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认真写好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写作规范,从而提高写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以下是69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家校课堂讲座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家校课堂讲座心得体会篇1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呢?正如有人说的那样“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重在自重。”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学生健康成长直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对学生的影响、发展作用极大。教师若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讲求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必须时刻谨记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一)、热爱教育,献身事业
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最为重要的美德,教师对教育工作应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把自己毕生精力献给教育事业,不计名利、乐于献身,有所作为。
1、认识上
我们应尊重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热爱自身的本职工作,把教育看作自己真正热爱的一项事业来耕耘。
2、实践中
我们应尽心尽责,敢于挑战困难。我们只有对教育事业注入深厚的感情,我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事关民族、国家兴旺的崇高的教育事业中,兢兢业业,知难而上,才能真正做到以教为荣,以苦为乐。
(二)、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佑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马卡连柯也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教师如果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一个教师如果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由此可知,热爱学生也是师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板书笔迹等。而师爱则是师德的灵魂。
每个学生,相貌有美有丑,智商有高有低,行为有好有歹,但人的尊重、关爱需求是与生俱来的。崇高的师爱就应该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对每一个孩子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对那些所谓的“差生”更要施与爱的阳光雨露,要像一个无私的园丁,把爱的雨露洒入他们的心田,对他们应当变忽视为重视、变嫌弃为喜爱、变冷眼为尊重、变急躁为耐心,对他们的教育做到“爱心、耐心、恒心”,直到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止。
家校课堂讲座心得体会篇2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努力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愿学、乐学能轻松接受,顺利掌握教师传授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下是我就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谈几点浅见:
一、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精讲,就是配合教材内容,面向全体学生。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为学生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针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学生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教学过程中,只要合理地安排知识体系,通过精讲多练,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使课堂教学目标集中,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如若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应当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大胆质疑,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把所学知识加以内化吸收。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三、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九年级的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他们对于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就应利用学生这一认知特征。重视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效率。首先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兴趣盎然地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这为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打下了基基础。其次是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好每一个学生实验。在学生自已实验时教师要因势利导,把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学习知识的乐趣,转为学习的动力。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指导
他们分析实验现象,书写实验报告。这样学生通过实验教学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
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有许多措施。这要求我们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作出不同的选择和运用。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学手段和方法运用恰当了,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就??
家校课堂讲座心得体会篇3
第二次参加儿子所在幼儿园举办的p.e.t读书沙龙,在开始前我们还是如常进入游戏环节,并在游戏前再用了2分钟时间熟悉在场的每一位家长。
“这很重要”,李素园长说,“记住对方名字以及主动与别人打招呼是我们关系的第一步。”
接下来我们进入游戏环节。游戏分两人一组,共4轮。第一轮循环数“123”,比如我数1,对方数2,我数3对方就要重新从1开始数起。这很简单,所有人都轻松过关。
第二轮在循环数“123”时候,把数字“3”替换成了拍手动作,这下就有点难度了,有人忘记了拍手,有人一时反应不上来被卡住,由失误引发的阵阵轻微笑声开始频发。
而到了第三轮除了数字“3”换成拍手动作外,数字“2”也要换成叉腰的动作。这时候数“123”就变成“1,叉腰,拍手“,过程只能做动作不能发出声音。难度又一下加大,出错的频率也相应变大,会议室里的笑声开始不断。
到了最后第四轮,所有的数字都换成了动作,数”1“时做转圈动作,数“2”依然是叉腰,数“3”依然是拍手,全程也只能做动作不能发出声音。
于是会议室里十几个家长一下变成小孩子,又是叉腰又是转圈又是拍手,欢乐不已。
四轮游戏结束,我们开始讨论游戏感受。
游戏的第一轮循环数数,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听,听别人说完然后接着往下说,所以第一轮大家都觉得很简单。但从第二轮开始,我们不单要“听”还要去做,第三轮也是一样,只是节点不同,而第四轮则不需要说只需要做,但在做的过程又会发现自己的动作越来越慢,很难跟上节奏。
这个看似简单有趣的游戏背后,它蕴含着什么意义?
李素园长解释说:“其实,这与我们和孩子的沟通是一样的。”
在亲子沟通中,父母常常一会让孩子做这个,一会让孩子做那个,并且轰炸式地对孩子说个不停,孩子的感受就跟游戏里我们的感受一样,很容易出错;特别是当孩子年龄还小,他的身体肢体动作还不能完全做到一致时候,他就更容易出错。
这时候如果父母不能体会孩子的感受,反而嫌弃他们墨迹,做事慢慢吞吞,不停地催促他们,甚至斥责他们,就会很容易伤害到孩子,伤害到健康亲密的亲子关系。
对于父母来说,父母要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我们与孩子的活动节奏其实是不同步的。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他们真的很难跟上成年人父母的快节奏,甚至他们也不理解父母为什么会有这样不一样的行为。
但是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会发现,父母往往要求孩子一定要跟上他们的节奏,甚至恨不得直接拽着孩子走。
“难道就因为你们是爸爸妈妈,孩子就没有任何反抗权利,他就要必须跟着你们的节奏?”园长的诘问让我们陷入沉思。
我们常常问孩子给爸爸妈妈打多少分,孩子永远都会说100分,尽管在这个过程他们很难跟上父母的节奏,但是在孩子心里,他们始终是信任父母支持父母,而我们其实也是永远都会支持孩子的。
这个时候我们大人所要做的就是放慢速度,注意观察和倾听孩子,给孩子一个过程。
也就是关于某个事情,我们先跟孩子说,等孩子听明白之后,我们再一起去做,将“说”和“做”分开,也让孩子将“听”和“做”分开。
但问题来了,当孩子又需要去听又需要去做的时候呢?李素园长指出:“这时候,父母就要特别注意节奏和方法了”。
有句话说“牵着蜗牛去散步”。就是要父母学会蹲下来用孩子的视角去看待孩子,放下自己的优势来配合孩子的发展,尊重孩子的节奏,真正满足孩子内心的需求。
因为我们永远都是爱孩子的,我们要给到孩子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力量,而不是不断打击孩子,否定孩子,让孩子生活在挫败里:“我又跟不上了”,“我又墨迹了”,“我又犯错了”,“我又做不到了”。
理解这一点,是父母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关键所在。
简单的游戏却揭示深刻的意义。这是敏锐的园长想要唤醒的每一位父母的觉知:对于父母来说,我们要学会倾听、观察、理解,牵着孩子的手,放慢脚步,带领孩子慢慢地去认识这个陌生又温暖的世界。
二、接纳性语言
游戏结束,我们开始正式进入第二次读书沙龙分享。这次分享内容主要围绕《父母效能pet训练》书中的第三、第四和第五章展开,它们共同指向的是孩子拥有问题区。
还记得pet行为窗口吗?一条接纳线将家庭所有问题分为可接纳和不可接纳,而当父母认为可接纳,但孩子却出现情绪,出现问题时,就进入了孩子拥有问题区。
当孩子进入问题区,父母应该怎样做?
这里的关键在于使用“接纳性语言”,即父母通过语言、行为、或面部表情来向孩子表达理解与接纳,准许孩子把恼怒哭出来,把情绪释放出来。但通常,父母更多的会使用“不接纳的语言”,比如批评、指责、教训、批判,警告、命令等。
因为大部分父母认为,要帮助孩子变得更好,最好的方法就是要不断地指出他们的问题和不足,这样才能鞭笞孩子不断成长进步。但这些方式都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不接纳,并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很大的伤害。
在心理学上认为,生存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它不仅仅是生理上的生存,更是心理上的生存,而对于儿童来说,尤甚。因为儿童从小就要追求安全感与归属感,这意味着他们要感受到充分的被接纳,表现为被爱,被喜欢,被重视。
可是当他们感受到压力冲突时候,或者当他们受到批评指责,感受到不被喜欢,不被爱,不被关注,不被接纳时候,内心就会产生巨大的生存焦虑,会感受到爱与安全感的强烈缺失。
其实回想一下,我们小时候都经历过父母的强烈指责,内心是不是都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和恐惧,但同时内心又无比渴望父母的理解与接纳呢?
那么当孩子进入问题区,父母要如何使用“接纳性的语言”?在p.e.t父母行为窗口里,对应的方法有:沉默、非语言专注,理解性应答,门把手以及积极倾听法。
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都是:以不评判、不指责,不攻击,以及不带情绪的沟通方式,去邀请和鼓励孩子分享自己的想法、判断、感受和情绪,从而实现孩子在面对自己的问题时自己寻找解决方法,承担责任的目标。
而其中,沉默和非语言专注属于非语言性的接纳,它更多的是以一种不干涉的被动倾听的态度,即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去面对正困在问题或情绪里的孩子。
事实上,这对我们家长来说非常不易,甚至也很难理解。
为人父母,我们大部分时候所想的都是如何为孩子铺平前面的路,如何为孩子扫清面前的一切障碍,从而让孩子一帆风顺长大,怎么可能在孩子遇到问题时候,我们可以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呢?这能帮助到“无助”的孩子吗?这会不会导致情况更进一步失控,结果更不能解决问题?特别是当孩子年龄还小,普遍都是3、4、5岁时候,他们连清楚的自我表达都还不大会,这时候父母的“无作为”,对孩子真的好吗,真的能帮助到孩子吗?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问题,大部分父母都担心,认为对孩子放手就意味着失去把控,并因此焦虑不已。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我们成人头脑里已经存在着一个相似的固定思维,就是认为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或者当孩子提出一个问题时,父母就有责任马上帮他解决,并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或者结果。
那么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
李素园长指出,对于这个问题的破局关键在于如何“解码”。
解码,在pet里指的是当孩子发出一个信号,或一个问题,父母如何理解接收的过程。而大多数时候亲子矛盾与冲突就发生在错误“解码”上,因为有时候孩子并不一定就是要我们帮他去解决问题。
对此,女生可能会特别有同感,比如很多时候我就是希望你听我说,而不需要你说什么或做什么,因为我只是想找个人倾诉,只是想宣泄内心的情绪而已,这时候你陪在我身边,听我说就足够了。这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
而父母要能准确理解到孩子,不过多强行加入自己主观想法和愿望,这就需要父母学会正确解码;而要正确解码,父母首先要学会分辨孩子是遇到了情绪上问题还是真问题。
什么是真问题?
比如孩子说:“妈妈,我想玩手机”,它需要一个结果——你同意还是不同意,这就是真问题;又比如“爸爸,我想去游乐园玩”,也需要你告诉他同意还是不同意,这也是一个真问题。它需要马上去解决,给到孩子答复。
但是,有时候孩子说的可能并不是一个真实问题。
比如孩子说:“妈妈,我今天被老师批评了”,他并不是要父母马上盘问:“发生什么事!妈妈去跟老师谈下?”,他并不是想要一个答案,他只是想把这件事情,把他的感受告诉我们。
这时候就是孩子情绪上的问题——他需要父母真正去做的是关注他的情感需求:渴望被安抚,被理解的情感。
所以父母就可以说:“这让你感觉到很难过对吗?”帮助他把感受翻译出来。可是这并不容易。
在面对孩子的情绪问题时候,我们往往会忽视这背后的情感表达,转而指责教训孩子:“老师批评你,肯定是你上课不专心,不听话。”
结果孩子就被堵住了,情绪没有得到疏解,内心感受也没有得到理解。
为什么会这样?李素园长认为,这还是与我们家长的结果导向思维有很大关系。
当孩子发出一个信号,遇到一个问题时候,我们父母所希望的就是尽快有一个结果:“你上课要认真,要听老师的话。”啪地一下父母接过来解决了,那孩子还需要去思考反思吗?孩子很大可能就再也不跟我们说了,因为我们已经把他推开。
可是如果我们不妄加评论,就这样听着,安静地陪伴他,不评判,不定义,向孩子传达我们的接纳和尊重,孩子感受到了,他就能放心地敞开心扉,把自己感受和心事告诉父母,并自己尝试去思考解决方法,而我们也才有可能了解到更多的信息。
这就是非语言性接纳——“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真正所要表达的意思。
父母要知道,我们的教育始终要回到“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我们希望孩子是怎样“的原点上。
正如李素园长所说:“我希望我不在孩子身边时候,他也能解决自己的问题;我希望我不在孩子身边时候,他也依然知道,这事情如果我跟妈妈说,妈妈也会理解我支持我。”
这样的孩子他既有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同时他的内心又充满光与自信,这是父母无条件的爱带给他的底气与力量。
是的,正因为我们爱我们的孩子,所以要学会站在孩子的位置上,用更成熟的方式来爱,而不是让自己变成孩子的拯救者。
也因此,在面对孩子情绪问题时候,大人要做的是要让孩子感受到:我做的事情爸爸妈妈都能理解我,我今天打架了被批评了其实是有理由的。每一个人他做一件事情一定是有理由的,但是我们习惯会以自己的标准去评判这个理由对不对。
对于父母来说,对不对并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都很爱我们的孩子,我们都要能够看见孩子的情绪和情感,能理解他安抚他,帮助他把情绪抒发出来,平复下来,让家成为一个情感可以自由流通的温暖的地方。
也就是我们说的要始终关注人和关系,而不是关注事情,关注对错,然后各打五十大板。
因为,家的核心永远是关心和爱,不是冷冰冰的对与错。
这就要求父母要能够接住孩子的情绪。
当他在外面所有人都看到都认为是他抢了别的小孩东西,父母依然可以对他说,“这个事情让你很难受,爸爸妈妈可以理解你”。孩子委屈的情绪马上就可以得到释放,他会说,“那个东西本来是我的,别人都没有看到是我先玩的,然后被别的小朋友抢了,等我再去抢回来就被别人看成是我抢他的了“。
当所有人都责怪他,他最渴望的就是爸爸妈妈能相信他,理解他,认同他,在他成长的路上,始终不管发生什么事,只要回头一看,爸爸妈妈的怀抱永远都在为他敞开。
可是有不少父母在这时候是打击孩子的,是不相信孩子的:“谁让你抢别人的东西!”一句话就能把孩子与我们对立起来。孩子就会认为爸爸妈妈和他们都是一伙的,都是不信任我的。这给孩子带来多大的心理伤害。
之前有一则社会新闻,一个十岁男孩被指划车,就在大家认为是他做的时候,他的父亲却选择相信他,并积极联系相关民警,积极促进各方取证,最终证实儿子确是被冤枉的,车主不仅退还了赔偿款,还向孩子真诚道歉。
这位父亲为儿子找回了清白,真正守护住了孩子纯洁的心灵。而这个孩子又是何其幸福,他有一个理解他、支持他,信任他的父亲。
“做父母真的不容易”,李素园长很感叹,因为它需要我们父母用智慧去接。
特别是当孩子带着情绪回来,我们要用什么方式来回应他、来接住他往往就决定了我们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走向,而孩子也会通过我们的回答来判定我们和他的关系,以及我们对他的态度。
李素园长分享了一个她在做工作坊时遇到的案例。
在一次工作坊上,有一个爸爸在课程第二天就非常兴奋地说:“这个基本倾听太有效了。昨天我儿子放学回来,一进门就大喊:‘气死我了!气死我了!老师怎么可以这么说我!’然后就啪啪啪地说了一大通。我当时就静静地看着儿子,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
其实我当时是没有反应过来,但我又意识到我应该保持沉默,陪陪他。儿子说完‘啪’地一声关上房门回他的房间了,可是没到2秒,他就出来拍着我的肩膀说:‘爸,谢谢你啊,谢谢你支持我’,然后又进去了。
当时我觉得倾听真的很有用,尤其是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因为这会让孩子感受到你是支持他的,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
这位父亲述说的时候非常激动,他深刻感受到,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就只是静静地倾听的巨大力量。
因为这倾听的背后传达给孩子的是全然的接纳,而接纳的背后就是爱的感受。
而爱,正是促使孩子发生建设性成长与转变的关键。有人爱,我们才得以有勇气和底气去面对这个世界。
接纳可以以非语言方式表达,当然更可以通过语言方式进行积极表达,这也是最终建立亲密和谐健康的亲子关系的关键。
因为当孩子处在问题区,父母能采用恰当的语言沟通技巧,对孩子来说,是非常具有疗愈性的。
它能让孩子产生被接纳的感觉,减少恐惧感,鼓励孩子开口说话,表达情绪,并能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促进孩子建设性的改变,而其中pet的积极倾听法最为经典。
4.1 积极倾听
什么是积极倾听法?
我们先来做一个练习:孩子说,“妈妈,学校太没劲了,我不想上学。”这时候作为家长你会如何回应孩子?
对这个问题,我亲身经历过。5岁的儿子在进入大班前有些焦虑,有一次聊到即将进大班时,儿子抗拒地说:“我不想上大班!我不想上学!”话音一落,爸爸如临大敌严词训道:“不行!你必须上学,这是你的义务,没得选!”一旁的奶奶也附和:“是的,怎么能不上学呢,你要爱学习才对。”儿子则耷拉下小脑袋,一声不吭,一副委屈又无奈样子。
有多少家长对孩子不想上学的问题会有相似的反应——批评、指责、教育?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就是理解如何运用pet积极倾听法的过程。
这在pet角度会是这样回答:“听起来你对升大班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可以跟爸爸妈妈说说吗?”没有批评、指责和建议,而是更多的倾听,引导孩子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积极倾听,李素园长与一位家长做起了情景模拟:假设你对明天要参加的会议很抗拒。
当我们不使用积极倾听法时:
家长a:明天又要开会,我真的很不想去。
园长:你当然要去开会了,你不知道开会有多重要吗?你要上班要赚钱,你不开会怎么继续把工作做下去呢?
模拟到这,园长停下来解释:“当她表达‘我不想去开会’时,她的心理其实是非常压抑的,这时候如果我们还不断地命令她,威胁她,对她说教,其实就是在不断地向她丢石头,她不但听不进去,内心还会更加压抑,更加抗拒,更加难受。”
说到这,园长又结合我们每个家长都感到非常头疼的问题——孩子喜欢玩手机,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我们常常担心孩子玩手机会影响到眼睛,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李素园长在与她的导师讨论这个问题时,导师问她:“如果你的儿子做了两个小时的作业,你会觉得对他的眼睛有影响,而中途叫停他吗?”李素园长回答说不会。
导师继续问:“那如果他玩了两个小时的游戏呢,你会不会让他停下来?”李素园长毫不犹豫地说会。
这时导师很耐寻味的反问:“为什么要叫停他?因为伤眼睛?”
这让李素园长开始意识到她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也有可能不对,因为她的价值观其实是存在偏颇的,也需要调整。
而当她很诚恳地与读初中的儿子分享她的反思时,儿子的观点更是让她大为惊讶。
儿子说:“妈妈,你知道吗?当我在玩游戏时候,你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手机抢走了,第一你不尊重我,第二你以为你把游戏抢走以后我就能专心学习了,其实不是的。
在你抢走了手机之后我一直沉浸在我的情绪里,我心里有愤怒,有不甘心,有不舍,我觉得你怎么那么不理解我呢?我花了很长时间一直在积累我的怨气,可是你却认为你拿走了手机我就在专心做作业了。
你觉得突然不被尊重地抢走了东西,我还能马上调整心情专心投入学习吗?我是做不到的,妈妈。”
儿子内心的真实声音让李素园长震惊又动容。
在我们成人与孩子相处过程中,我们常常以为都是以孩子为中心,但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以自我为中心,在以我们自己的观点为是非对错的判断标准,而忽视孩子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自由与权利。
这意味着我们将极容易忽视孩子的真实意愿表达,忽视孩子的情绪,忽视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
而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最需要的其实就是父母能理解他们,能看到并感受到他们的情绪和感受。
对于父母来说,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给到孩子这样一个可以自由表达的环境,让孩子能说,敢说,滔滔不绝地说;向孩子证明,无论什么时候,都有一位可以接受他们的人,能够理解他,能够与他一起分享。这就是积极倾听所导向的。
所以,回到刚才的情景模拟中,当我们运用积极倾听法时:
家长a:明天的会议,我真的不想参加。
园长:看样子你对开会这个事情还挺抵触的,有一点想逃避的感觉。
家长a:是的,首先我觉得这个会议对我一点帮助都没有,又要去考勤,又要去请假。
园长:嗯,请假也很麻烦。
在李素园长与家长a的交谈中,园长始终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带进去,而是一直倾听,理解,并共情家长a的想法和情绪,这让家长a开始不断表达她内心的真实想法,在这个过程她的情绪也开始得到释放。
对家长a来说,被人倾听,被人理解,这让她在情感上获得了极大满足,她感受到了来自对方的理解与支持。
而这将帮助她开始去面对自己的问题:她发现其实开会也没什么大不了,她可以边开会边看书,又或者做些其他事情——总之,她会自发性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积极倾听所带来的结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面对小年龄阶段的孩子时,在帮助他们释放情绪,平静下来后,他们可能仍然找不到解决的办法,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这就是体现pet的地方:“妈妈有一个建议,你要不要听一下?”又或者说“关于这个事情,妈妈也有一些想法,你想听一下吗?”
孩子可能会说:“好啊,妈妈你说吧”,那我们就可以继续说:“假如是我的话,我想我可能会....。”
但是孩子也可能会说:"不用了妈妈,我自己先想想吧。”五岁半的儿子就经常拒绝我,而更愿意自己去静静想想。
这时候我们就要及时喊停“好为人师”的自己,不能说“这怎么行,妈妈给你意见你还不听!”然后将自己的观点硬塞给孩子,而应该是:“噢,妈妈特别欣赏你,你可以自己独立去解决问题。”这就是界限。
我们始终要把孩子看作为一个独立于我们之外的独立个体,尊重他作为独立个体所拥有的选择的自由——他可以选择接受,也可以选择拒绝。
也因此,积极倾听,它需要我们不带任何判断性观点的态度去面对正处于问题区的孩子,以引导的方式鼓励孩子分享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并以同理心去理解孩子、共情孩子,从而有可能触发孩子自发性地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在理解了积极倾听后,我们对亲子关系中常见的关于吃、买玩具和表扬这三个话题应该如何做积极倾听又进行了讨论。
几乎每个孩子都是小吃货,天生喜欢吃,特别是看到别人吃东西时候,往往就会喊:“妈妈,我饿。”
这时候父母会怎么回答?
“饿什么饿,不是才吃完饭吗!”这样的回答是父母直接替代了孩子的判断,也直接替代了孩子的感受。
又或者说:“谁不知道,你是看到别人吃好吃的就觉得肚子饿”,这是满满的嘲笑和讥讽,会让孩子感觉不到父母的理解与支持,同时心里还会很委屈:你都看出来了还要挖苦我。
可是如果是积极倾听呢?
“是不是你看见他在吃东西,你也想吃呀?说真的,妈妈看了也觉得很诱人,很想吃呢。”不将自己的判断、想法先入为主地强加给孩子,而是抱以同理心,对孩子的感受感同身受。
如果你是孩子,你会更喜欢哪种回应方式呢?选择或许不言而喻。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消费观,金钱观的问题”,李素园长指出。
很多家长选择第一种回应方式很大程度上也是认为不能让孩子养成看见别人吃什么就想吃什么的习惯。家长可以有这样的观点,但问题是用什么方法能既不将观点硬塞给孩子,同时又可以让孩子明白并接受这样的消费观呢?
李素园长回应道:“这是需要家长用智慧去解决的。”
在儿童成长过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就是模仿,他会模仿别人,即别人做这个事情我也要做。所以孩子看到别人吃东西他也想吃,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试想想如果孩子看到别人吃东西明明很想吃却要强忍着,甚至连想都不能想,这是多么可怜。
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始终要基于真实。孩子想吃,他能真实地表达,这说明亲子关系是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平等的,可是我们会发现,有些孩子是不敢表达的。
李素园长举了一个她家里的例子。
小时候妈妈教育弟弟不能眼馋别人吃东西,弟弟听妈妈的话,有一次看到别人家在吃东西,他就把头偏着走不看别人吃,结果却不小心撞到了柱子上。妈妈每每说起都深以为傲。
李素园长知道后对妈妈直言不讳:“你知道你的权威,让弟弟有多难受吗?明明很想吃,却不能吃,不能吃也就算了,还不能看,不能看也就算了,还撞到了柱子上摔一跤,你说多可怜。”
其实就像我们看到美食也想吃一样,孩子肯定也是爱吃的,而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理解他,要能站在他的角度去感受他。
但是我们往往又很难做到,因为我们会觉得很不好意思,会很担心别人会认为我们的孩子没有家教。
李素园长指出,“这其实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你是觉得你的孩子重要,还是你的面子重要?”
而且这个“面子”还不一定真的存在——孩子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吃也想吃,别人就真的会瞧不起我们的孩子吗?事实上大部分人都不会这样。但问题是父母会觉得它是这样。
那么退一步,就算是这样,那是别人对孩子的眼光评价重要,还是孩子在当下被我们理解,感受到被我们爱更重要?
答案,或许也是不言而喻。
4.1.2 关于买玩具
孩子除了喜欢吃,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大概就是买玩具。
几乎没有哪个孩子会经受得住玩具店里琳琅满目玩具的诱惑。可是家里的玩具已经堆积如山,那么面对孩子热切的买玩具需求,作为家长,你会如何回应?
除了踢皮球——“叫你爸爸买,妈妈不买”,又或者贿赂——“你考100分,妈妈就买给你”,又或者说教——“家里已经有很多玩具,不能再买了”,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在《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书中,作者分享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方法:建立“愿望清单”。
每次孩子在玩具店想买这个想买那个时,作者就会拿出笔和纸,郑重地记录下他的“愿望”。神奇的是,在这个过程,孩子会感到特别满足,而不会再哭闹着买玩具。
这个方法作者百试不爽,而原因作者解释说:“孩子喜欢这个愿望清单,是因为他看到我不仅了解他想要什么,还认真地帮他记录下来,这让他感觉到我是非常看重他想得到某个玩具的心情的,而这种感觉给他内心带来了极大的安慰。”
我把这个方法应用在儿子身上,发现也真的很有效。
小区附近有两家玩具店,每次经过,儿子都会停下来左看看右看看,看到最后往往就是满脸渴望地撒娇央求:“妈妈,可以给我买一个玩具吗?我真的非常非常喜欢诶。”
这时候我会回他:“妈妈知道你很喜欢这个玩具,妈妈也觉得这个玩具很好玩。那你想把它拍下来,放到你的愿望清单里吗?”
儿子就会说要,然后拿起手机,在五花八门的玩具里一通乱拍,拍完很开心,跟着我非常顺利地就走出玩具店。
而当我把这个方法分享出来时,李素园长又做了更深入的分析:“‘妈妈知道你很喜欢这个玩具,妈妈也觉得这个玩具很好玩’这就是积极倾听,它在第一时间接住了孩子的情绪。”
它能让孩子感受到妈妈是理解他的,妈妈是能和他感同身受的,这一下子就把妈妈和孩子拉在了一起。
可是我们会发现有很多父母是这样反应的:“你就是看到什么就想买什么!”这样的回复啪地一下就与孩子对立起来,亲子关系秒变紧张,与孩子沟通的大门也随之被关闭起来。
李素园长提醒家长,不要一开始就想教育孩子,动不动就想教育孩子。
在pet里有专门讲到影响父母与孩子关系的12个绊脚石,其中说教,命令,威胁,恐吓,这些方法都会让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理解、支持与关爱,它们会把孩子从父母身边远远地推开。
也就是说,我们认为能够解决问题的这些方法,不一定能真正地解决问题。
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李素园长点醒道:“这是一个观念的改变,我们要去慢慢调整。”
回到刚才的玩具问题上,李素园长进一步指出,“在愿望清单这个方法里还有延迟满足,有规则,有平等,有商量。其中延迟满足是现在孩子最欠缺的。”
很多父母其实是做不到延迟满足孩子的需求,有时候不但做不到,还会提前满足:“爸爸要出差,你想要什么礼物?”早早地就预约好了。李素园长认为,这是不利于孩子发展的。
现代几乎每个家庭提供给孩子的玩具其实已经远远超过孩子的消化程度。而越来越多的儿童心理研究也表明,过多的玩具不但不利于孩子专注力的培养,而且这种对玩具的过度追求还很有可能让孩子导向物质成瘾的不良后果。
对于孩子来说,本质上他们缺的不是玩具,而是从周围环境中主动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去通过自编自导自演与周围产生互动的能力。
最后,园长还强调了一点,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物权意识。要让孩子明白这是我的,这是他的,我要用他的东西必须经过他的同意。在幼儿园里所有的玩具都是属于大家的,谁先用,要按规则轮流来。
我们要把这个物权意识和规则提前跟孩子说清楚,而孩子其实是比我们想象的更懂得守规则。
在积极倾听里我们还要注意赞扬表扬的使用,因为它们并不适合任何语境。
特别是当孩子很生气,情绪很高的时候,安慰没用,说教就更别提了,那么赞扬呢?比如孩子摔了一跤跟妈妈说:“妈妈,疼。”孩子的眼泪都快流出来了,妈妈却说:“你好坚强噢,不哭,表扬你!”这时候孩子是想打人的。
又比如,孩子明明很想吃东西,不能吃心里已经很生气,妈妈还说:“你不要吃,你不吃我就表扬你,跟我回家。”孩子心里也是一样很憋屈的。
同样的,当孩子哭的很伤心:“我就是不想上学,不想回学校。”父母还说:“你去啊,你去我就表扬你。”也是一样没用的。
当我们情绪平缓时,表扬和赞扬可能是有用的,但是当孩子情绪很高时候,这些都没有用。
因为这时候的表扬和赞扬都无法帮助孩子表达出他们对某个问题所产生的负面情绪,并把这种负面情绪释放出来,同时还能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接纳。
在前面我们有提到“解码”,而这里李素园长也再次提醒道,“积极倾听,要做的就是正确解码。”
父母要学会正确解码,就要能够同理孩子的感受,把自己置于孩子的位置,进入到孩子的内心,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理解他的,父母是接纳他的,孩子才会打开心门,坦诚相见。
可是这对于父母来说,是不容易做到的,所以我们需要多去练习,多去不断学习。
积极倾听在et里面是属于核心内容,不单是在孩子拥有问题区时需要运用到,在父母拥有问题,或是双方拥有问题区里,都需要用到积极倾听法。
积极倾听法贯穿着et的始终,因此父母要充分发挥et的效能,学会积极倾听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要学会积极倾听就必须掌握三个最为关键的点:专注、理解性应答与同理心。
专注,是积极倾听的基本态度。这意味着父母是真的愿意花时间去倾听孩子要说的东西,而不是在听孩子说的时候,同时手上还做着其他事情。如果父母很忙没时间,那么只需要坦白地实话实说。
理解性应答,就是孩子说的这句话父母能理解的就回复应答,如果父母不能理解也不要去打击他,否定他,评判他。
而同理心,则是父母能感受到他当下的情绪和感受。当孩子说:“我不想上学,因为我觉得学校教的东西没有用,我觉得出人头地有很多方式”时候,父母要去感受他心里的想法是什么,他的感受是什么?然后帮助他把这些东西表达出来。
在亲子关系中,李素园长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父母要教会孩子学会感受词语的表达。当不被尊重,不被理解时候,你的感受是什么?难过?沮丧?愤怒?还是着急?
而父母要教会孩子表达感受,首先父母要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主动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比如父母与其说“你不听话,妈妈就不爱你了”,还不如说你这个事情没有做好给妈妈带来了什么感受,或者给妈妈带来了什么影响。
4.2.2 沟通公式:行为+感受+影响
这在et里是有一个公式的:行为+感受+影响,这是我们平时与孩子沟通的法宝。
当然公式是可以变化的,可以是行为+感受,也可以是行为+影响;在面对小年龄的孩子,我们可以不用加“影响”。
但当我们父母进入问题区使用“面质”技巧时候,就一般都是“行为+感受+影响”。
比如说父母对孩子不愿意再去上兴趣班感到很头疼,就可以这样表达:当初我们是一起商量好报这个兴趣班的,但现在你已经连续两天不愿意去了,而且每一次都是又哭又闹(这是行为)。这让我感觉我们的约定没有坚持下去,这让我感到很难受,很不舒服(这是感受)。因为这让我浪费了钱,我们交了学费是不能退的(这是影响)。
注意,在这过程中是始终不带评判的。这要求我们对“行为”的描述是客观的,就是看得见,具体的,而没有任何主观臆断的。
比如你看到孩子跷着二郎腿拿着笔,你把他这个动作具体描述出来就是“行为”;而不是说:“我看到你这样我就觉得烦”,后者就是一个标签或者一个评判。
我们要做的始终是具体的行为描述,也就是事实。
而“感受”,则需要我们去学习相关感受的词语,同时教会孩子分辨不同的感受。比如得到满足和没有得到满足的感受是不一样,前者会感到很开心,很快乐,而后者则可能很愤怒,很沮丧,很难过。
在这里,李素园长特别提醒,父母不要看到孩子哭的时候才把他的感受说出来,当孩子高兴时候,需求得到满足时候父母更要把他的感受表达出来。
比如“爸爸看见你今天放学是跳着出来,我感觉你很快乐噢”,而不是说“你今天跳着出来噢”,要学会把感受的词语说出来。
因为只有我们把这些感受说出来了,孩子才会慢慢地也学会使用这些感受的词语,而一旦他会用感受的词语后就大大拓宽了我们与孩子的沟通面。
李素园长举了她女儿的例子来做进一步的说明。
女儿:妈妈,今天老师误会我了,而且还带着所有同学误会我。
李素园长:噢,被冤枉的感受应该很难受吧。
女儿:是的。
李素园长:这个被误会的感受是怎么样子的?
女儿:妈妈,我跟你描绘一下,就是灰灰的,麻麻的,这个感受非常不舒服。
当孩子能够这样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时,她对自己的情绪就有了清楚的认识,并且在她说出自己的情绪后,这些负面情绪就得到了释放,而不会继续困扰着她。
而这一切都要回到我们与孩子的日常沟通中:“哎,妈妈看到你跳来跳去的样子,我们可以用高兴来形容”,“刚刚你拿着新玩具来找爸爸妈妈,爸爸没有理你,妈妈也有没有理你,这让你感到很生气,很愤怒。”
我们要在平时就教会孩子怎么命名他的感觉,他的感受,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知道:“我真的很难受,我被你忽略了,我感到很失落”,而当孩子的情绪能够表达出来时,父母就有了接住的机会,从而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回应”。
而“回应”是e.t给父母准备的一份宝贵礼物。
因为当我们学会了e.t,学会了这种沟通技巧,我们就能把“反应”变成“回应”。
我们常常对身边的人,对孩子采取的就是本能反应——就是我想怎样就怎样,往往是站在我的角度出发,而不是孩子的角度。
而回应,则是带着我们自己的真实感受去理解对方,同理对方,它里面有感受、有同理心,它能让对方感受到被尊重与被理解。
而,“被理解,被尊重,被信任的感觉永远都是最好的关系”,李素园长总结说。
我想,这也是我们与孩子之间最幸福的关系了。
最后,借纪伯伦《先知》里关于孩子的一段诗文来结束这一次复盘:
你们的孩子并不是你们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自身渴求的儿女。
他们借你们而来,却不是因你们而来。
尽管他们在你们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把你们的爱给与他们,却不能给与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建造房舍荫庇他们的身体,但不是他们的心灵,
因为他们的心灵栖息与明日之屋,即使在梦中,你们也无缘造访。
你们可以努力仿效他们,却不可企图让他们像你,
因为生命不会倒行,也不会滞留于往昔。
第二次读书沙龙记录整理到此。
家校课堂讲座心得体会篇4
关于疫情其间孩子心理教育的讲座,收益很多。希望以后关于孩子心里建设的讲座可以多开展一些。现在社会信息量多更迭又快,常常会觉得自己的认知跟不上孩子的成长速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
优秀的不是行为,而是习惯。父母的关系和谐,情绪稳定,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道理都知道,还是常常忘记,自己脾气焦躁、不耐烦,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影响已经在孩子身上有所体现。所以,在疫情常态化的今天,不光要多观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对于长年人的父母也要常常自查,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否则不良的情绪对孩子真的是很可怕,可能是一辈子。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爱,但陪伴的前提是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下,稳定、轻松的家庭氛围要形成日常习惯。
把孩子当成孩子、把自己当成孩子、把家长当成孩子。讲座里专家作了很好的总结,时刻提醒自己与孩子保持平等、关爱、自由与尊重,我们与孩子不仅仅是父母与子女,更是是好朋友。当作为父母时候,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榜样、引路人。在孩子没有足够的能力,为人生把握方向的时候,我们需要做一些预判,给一些建议。当他意识不到积累对成长意义深远的时候,你需要引导、鼓励他。坚持做好每一件看似无用的小事,当他不懂得以时代的飞速中汲取必要的能量时,请牵好他的手,带他去感受去获取。
图片来源于网络
希望所有父母在教导孩子时能给他们一份自由,让他们有足够的空间游走,并让他们知道:你可以不乖,但不可以学坏。如果你什么都没做,就别怪孩子一事无成不够优秀,因为身为父母,养而不育就是失责。你和你的爱人是孩子最好的“背景”。
家校课堂讲座心得体会篇5
“师德”一直是个不老的话题,今年暑期学校教师也进行了集中的师德培训。这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徐立科教师的先进事迹;学习《师德手册》。
通过一个个的感人事迹,使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徐立科教师“燃烧自己,点亮别人”的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们,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此次培训感受最深的就是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用爱去关心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教育事业就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不会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就应当关爱每一位学生,徐校长就是一位对所有学生充满爱心的一位教师,他乐意为自己学校和外校的学生补课,不仅在学习上帮助学生,而且在生活上也帮助他们,使学生在感受爱的过程中理解爱,学会爱。这让我体会到,在平时的教育中,我们应该对学生满怀信心并一视同仁。
徐校长肯干、实干,尽全力将工作做到细致、扎实的工作态度,实在值得我们学习。想想自己平日里工作的繁忙,难以将自己全部的精力放在工作中,因此工作中的一些事情也都是得过且过。但这次培训使我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在今后必须改正。
由此可见,高尚的师德是爱,是敬业,是精业,让自己消除夏日的烦躁,保持一种冬日阳光照射般的温暖,将这份温暖带给每一位学生。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安全课堂作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