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的教案,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爱与探索欲望,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案中的各个环节应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条,69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蒲公英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蒲公英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课文,知道蒲公英的种子是怎样离开妈妈的,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2.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习本课七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学会两个新部首。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课文,知道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学习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句子:我离开了亲爱的妈妈、哪儿就是我的家。
教学准备
蒲公英(有条件的可让学生也准备)、生字卡片、音乐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一)(出示实物),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板书:蒲公英
(二)同学们看看自己的蒲公英,观察它什么样?可千万不要吹。
(如果同学手里没有,教师在黑板板画。)
(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儿歌,题目就是蒲公英的种子。(板书:蒲公英的种子)
二、教授新课:
(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这首儿歌共有二节,跟老师找出来。(节间有空行。)
(二)细读课文,理解意思。
1.读第一节儿歌,看同学们是否知道这是第一节儿歌。
2.哪一句是写蒲公英种子的?读出来。个人读、指名读。
3.蒲公英的种子是怎样离开妈妈的?读第二句。回答问题。
4.看老师板画。
5.指导朗读这一句。
6.蒲公英离开妈妈去哪儿了?读课文第二节。
7.指导朗读这一节。
8.蒲公英可能飞到哪儿呢?
9.什么叫哪儿就是我的`家?
10.用哪儿就是练习说话。
课中操:配歌《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学生学歌、加动作。
三、巩固复习:
(一)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语气。个人读、分组读、齐读。
(二)背诵课文。
板书: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一)练习朗读、背诵课文。
(二)检查背诵课文。
二、教授新课:
(一)学习部首:立、尤。
1.板书并带读名称。
2.提示:立作为部首,大小要有变化;尤是一个部首,不要丢掉一点。
3.跟老师书空练习部首写法。
(二)学习生字:
1.学习生字:亲、就。
(1)给立部下边加上木就是亲。
q9n
(2)出示生字卡片:亲。
(3)从课文中找出亲爱的一词,读词,说一说词的意思。
(4)注意下边是,不是木。
(5)给尤部左边加上一个京字,就念就。
ji)
(6)出示卡片:就,读字音。
(7)读词:就是。
2.学习其他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y%uchu9k1in3ji1
有吹开哪家
(2)读准字音,并读词:
离开哪里有吹家
(3)分析字形:
有:用右记,把口换成月,第一笔是竖。
吹:做吹的动作。用口,左边是口,右边一个欠"字。
开:共四笔:一二??
哪:把那字加一个口字旁。
家:上边是宀,下边为豕,笔顺是。
(4)指导书写:
重点:哪,这个字有三个部分,要把字写紧凑。口占少一些,写小;中间过竖虚线一点,阝在右边。家,宀写得靠上些,从横虚线靠上一些地方起笔。
三、巩固复习:书写生字。
蒲公英教案篇2
教学目标:
通过对蒲公英这种植物的了解,知道它既是一种花又是一种会飞的种子。让学生不仅能进行绘画表现,而且能听、唱和表演在学习中将其生态现象延伸到对自己生活的联想,思考更深刻的内涵。在艺术学习中陶冶学生的心灵。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1、图片资料及vcd光盘。
2、美术材料色水、卡纸、油画棒、笔管一支。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蒲公英生态习性,通过色水画表现蒲公英,延伸到对自己生活的联想及思考其内涵。
教学难点:
用色水表现画面的具体操作。
教学内容:
一、
1、①会飞的蒲公英
出示蒲公英花(或者干花),吹向学生,学生就可以手持蒲公英, 学生认识、了解蒲公英原形;
②观看碟片
归纳蒲公英的构成(形状)发散试、扇面试、陀螺试(旋转试)
2、会飞的xxx蜻蜓、蝴蝶、小鸟、飞机、云彩、风筝……想象
3、①会飞的思维(想法、想象)
会飞的气球,
会飞的焰火,
会飞的跳伞运动员,
会飞的房子,
会飞的公园……
② 观看碟片
二、
1、教师出示范图
2、具体示范:
方法①先用油画棒画出一个蒲公英的形象(比如笑脸);
用笔管的一头粘上色水,在另一头用力吹气,色水就洒在卡纸上。吹成的自然形状就象蒲公英。
方法②直接用笔管的'一头粘上色水,在另一头用力吹气。
3、作品展示
①让学生自由参观全班同学的作品,每人手持一朵红花。
②送给自己认为最棒的同学。(黑板上贴有每位学生名字的卡纸)
③请获得小红花最多的学生上台,讲讲自己的创作想法和感受。并把其作品贴在讲台上。
4、教师总结,升华。
会飞的蒲公英——会飞的……——会飞的思维
蒲公英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角”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介绍了自己一次怎样的经历。
3、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部分
4、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思考并理解妈妈告诉孩子的道理,体会妈妈女儿的`良苦用心。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认读生字词,教师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都见过蒲公英吗?你喜欢她吗?现在让我们一起读一读《金色的蒲公英》看看她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边读边掌握生字的读音,同时思考课后第一题:“我”在念小学经历了一件怎样的事?
2、利用生字卡片,了解学生认字情况。
3、读完课后说说你的想法。
4、重点词语:惟一、滚瓜烂熟、委婉、振作、会心等词师生共同解决。漫不经心、意味深长、可放在分析课文中去理解。
5、指名读课文。
三、深入读文。
1、默读课文,看看从读文中,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说出。
①从开头和结尾两部分,能够读出来,这篇课文是对过去的事情的回忆。
②叙述“我”的经历。
③妈妈假说要拔掉我喜欢的蒲公英,从而借机机对我讲明道理:每种花都以自己的美丽带给我们快乐,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公主,不再演公主也不是丢脸的事。
2、文中哪些词语或语句能让你体会到浓浓的爱意。
①从“微笑、、慈爱、意味深长、不厌其烦”等词语中体会到母亲对孩子的爱。
②妈妈漫不经心地弯下腰,要拔掉蒲公英,其实是别有用心。(理解词语漫不经心)
③妈妈通过养花的事来“我”,体会妈妈对孩子的良苦用心。
3、分角色朗读对话。
四、拓展延伸
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家长听。
五、指导书写
1、“励”字的左半边不要写成“历”。
2、“卷”字的下半部分不要写成“匕”和“已。”
3、“肃”字的笔顺是:横折、横、横、竖、撇、竖、撇、点。
蒲公英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体会歌曲天真美丽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丽。
2、熟悉旋律,用优美的声音学唱歌曲《蒲公英》。
3、通过认识蒲公英,唱蒲公英,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感受美,创造美。
4、在艺术学习中陶冶孩子的心灵。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6、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活动重难点:
用优美的声音学唱歌曲《蒲公英》。
体会歌曲天真的性质,感受春天的美丽。
活动准备:
1、录音磁带,录音机。
2、蒲公英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复习歌曲《春雨沙沙》
要求:用不同的力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春雨的美景。
过渡语:春姑娘带来了春雨,让种子们发芽了,喝足了雨水的种子慢慢地长大,变成了一朵可爱漂亮的花,是什么花?(教师出示蒲公英)
关键提问:
蒲公英花是什么样子的?吹一吹后有什么变化?
小结:蒲公英花被风一吹就像打着小伞一样飞起来。
过度语:蒲公英被风吹起了以后可美了,小朋友都很喜欢它,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二、欣赏歌曲
1、幼儿完整欣赏一遍。
关键提问:
听完以后,你觉得这是一首怎样的歌曲?欢快的还是优美的?你的感觉是怎么样?
小结:这是一首很优美的歌曲,听了以后觉得很舒服很开心。
过度语:这么好听的歌曲,到底唱了什么呢,我们再来听一听。
2、理解歌词
关键提问:
春风吹来,蒲公英往哪里飞?(往前飞飞)
蒲公英飞的时候像什么?(小伞)打着小伞去干什么?(去旅行)
谁在后边追?(小朋友)
教师根据歌词总结演唱,并出示图谱,幼儿尝试跟唱。
过度语:听完歌曲你们觉得美不美啊,那么美的歌曲,我们唱得也要美一点。
关键提问:
被春风吹了的小伞,飞起来是慢慢的,还是快快的?(慢慢的)
小结:被风吹后,蒲公英的小伞是慢慢飞向远方,所以在唱飞-飞-的时候要慢一点柔一点。我们一起试试看。
关键提问:
小朋友在后面追,越追越近还是越追越远?
小结:小朋友越追越远了,所以在唱“追呀追呀追追追”的时候声音越来越小,就好像小朋友越来越远快看不见了一样。我们一起试试看。
3、完整演唱
幼儿跟唱歌曲,要求声音优美,能做适当的轻响处理。
分组演唱,妹妹一组,弟弟一组。
三、表演
请几个幼儿围城一个圈,跟着老师做动作,其他幼儿在座位上演唱。
活动延伸:
让爸爸妈妈带我们去野外欣赏蒲公英。亲身感受与他们零距离接触。
活动反思: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以歌唱、表演为中心,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孩子对此活动兴趣相当高,而且对蒲公英形态变化也十分明了,孩子一看便知,音乐的选择也十分符合蒲公英的生长变化,孩子学习起来比较容易。在活动中幼儿可以体验和同伴合作的快乐,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合作对他们来说好像很难,多通过活动培养他们互相合作的精神,有利于他们以后的成长。
小百科: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蒲公英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蒲公英的外形和生长过程,并能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蒲公英。
2、在游戏中能有技能和大胆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1、录音磁带,录音机,课件,场地,字卡(沙、石头、水、树叶、高、矮)
2、四色绒球,让幼儿戴在手腕上。
活动过程:
一、放音乐进场。
二、导入
1、春天到了,春姑娘给我们送来了礼物(拿出盒子),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盒子里面是什么啊?"出自:屈;老、师"请一名幼儿将盒子打开,拿出蒲公英。
三、指导
1、教师请幼儿说出他们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请幼儿上来吹一吹,看看有什么变化?
3、教师引导幼儿看课件(草地上蒲公英在风中摇摆,风吹过来,蒲公英种子飘走```````)看完后请幼儿说一说用动作怎样去表现。
4、放音乐让幼儿自己听音乐用动作表现。
5、教师将有特点的动作提取出来,并带领全体幼儿练习。
四、游戏
1、教师介绍字卡和相对的场景
2、游戏开始
放音乐,一名教师出示不同的.字卡,幼儿随音乐用身体来表现蒲公英飞到相应的场景;教师再出示字卡,幼儿``````直到出示完所有的字卡,蒲公英也找到了舒服的家,游戏完。
3、游戏再来一次
以不同颜色自由组合成蒲公英妈妈,游戏重复一次。
4、教师小结
五、活动结束
放关于蒲公英的儿歌,小小蒲公英找到自己的家慢慢长大变成蒲公英妈妈。
活动反思: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以歌唱、表演为中心,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孩子对此活动兴趣相当高,而且对蒲公英形态变化也十分明了,孩子一看便知,音乐的选择也十分符合蒲公英的生长变化,孩子学习起来比较容易。在活动中幼儿可以体验和同伴合作的快乐,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合作对他们来说好像很难,多通过活动培养他们互相合作的精神,有利于他们以后的成长。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