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模板网 >心得体会

疯子在左天才在右读书心得8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你一定也思考过,到底什么样的心得体会才是适合自己的吧,69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疯子在左天才在右读书心得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疯子在左天才在右读书心得8篇

疯子在左天才在右读书心得篇1

起初买这本书是因为陈乔恩在一期访谈节目中推荐此书,本着爱屋及乌的原则决定拜读此书。书拿到手里很厚实的一本,按照我看书的速度估计要花一个月时间,结果刚完前两篇文章就中毒了,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只要有时间就会抓紧时间看。

这本书太多吸引我的地方,几乎每一篇都是一个巨好的电影剧本,题材、故事、人物,无不精彩,合情合理,又出人意料,因为几乎每一位精神病人,都有超强的逻辑思维,丝毫不担心剧情上逻辑出纰漏,而电影又是很好的手段,去完全构建起他们眼中的'世界,可以完全依照他们的规则来建制起另一个迥异的世界,这多么有趣。借书里的话说,“我自己也有成为精神病的潜质,这让我担心又兴奋,兴奋的是我发现了一个很大很大的新鲜领域,让我饶有兴致,这起码在接下来较长的时间里我有一个好的兴趣点,我是知道的”这也是我让我无法停止阅读的原因。这本书给我很多启示,很多故事读过许久再回想起来有会有另一番滋味。

读完这本书让我想起一句诗“听从生活的安排,是快乐的”我对这种听从有时候是接受的,有时候又觉得接受就是违背本意的所以时常会纠结。这或许就是书名的本意吧!天才也好,疯子也罢都是安排,听从安排或许就是快乐吧!

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很有自省的价值的,此书推荐给那些曾经像我一样心灵长满杂草的拓荒者。

疯子在左天才在右读书心得篇2

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这是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不过必须注意的是:看似。

最精彩的,其实就是世界本身。在好奇心驱使下,作者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和方式,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答案。但是他发现,谁也说不清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就在作者为此困惑的时候,某次听一个是精神科医生的朋友说起了一些病例。然后好像明白了一些:明白为什么没人能说清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了。

道说:这里是人间;上帝说:这里是天堂和地狱之间的战场;哲学说:这里是无穷的辩证迷雾;物理说:这里是基本粒子堆砌出来的聚合体;人文说:这里是存在;历史说:这里是时间的累积,所有的解释都在这里。看来,这个世界是有无数面的不规则体。

于是高铭开始饶有兴趣地问身边那些熟悉的人:“在你看来,世界到底是怎样的?”不过,并没得到态度认真的回答。为什么呢?大概因为很少有人想过这个问题,也很少有人真的愿意面对这个问题,因为大家都在忙着挣钱,找老婆,升职……很少有人在乎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更多的人对于这种不忙着挣钱,不忙着找老婆,不忙着升职的行为表示不解,同时还半真半假地表示关注:你疯了吗?

正如当大家听到精神病人时,就会想起那些行为怪异,冷血残酷,疯疯癫癫的人。这就是精神病人吗?先前我以为是,后来读这本书时我才发现,有时天才和疯子真的只是只差一步,精神病人之所以被判为患有精神疾病,只不过是他们的世界观与我们正常人的世界观不一样,与主流的世界观不一样,而我们正常人难以接受他们的世界观,因此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把与我们正常世界观不一样的人界定一个圈,把他们围起来。

在这本书里,很多都是一些精神病人对于世界的本质的一种看法。里面有一个精神病人使我印象非常深刻,他称自己是另外一个宇宙的地球人。他支持多宇宙论,多宇宙论就是宇宙不是一个,而是很多个,举一个例子,假设让你回到五十年前杀死你的祖父,那么就不会有你的存在,但是没有你的存在,怎么杀死你的祖父呢?于是会有你存在的宇宙,也会有你杀不死你祖父的宇宙,也有你不存在的宇宙。更令人难以相信的是他来到我们目前存在的这个宇宙是通过精神传输。精神传输,听起来让人觉得不可能,但其实如果量子力学达到一定的高度,是可行的。此时此刻我们还能认为他真是一个疯子吗?可是他的真实性无法得到证明,因为我们的技术没有达到这样一个程度,也不能接受他的说法,因为多宇宙论在物理届里还存在着争议。

疯子在左天才在右读书心得篇3

接触到这本书《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说真的,那天在网上一看到这个书名,我的眼睛就亮了。这个名字很吸引人。当时的感觉是,和我目前的状态很像。哪里像我也说不上来。

于是我决定读这本书了。初看几页觉得很有意思,原来精神病人的内心世界是这样的。他们的一些观点是常人所不敢想也不能想的。但是他们想到了。这些人里面,他们大多数都是知识渊博的学者,不是物理学家就是生物学家,要么就是历史学家或者哲学家,他们有着常人难及的智慧,但是可能因为他们研究这一领域太专注了,以至于有些走火入魔,于是就成了人们口中的疯子。

其实,天才和疯子的定义,并没有那么严格的标准,甚至没有什么界限,只是对于常人而言,是否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一些独特的想法和习惯,但大多都是在大众所接受的范围内。

这本书我认为可以当作百科全书来看,因为这其中涉及到太多领域了。有物理学,有生物学,有心理学,有哲学,有医学,有历史,甚至有神学......然后我发现,这些领域其实都是相通的。我是个求知欲比较强烈的人,看到这些自己从所未闻的知识时,觉得很神奇,很不可思议。但同时我又觉得很满足,很充实。尤其是量子物理。读完这本书以后,觉得中学时学的那些快要忘却的知识,突然间又回到了我的脑子里。

不过,你也可以把这本书当作鬼话连篇来看,因为这里面讲的事太玄幻了,那些是从未接触过的观点和想法,听起来像神话或者变魔术。哈哈,不过,真的很有意思。

精神病人们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喜欢思考世界的本质。他们常常会问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最终又要去向何方?这个世界是怎么来的?最终又会变得怎样?空气里的尘埃是怎么来的?云是怎么形成的?等等。我想,可能也只有他们才会思考这些在正常人眼里不足挂齿的东西吧。

为什么是不足挂齿呢?因为正常人跟本不关心这些。正常人关心的都是自己的工作、生活、婚姻,或者薪酬。有谁真正用心地去想过世界的本质?

一个和我一样看过此书的朋友表示,这本书写得有点恐怖。我不觉得恐怖,反而觉得可悲。为什么我们没有认真的思考过这些问题呢?我们生活在匆忙的社会里,被各种工作各种事情搞得头晕,又有多少时间静下心来想过世界的本质呢?或者说得再近一点,何时想过自己的本质呢?

这里面让我感触最深的一个故事是《生命的尽头》。这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哪怕是石头、木头。我是这么理解的:因为和这些事物相处久了,觉得有感情了,于是觉得它们都有了灵性,或者说是生命。就像你写了一本小说,然后就感觉小说里的人物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开始有了生命,甚至开始成长。我觉得音乐、诗、或者任何一种艺术品,都是如此。然而在书中,那个病人却认为泥土、水也有生命,是因为它们可以让一朵花存活,可以让一棵树成长,甚至可以维持人的生命,可以让一切生生不息。如果不是因为它们自身有生命的元素,又怎么可能孕育出生命呢?

疯子在左天才在右读书心得篇4

这是一本努力从精神病人的角度去感受这个世界的书籍。作者别出心裁的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各种精神病人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将他们的故事记录下来,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叙述他们的经历。

这是一本有魔力的书,他使人们深刻的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和这些精神病人究竟有怎样的区别?

书中不乏有一些古怪离奇让人啼笑皆非的案例,比如说一个男人坚信女人是这个世界上最恐怖的生物而对她们充满了畏惧,又比如说一个女人自称曾经被外星人绑架过,还有为了变成天才而接受开颅手术的狂人等等。但引起我最多关注的,还是那些与本书名称相呼应的案例——与天才们有着一线之隔的疯子。

这些人,说是疯子也不为过。他们有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想法和坚持,有些特点几乎可以用荒诞来形容。他们有的`像是蛊惑人心的邪教教主,有的像是蹲在路边以为自己是蘑菇的痴呆,有的像是沉浸在自己幻想世界里的空想者,还有的,拥有谁也不相信他们会拥有的能力。除了最后一种人难辨真假以外,其余的人都有着自己的一套强大而牢不可破的世界观,你甚至无法用现在已知的理论去辩驳他那看似荒诞却又逻辑严密的推理,这也是很多人去治疗别人的精神疾病结果自己却被带上歪路的原因。很多这样的案例带给我巨大的震撼,我承认他们的观点很荒诞很偏离实际,但是不得不否认他们自己创造了一个属于他们的,和我们不一样的世界。这个世界有着严密的逻辑,甚至与现实的世界接轨,你无法去辩驳,去纠正他。看过这本书,你会对他们产生深深的同情与敬仰,就好像是为了不让这种太过出格的世界观在这个社会上散播开来,我们把他们单独的隔离开来,否定他们的观点,他们的世界,他们的一切,将他们称呼为——疯子,是的,我们否定了他们,但是他们坚持自己的观点,所以他们在那里,一个被隔离开来的地方。里面最让我心痛的是两个孩子的案例,他们两个都是天才,只是天才的成分中夹杂着灵异。一个在物理方面有天赋的孩子自称能够感觉到四维虫子,所以不断的在物理学上探索,想探索这种超越三维的非物质性生物。另一个孩子拥有极高的智商,但是能看到好运和厄运的颜色,并且经常做一些不被父母理解的举动。其实不是这样,作者努力跟她沟通之后发现她的这些举动看似无理取闹,其实有着比成年人更多的思考。

智多近妖,我常听人说起这样一个词。聪明的让周围的人不寒而栗,大概指的就是这种人了吧。我不奢望这些人能够得到解脱,跟我们一样正常的生活,我只希望那些拥有极高智慧的人们别再因为不被人们所理解或者接受就被定义为疯子。

精神病人和我们眼中的世界不同,但是他们和我们一样有着自己的欢乐与悲伤,有着自己的心理活动,请给他们一些尊重,尊重他们的思考,尊重他们的信仰。

疯子在左天才在右读书心得篇5

这个世界上,到底谁是天才?谁是疯子?

在我们眼中,那些言行不正常的人便被冠上疯子的称号。我们以一个所谓正常人的视角审视着这个世界。殊不知,那些被我们冠上疯子称号的人们或许也正在用一种另类的眼光观察着我们。谁能说清到底谁才是不正常的疯子呢?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疯子”的.内心世界。他们沉迷于自己的世界,专心致志地研究他们感兴趣的事情。这些所谓疯子的人,对他们所感兴趣的领域研究颇深,说起来头头是道,而且理论依据充足,让人找不到反驳的理由。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度怀疑自己才是不正常的“疯子”。真是一本有魔力的可怕的书!

反观我们领域里的孩子,有些孩子总是与众不同,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按时完成,课堂上左顾右盼,小动作不断......一度成为让我们头疼的坏孩子。对于这些“坏孩子”,我们斥责,惩罚,叫家长。但若我们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弄清楚他们各种令人恼火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也许我们能发现不一样的他们。深入了解孩子并加以引导,才能让“疯子”成为“天才”。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等待开发的宝藏,我们这些开发者要找准他们的路线及结构,小心翼翼地加以雕琢,使他们成为最闪亮的明珠,而不是被遗弃的废墟。孩子的美好未来,靠你我一起努力打造!

疯子在左天才在右读书心得篇6

看了很多讲述精神病院的电影,我也设想过假如我被送到精神病院后该怎么逃脱?也许也只是歇斯底里里的喊叫“我没病,我是正常的”,在这里,正常与精神病是同义词或者说“同一个词”。可不可以说,我们都有“病”,病的不是身体,而是思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在社会中我们都在寻找认同,当别人不愿意按你的思维出发,你就变得“不一样”“不可理喻”,有的人会选择走自己的路,做自己同时也容易走上“有病的不归路”;有的人喜欢以别人为参照物,对于不一样心怀恐惧,怀疑自己的不正常,在不安中放弃上天给你的独特禀赋,戴上面具,披上虚伪的外衣,朝别人靠拢。

看了书中这么多案例分析,认识了人以及人性的复杂,这种复杂不是贬义词,而是真的包含了很多可能性,跟随笔者的分析,恋童癖,异装癖,露阴癖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下流,精神病,狂躁症没有我们想象的'恐怖,就像我们想当然的以为“瘸狠,瞎坏,哑巴毒”。

书中有个案例“丢失的左边”挺有启发,一位女性因中风右脑损坏导致左边的眼睛看不见,每次吃东西都会抱怨护士给的食物少,因为她只能看到右边的食物,大脑没办法下指令往左看,为了让她吃完另外一半食物,医生设计了一款旋转椅,她只要有意识的一直往右旋转就能找到左边剩下的食物,但是每次找到依然会剩下左边的一点,只能靠不断转圈中吃完左边剩下的食物。我曾以为虽然只有一只眼,在旋转中也能完全认识,不曾想虽然旋转360度看似全部都看了一遍但仍然有很大空间的死角,只能靠不断增加旋转的次数来检验才能让死角越来越少。人们的认知也是如此,不是360看了一遍就自以为掌握了真理,还是有很大的误差,只能在不断的认知验错中才能减小误差,不敢妄自菲薄了解了真相或真理。希望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不要急于确定真相,所要做得怀着包容的心态,多听多看多想,不要妄自论断。

疯子在左天才在右读书心得篇7

闲来无事,心里有些慌,便想着将想做的事付之于行动,随便挑了一本自己书架的上书看了起来,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看书让我的心境平静,也给我带来了真真切切的感受。

每看完一个对话,便会对这个世界的疑虑多加一分,不得不说,真本书真的让我通过不一样的角度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有四位的空间,有女人统治世界的警告,有现实中的闭关冥想(我都想试试),有天才生物学家等等。其实精神病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真的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可是逻辑又那么清晰,让你无法反驳,不由自主的想质疑自己,是不是自己才是疯子,而他们才是正常的。正如其中一个病人所说的,他们并没有疯,只是我们的文化不够理解不了他们的世界观,还没达到他的层次。其中第一篇讲的就是一个病人讲自己独处在一个房间里,拉了电闸,关了手机,拉上窗帘在一个黑暗的屋子里冥想,他做到了忘我境界,一次‘闭关’仅仅吃馒头喝淡水,坚持了长达一个月之久,才被其他人发现。文中写出来他的感受,我都有点为之痴迷。我也尝试过,开始时很兴奋,但是当进行半个小时的时候,开始坐立不安,会想怎么还不到时间,会胡思乱想,有没有人在找我,最后慢慢的反而会感到平和,总之还是很享受的',到了时间后,发现手机也并没有什么提示消息,这里想想之前总会担心有没人找自己的想法有点可笑,多余。

什么是疯子,什么是天才呢?看完之后,我发现其实我们所谓的疯子并不是真正的想象中的疯疯癫癫,有的睿智,智商超群,他们大多数都是对未知的事物产生的莫大的兴趣,然后费心钻研,最终找出了世人无法理解,无法接受的观点,所以才本众人定义成了疯子。他们是一群孤独的守望者,我们可以否认乱力怪神,但有谁敢否认外星人的存在?事实上,我也不知道该怎样对待像书中一样的那群人,是该同情还是该嘲讽?但也总不至于去相信支持吧!

一念疯子,一念天才!一念清醒,一念癫狂!书上说:千万千万别太在意精神病人说的话,别深想他们告诉你的世界观,否则你迟早会疯。虽然不能深想,但是我还是愿意去听他们把故事说完,体验他们别致的思考方式。

疯子在左天才在右读书心得篇8

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是在某杂志上。杂志登载了书中的一篇节选故事,讲的是一个姑娘总是把人看成各种动物,而这些动物的习性和那个人的性格竟然惊人的吻合。惊奇之下更激起了我对这本书的好奇,于是忍不住到图书馆借来一读。

本书是一位原本是公司项目总监的高铭,由于对精神病患、心理障碍者以及边缘人的内心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于是工作之余利用闲暇时间,各种手段倾听这部分特殊人群的心声后整理成的笔记,也是国内第一本精神病人的访谈手记。

一开始,我的确是抱着看看“精神病人”的娱乐心态进行阅读的,可是没看两篇,这本书的内容就让我对这个世界,这个维度有了全新的视角和认知。书中的病人大多并不是我们印象中的张牙舞爪意识不清的精神病人,相反,他们中很多人有着自己对世界独特的认知角度与方式。在他们之中,有的认为人类并不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物,而是细菌。细菌奴役着人类,细菌寄生在人类身上,获得它们需要的物质。当人类的存在真正威胁到细菌时,细菌便会轻而易举地消灭人类;有的人认为石头有生命,会说话,我们的生命在石头只是短短的一瞬。于是她每天每天蹲着研究石头,试图与石头交流而因此被认为精神不正常;有的认为世界是多维度的,而自己却不属于这个维度,而是从一个更“先进”的维度中被通过量子论转移到这里的这些不同的世界,在平时看来的确荒诞可笑,可是当真正倾听他们的世界和想法,却也有着存在的合理性,甚至让人开始怀疑自己从前的认知是不是就一定正确呢?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个正在工作的“病人”,每个月总有这么几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关闭一切通讯设备,断电断水,拉上窗帘,让房间一片黑暗,使自己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之中。他只准备水和没有味道的面包以满足生理需要,然后躺在里面,就这么呆上几天。他说在这几天中,他什么都想什么又都不想,自己一个人感受自我。味觉,嗅觉,听觉,触觉,视觉,都处于全新的状态。这是一种多奇妙的感觉啊。这让我联系到自己,平时离不开电脑,更离不开手机。吃饭、上课想要少碰手机却又时常忍不住掏出来刷刷微博与人人。自从有了手机电脑电视,的确我们很少有时间可以安静的看看自己,世界充斥着各种声音,太杂、太乱,以至于我们什么都听,又什么都听不到。挑几天留给自己,隔绝自己,审视自己,我也许会想想自己都在做什么,目的是什么,自己在这个社会中是不是真的存在着,而不是随波逐流行尸走肉这不是和孔老夫子的“三省吾身”有着一种奇妙的契合吗?我从心底不认为这个人是“病人”,他只是用自己的办法审视自己,这也是现时代社会很多人缺少的却又急需的一种心态。

精神病人和正常人,到底哪一种才是真正的正常人。这让我想起一句话:当全世界都是神经病时,正常的那个就会被认为是不正常的。那么我现在所属的世界中,究竟是大多数人是正常的,还是那小部分人才是正常的呢?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看法,我却认为这没有界限。谁规定世界上只能有两种人呢?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读书习惯心得体会8篇

《水浒传》读书心得模板8篇

好书读书心得体会8篇

读书心得500字8篇

初读书心得体会推荐8篇

一年级学生写读书心得8篇

秋的读书心得优秀8篇

《草房子》的读书心得8篇

爱读书的心得精选8篇

有关读书心得体会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81361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