祖父母、父母、邻居。
2、列出问题清单。(仅供参考)
问题清单??
还记得小时候学过的哪几篇课文?
做过的最勇敢的事是什么?
课后最喜欢玩什么游戏?
问题清单二
小时候玩过哪些玩具?
最喜欢哪个玩具?为什么最喜欢它?
这个玩具是怎么玩的?
三、播放课件,边看边记。
1、播放访谈课件。
2、要认真、耐心地观看,一边看一边做简单的记录。
四、讨论交流,明确。
1、注意礼貌。
2、把自己的观看记录有条理地表达清楚。
五、情景应用。
从上面的问题清单中选择一个,分组进行情景模拟。
1、小组分角色表演。
2、要注意说话语气,语句要流畅通顺。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