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模板网 >工作计划

整理教案最新8篇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过程,教案是教师们为了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而精心设计的教学指导,69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整理教案最新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整理教案最新8篇

整理教案篇1

设计意图:

将物品随意的乱放,是每个孩子常会有的习惯,怎么讲,效果也不理想,但是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图片的对比,能立刻发现自己平时的不良行为习惯。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并结合给物品的分类,将整理提升一个台阶,初步根据物品的使用方法进行区分。结尾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医院拜访物品,并讲出合理的奋发,有助于孩子运用感知经验,让幼儿有发挥的空间。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让幼儿懂得物品要拜访整齐的道理。

2、让幼儿初步体验将物品进行分类的方法。如:食品、衣物、餐具等。

活动准备:

图片2张——一张是整齐的物品,另一张是凌乱的物品

故事:《家里为什么会出现蚂蚁》

收集卫生用品、餐具、食品等食物

每人小柜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比较,让幼儿感知整齐的美感,凌乱的坏处。

t:前写天,老师拍到了这样一些图片,说说你在图片上看到了什么,看了有这些有什么感受?

t:那应该如何处理这些物品呢?

总结:原来将物品摆放整齐会使整个空间看起来更具有美感,让住在这儿的人心情舒畅,拿东西也方便。

过度语:那让我们一起走进宝宝的家吧。

二、故事《家里为什么会出现蚂蚁》

1、通过看图片听故事,让幼儿了解乱放物品的坏处。

t:他的家给人有什么感觉?

瞧!在宝宝的房间里出现了什么?他们排着长长的队伍会去干吗呢

为什么这么整齐的屋子里会出现这些呢?

2、让幼儿初次学习给物品分类

t:现在宝宝除了将糖果放在枕头下面还胡乱放了许多的东西,请你帮宝宝整理一下好么?

3、幼儿动手,将物品分类

三、让幼儿自己总结评价,讲出摆放的道理。

谢谢大(2)班的小朋友,你能告诉宝宝你为什么这么摆放物品吗?

整理教案篇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p29-30。

教学目标:

1.结合“书”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估算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2.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感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淘气他们学校的图书馆又来了一批新书,图书管理员准备将这些书放在新买来的书架上,瞧,这就是新买来的书架!(师出示情境图)

师:你能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

师:图上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师板书问题)

二.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1.列式

师:小女孩提出的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应该怎样列式?

(师板书:18×11=)

2.估算

师:小男孩也问了我们一个问题:本书放得下吗?

你能用估算的方法先估一估吗?(生估算)

反馈:你觉得放得下吗?谁来说说你估算的结果?你是怎么估算的?

3、独立计算

师:这个书架到底能放得下本书吗?请同学们算一算。

4.交流算法

师:谁来说说你算出来的结果?(198)

师:请在4人小组里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

4人小组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师展示学生的算法)

5.重点介绍列竖式的方法(请列竖式的学生介绍)

师:18为什么要和11对齐?(数位要对齐)接着你怎么想?

师:18乘11十位上的1,为什么得180,而不是18呢?

师:谁再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多请几名生说说列竖式的步骤,理解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三.练习:

1.试一试

第1小题让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

第2、3小题让生用竖式算法计算,并请几名学生上台板演,师巡视指导。

2.口算

3.计算

先估算,再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计算,在小组内交流、反馈计算的结果。

4.解决问题

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提倡算法多样化。)

5.思考题

生独立思考,再交流、反馈。(生发现的规律若有价值性,应给予充分的鼓励。)

四.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最喜欢解决哪种问题?

整理教案篇3

设计思路:

在生活中,人们常需要将一些材料、物品进行收拾、整理,而学习收拾、整理物品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就是一个学习分类的过程。让幼儿为分类并整理好的物品制作标记,能使幼儿对标记的含义的认识具体化。结合新年给弟弟、妹妹送礼物设计了此次按物品特征及用途归类的活动,在引导幼儿按物品特征逐级归类的过程中,幼儿有序整理物品的能力和习惯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活动目标:

1、学习将物品按用途进行归类,并根据物品的共同特征设计标记。

2、在活动中学习有条理的收拾、整理物品。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按标记或用途分类的基础。

2、教学具准备:

(1)实物10种:薯片、饼干、果冻、儿童衣服、裤子、围巾、帽子、小汽车、油泥、万花筒。(数量从4-10不等)。

(2)大小相同的塑料篓10只、塑料袋10只、纸箱3只。

(3)黑色水彩笔(同幼儿数)、白纸若干张。

活动过程:

1、以整理礼物为情景,引导幼儿将物品按种类摆放在一起。

(1)各种物品散放在桌上。“托儿所的弟弟妹妹收到许多的新年礼物,但他们不会整理,送来想请你们帮他们整理。先看看有哪能些礼物。”“怎样整理才整齐呢?”(把果冻和果冻放在一起……)“这有许多篓子可以把相同的东西放进一个篓子里,要摆放整齐。”

(2)根据幼儿整理的情况分别说说每个篓子里放的是什么礼物?有什么用?

2、学习按用途归类:

(1)讨论归类的标准:

“托儿所给了我们三个纸箱让我们把礼物装进去,你们看看可以把哪几种礼物放进一个箱子里。”“为什么这几样礼物可以放进一个箱子里?”

讨论结果:按这些礼物的用途(吃、穿、玩)分别装箱。

(2)分别将物品放进塑料袋

“怎样将这样礼物放进箱里才不会放乱和碰坏它们呢?这里的塑料袋能用吗?”(幼儿分工合作将礼物装入袋中,分别放进三个纸箱里)说说三个纸箱里都放的是什么礼物。

3、为礼物设计标记:

(1)启发幼儿制作物品标记

“这三箱礼物运到托儿所怎样让弟弟妹妹知道箱子里装的是什么礼物?”

(2)幼儿自己设计与制作标记

教师展示贴有幼儿制作标记的纸箱,引导幼儿说说箱子里装的都是什么礼物。(箱子里有小汽车、万花筒、油泥都是玩的礼物。)

4、结束活动:

将礼物送上托儿所来的汽车。

活动延伸:

在数学区角中,教师可提供具有明显职业特征的物品,让幼儿进行归类,并设计相应的标记。如:将医疗器械、理发工具、炊具等进行分类。

活动反思:

通过小朋友亲自参与整理,让他们体验到有效整理物品,感受有序地进行整理的成功感和快乐感。通过活动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加强训练,在今后的教学中在这发面我要都下功夫。

整理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并能按需要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

2.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提高学生看条形统计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小华统计一个停车场里各种机动车的数量.数出有摩托车3辆,小汽车15辆,大客车8辆,载重车6辆.请你帮助她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教师:要把题中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相应的栏目里,再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各种车辆数的多少.从题目的条件中可以看出,要统计的有几种数量?(几种车,每种多少辆.)

教师:制成的统计表有几栏,每栏多少格?

教师提问:看一看条形统计图中,每格表示多少?

二、学习新课.

(一)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教师:上面复习题中,统计停车场里面的车辆时,由于车辆是静止不动的,我们可以分类数出各种车的辆数,是用逐项数出数目的方法收集的数据.如果我们要统计一个路口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的各种机动车的数量,还能用逐项数出的方法来收集数据吗?

教师:收集数据时,根据具体条件不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收集.今天就来学习一种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板书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教师:请同学们作好准备,你们收集过路口的各种机动车数量.

学生汇报收集的数据

教师提问:为什么你们收集的数据不统一;有什么方法可以改进?

学生讨论:小组内分工,每人记一种车的数;先把各种车的名称写出来排列好,过车时分别作出“正”字的记录……

学生汇报后教师板书:

摩托车:正

小汽车:正正正正正正??

大客车:正正

载重车:正正正正

(二)填统计表和统计图.

1、教师:上面收集的`数据,为了清楚地表示出来,要把这些数据整理,制成统计表.

机动车种类

辆数

合 计

摩 托 车

小 汽 车

大 客 车

载 重 车

教师提问:请看条形统计图,每格表示多少?这个数能不能改变?

教师说明:条形统计图中,每一格代表多少数量,要根据统计的数据大小而定.

2、学生练习.

把课本第2页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补填完整.

3、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从1992年到1996年,全国每年增加的人口数依次是1348万、1346万、1333万、1271万和1268万.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教师:统计表要分几栏?为什么?要分几格?为什么?

年份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增加人口数(万)

三、巩固练习.

拿一枚1角硬币,从桌面上约30厘米的高度自由落下,共做20次,边做边记录落下后的情况,然后填入下面的统计表.

四、课堂总结.

我们收集数据的常用方法是什么?

五、课后作业.

收集本班同学家庭人口的数据,并进行整理填入下表.

六、板书设计.

省略

整理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一些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规则,懂得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及不遵守交通规则所带来的危害性,明白为了自己和大家的安全,人人都必须遵守交通规则。

2、形成人人学习、讲文明安全行知识的氛围,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热爱生命的情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好基础。

3、学习一些交通安全标语和交通标志,在实际生活中以便引导我们怎样去做。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这次主题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一些自救自护的本领;珍惜生命,健康成长。

三、课时:

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黑板上用彩色粉笔书写“珍惜生命安全第一”八个美术字。

五、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事件启示

请同学们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并报告成果。教师总结:再多的钱也换不回孩子的生命。“高高兴兴出门去,平平安安回家来。”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

(三)趣味拓展

1小品表演:,(主要讲述一个肇事司机逃逸的事件)

2、表演中故意设计一些错误,在小品结束后向学生提出。学生表现比较踊跃(比如打电话报警110,不是119;又比如打电话报警的人应该首先告诉警察出事的具体地点,而不是简单地说:“你们快来,这儿有人被撞了!”)这个环节的设计更好地让学生掌握了交通安全的知识,印象深刻。

3、学生有感而发,谈看小品后的感想。

(四)交通安全

全国平均每天发生交通事故1600起,死亡257人,受伤1147人,直接经济损失731万。真是令人痛心。提醒学生们要特别注意交通安全,上放学时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要提高警惕,注意来往的车辆。及时消除交通隐患。

马路上应注意的交通安全

⑴在马路上要靠边走,走在中间会妨碍车辆的通行,还有被撞的危险。

⑵走路时,不要边走边玩,也不要边走边看书。

⑶如果是几个人一道走,要排好队靠边走,队伍应竖排,不要横着走,以免妨碍别人走路。

⑷不要在马路上打闹、游戏、滑旱冰,容易出危险。

⑸下雨天特别要注意前后的车辆,最好穿黄色的雨衣、雨鞋、雨伞等雨具,以引起驾驶员的注意。打雨伞时,雨伞不要挡住视线。更不能把雨伞当作对攻的玩具,以免刺伤人。

整理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会以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并能用语言表达多少和一样多的数量关系;

2.养成自己整理玩具的习惯。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小兔头饰一个,奶瓶6个,奶嘴6个,锅子8个,锅盖8个,瓶子6个,瓶盖6个,糖果,礼物盒,小动物。

【活动过程】

一、观察物品1.兔姐姐:小朋友们好,我是兔姐姐,我有点不舒服,听说我们小一班的宝宝很能干,想请你们帮我去我家整理一下,好吗?

2.师:小朋友,兔姐姐请我们帮她整理东西,你们愿意吗?那我们出发吧。(在教室绕一圈)3.师:哇!兔姐姐家真的很乱呢?这是什么啊?(奶瓶)它的好朋友是谁呢?(奶嘴)我们来找一找。

这又是谁呢?(瓶子)它的好朋友又是谁啊?那他的好朋友在哪呢?哪个才是他的好朋友呢?(试一试)这又是谁啊?(锅盖)它的好朋友是谁呢?(出示瓶子,奶瓶,锅子)小结:原来这些东西要选合适的才能成为好朋友啊。

二、整理物品师:这边整理干净了,可是兔姐姐家后面的桌子上还是很乱呢?请你们去整理一下吧,找到他们的好朋友,好吗?(幼儿整理)师:你们都整理好了么?你整理的是什么呢?他的好朋友是谁啊?(幼儿说一说)三、谁多谁少1.兔姐姐:你们整理的真干净啊,我给你们准备了糖果,但是要请你们自己包起来了,好吗?

2.展示如何包装礼物3.教师带小朋友包礼物。

师:宝宝们,我们一起来包礼物吧,记住哦,一个盒子放一颗糖果,找到合适的盖子盖好。

4.师:你们都拿到礼物了吗?有个小朋友没有礼物呢,你们能想想办法吗?(幼儿说一说)5.师:好了,我们拿着礼物回去吧。(幼儿教育)

活动反思:

能按不同活动区的性质,将玩具分类。

整理教案篇7

教学内容:练习十三的第46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学会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①画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和球*的立体图形的投影片;

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和球*的模型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几种立体图形?它们的名称是什么?

学生:我们学习过五种立体图形(如果没有选学球就说四种立体图形)。它们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和球。

教师出示画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和球的立体图形的投影片,让学生观察。

教师:这些立体图形都有各自的特点,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它们各自的特点。

指名让几个学生分别说一说每种立体图形的特点。分别说出每一种图形的组成部分及名称,如几个顶点、几条棱、几个面、几个底面、底面的形状、高、曲面等。

教师:我们还学习了求这些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谁能说一说每一种图形的表面积和它的体积有什么区别?

指名让几个学生分别拿着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模型说明:什么是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什么是这个立体图形的体积。

教师:怎样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表面积?

指名让几个学生分别说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表面积的方法。

教师:怎样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体积?

指名让几个学生分别说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积的方法和公式。

教师:大家说得很好,学习得很扎实。这些立体图形除了各自的特点以外,有的图形还有与其他图形共同的特点。现在我们就来动动脑筋,给它们分分类,把有共同特点的图形分成一类。先自己试着分一分,然后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分类的,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让学生自己试着分,然后让学生发言说自己的分法、分类的理由。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讨论,可以有几种分法。如: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没有曲面。

圆柱和圆锥的底面都是圆形。

圆柱、圆锥和球都有曲面。

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是上下一样大。

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都是底面积高。

教师:很好2我们不但掌握了这个单元学习的新知识,还会把新学习的知识与以前学习的.知识结合起来理解,这使我们掌握的知识更丰富、运用起来也更灵活。

二、课堂练习

教师:现在.我们还要练习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可以使我们知道所学的知识有什么用处。还可以使我们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1.做练习十三的第4题。

读题后,让学生讨论这道题的题意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

解这道题先要求什么?(先要求这个底面直径是2米、高是3米的圆柱的侧面积,加上这个圆柱的底面面积。)

然后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行间巡视,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三的第5题。

请学生读题后,教师提问:这道题先要求什么?(先要根据高与半径的比,求出高的长度。)

然后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行间巡视,提醒学生第(1)小题的得数需要取近似值,注意取近似值的方法。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十三的第6题。

请学生读题后,教师提问让学生思考:

这道题先要求什么:(先要求这个底面积是12.56平方米、高是1。2米的圆锥的体积:)

再求什么?(再求已知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又知道它的宽是10米、高是2厘米,求这个长方体的长。)

然后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行间巡视,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整理教案篇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情感目标: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策略:

充分利用教具和实物图进行演示,对分数问题要找出标准量。分析数量关系,在解答。

教学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提问: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怎样把立方厘米化成升?

二、练习

1、做“练一练”的第4题。读题理解题意用实物演示这个长方体油桶的形状,再让学生讨论解答方法。

2、做第6题,要学生先估算,再计算。对学困生要进行指导。

3、学生自己做出第7题、第8题、第9题。

交流时,要说出等量关系式,再列式计算。

4、解方程,先指名说一说解方程的步骤,再解方程,也可让学困生板演。

5、实践活动:

小组合作,估计下列学生分别占本班学生总数的'百分之几,再进行调查。

各类学生占全班学生总数的百分比情况单位:%

各类学生占全班学生总数的百分比情况

估计

调查结果

男生

近视眼的学生

睡眠时间不到10时的学生

喜欢唱歌的学生

三、。

板书设计:

与复习(二)

发芽率ⅹ8=15

解:(18)×ⅹ=15

3/8ⅹ=15

教学反思: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蔬菜的教案最新7篇

小学数学教案最新5篇

蚕的社会教案最新6篇

茎的科学教案最新5篇

语言大班教案最新6篇

西瓜教案最新7篇

火的教案最新5篇

画爸爸的教案最新7篇

班会主题教案最新6篇

抱大树教案最新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57100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