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读后感时要注意简洁明了,不要过于冗长和啰嗦,写读后感可以结合时代背景,探讨书籍的现实意义,以下是69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读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
读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篇1
暑假又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正如林海音所说的一样,好书不厌百回读,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启发,新的收获。
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觉得这一次读后,对自己的印象最深或者说在今后的教学中启示最大的是:在讲课的过程中“占据你的注意的中心的将不是关心教材内容的思考,而是对于你的学生的思维情况的关心。这是每一个教师教育技巧的高峰,你应当努力向它攀登。”
苏老的话,给我的启示很大。反思自己的教学,难道不是停留于注意教材的内容吗?上课的时候,总是想着,这节课我将向儿童教一些什么内容,学生要掌握到什么程度,我将采用怎样的方式去教会儿童。力求把自己想要讲的东西变得明白易懂,或者为学生的理解搭建梯子,使学生能够顺利学习。就这几各方面,进行苦思冥想,然后借助于一定的手段来完成,这就是我的备课吧。而这种备课在苏老看来是极其失败的,最致命的一点就是这种课学生往往不需要进行思考,只是停留于对知识的掌握。
然而,苏老却建议我们在上课的时候,要特别关注的不是这个,而是对学生思维的敏锐的洞察,要充分地认识到你的面前是几十个活松松的人,要时刻关注他们的表情、动作、语言,从而了解他是不是在学,是不是乐意学,是不是在学的过程中思维参与到了其中。透过建议,不难看出,苏老对我老师的要求。
首先,你得是一个自己所任教学科专业的专家。其实建议中很明了的告诉我们,你不要将注意停留于教材的内容上,但是设想一下,如果一个教师连教材的内容都没有透彻掌握,都不能流利、清晰地表述,那么你能够撇开内容去注意学生的思维吗?因此这注意学生思维的前提,是教师对所教学的内容已经胸有成竹,并且能够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乃至与内容相关联的内容、内容的变式也了然于胸了,可以说对教材的内容的表述已经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只有这样,你才可以在上课的时候,观察学生的反应,注意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行为。
其次,要千方百计关注学生的思维。学生进行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学生是不是会思考,对思考有兴趣。单就内容来说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掌握它并不难,难的是学生是怎样掌握的',苏老一再强调不能用老师储存的知识倾倒给学生,用记忆来代替思考,用背诵来代替鲜明的感知和对象本质的观察,这是使儿童变得愚笨,以致最终丧失学习愿望的一大弊病。而是要善于在教材内容本身里去寻找他们进行思考和概括的“交集点”,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通过思考获得收获,从而激励学生的再思考,这也更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这种学习的过程看起老要比灌输慢得多,效率低得多,但是从长久的眼光来看,学生所获得的却要多得多,因为学习成了他自己的一种磨练心智的过程,他们在这样一次次的磨练中获得的提高,不单是掌握知识的增加,而是学习动力的加强和学习方法的掌握。
再次,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学生在课堂中是怎么学的,在学的过程中有哪些表现,通过这些表现,教师能从学生的眼神中发现他们的思维是否参与活动,他们的兴趣是否持久。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有丰富的课堂教学实践智慧。在孩子的努力思考有了结果之后,我们要善于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且把他引领到一个新的胜利的高度。当我们发现学生学得勉强,思维停滞的时候,我们就应当想到隐藏我们的教学目标,曲径通幽,蹲下来以学生的眼光来读教科书,采取不经意的方法让学生去发现真理,直到他的思维豁然开朗。所以这种情感不单是一种热热闹闹的学生亢奋的场面,更重要的是一种学生思维拔节的“静思默想”。
这本书虽然几十年前就问世了,但今天读来,在课堂教学中的如此观点,却还是值得我们教师去思考,去学习。
读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篇2
徜徉在《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之中,一种滋润与享受油然而得,心中不免对周教授赞叹不已,一页一页地看下去,一篇一篇地品味,一条条新的理念不断地冲击着我的头脑,心中的情感也在自然流淌。作为“初出茅庐”的老师,真有点“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导师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
该书集全国58位特级教师、名教师以及教育专家从“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怎样评”四个方面对新课程教学提出的100条建议,旨在解决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给刚入职的我进入新课程教学以智慧的启迪。也许在这之前我还没有完全适应教师这个角色,毕竟暑假前我还是一名大学生,可是读了这本书我觉得我该真正进入教师这个角色了。品读这本书,就好像与名师近距离交流,每一条建议都像一股清泉洗涤着我的头脑。
回忆两个多月来的教学,多媒体伴随着我一起成长。我的多媒体不在于会制作多少复杂的课件,而着重于一个“多”字上,通过多媒体将生活中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一一搬进课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为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情境。书到用时方恨少,对于多媒体课件也是如此,平时对于电影电视等方面多留心多观察,多收集多整理,等到需要时便可游刃有余。平时我都是在教育网站上先下载和可是对应的课件,然后筛选修改,最后再认真熟悉才在课堂上用。我觉得网站上的教育资源非常多,而且比较实用。有时只用简单的修改一下,有时也可以直接拿来用。有时也要自己花时间制作,而利用这些课件最终受益的还是学生,也包括我在内。然而仅仅会使用多媒体是万万不行的,还要有爱。
书中有句话,“成功教师不仅要有活的课堂,闪烁的智慧,艺术的设计,还要有爱的真诚、爱的平等、爱的常识。”但我却因此想起李吉林在《情境教育的诗篇》中的一句话,“我仿佛是一个建筑师,从设计到施工、整体构架,从有限空间到各区域的功能,从哪儿到哪儿无阻隔,不干扰,又可延伸。犹如哪条小径通到一块空地,哪条是阳台可凭栏远眺等都精心设计,融通而和谐,最终让主人快乐地生活。”(《情境教育的诗篇》第140页)。李老师的这些话不就是教学中艺术的设计吗?她那因人施教的意识不正来源于她对学生真诚、平等、赏识的爱吗?就是我们不学习新课标,也应该拥有这样的心态,有了这种心态,才会有教育教学的`互动变通,才能生成活的课堂、闪烁的智慧。
作为刚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就担任八年级班主任的我,有些东西确实力不从心。很多时间都是自己在跟自己较劲,但是读了这本书,不能说完全参透了教育教学的真谛,略懂皮毛我想还是可以胜任的。
在《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名师的指导下,我在课堂上也不断地寻找共性与差异,也在不断地利用名师的建议来指导自己,展现自己的教育艺术。记得有一次,我要举办班会,提前一周我就已经想好了班会的主题:期中考试总结主题班会暨学习经验经验交流会,而且我还准备了零食给学生和到场的任课老师。那次班会,一共分为四个篇章:正视现实篇、反思现实篇、表扬进步篇、前进篇,举办得非常成功,有学生和老师评价说就像晚会一样。当时我作为主持人,最值得欣慰的就是学生的表现可圈可点,任课老师对学生及班级的评价也是不错的。也正是在那时,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老师的不易,也感受到了身为老师的神圣及责任重大。
另外,在读此书时,我不断地在寻找与课程相吻合的契合点,许多个性化的教学方法给我许多启迪,点化了我的智慧,找到了解决问题的一点点思路。我觉得不管是教什么学科,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有兴趣学,能学会。学生的成绩也就是老师最值得欣慰的劳动成果。有时我会在课堂最后几分钟,或者课前几分钟给学生放一小段视频,我觉得这不仅仅是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同样身为老师也可以和学生感同身受,这样才能更好地和学生相处下去,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此外,由于我本人比较喜欢演讲、朗诵、主持这些,所以我会适当的把我喜欢的和学生一起分享。并不是说要把我的喜好强加给学生,我只是觉得这样可以和学生的心更近一点,再近一点。也许只是这小小的一步,就能让学生对我的印象改观,何乐而不为呢?
这本书给我的不仅仅地一节课两节课的教学方法的指导,更多地是自己从中悟出了许多教育思想,点燃了我教育生活的激情。学习名师,靠近名师,迈向名师,不再是梦想,而是一种不懈的追求,也许今天经历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磨炼过程,明天自己便成为后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
读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篇3
歌德这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安奈特·l·布鲁肖的《给教师的101条建议》。
读此书,给我很多收获,带给我教学上许多建议,在原来教学中的许多疑虑一下烟消云散,里面收入了101个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有教师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课堂上意外发生后的随想,有转变观念的体会,有关爱孩子的收获……
读着书中的故事,我不由联想到了自己,如果我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我会如故事中老师一样如此的对待学生吗?当意外发生时,当学生的行为已经超越了底线,我会如何呢?我会和故事中的老师一样一笑了之,灵活的对付,还是会大发雷霆,以自己的威严压载学生个性的闪现?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经在慢慢转变我自己,慢慢融入到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最为可亲的朋友。
读过此书,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章节: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其中讲到“优秀的老师,让差生变好,让好生更优秀。学生失败的同时,我们也失败了。”反省自己,我所教的班里差生较多,每次上课他们都会思想开小差,跟不上进度。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我的眼中钉,肉中刺,轻者无视他们的存在,重者惩罚他们。
现在想来感到很惭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都有自己的分工,自己的生存方式,何必强求十指一样长呢?我们作为教师,不是只培养参天大树,而是让每朵小花都开得灿烂。他爱音乐,就让他成为一名音乐家;他爱美术,就让他成为一名小画家……那样,我们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一切为了学生。
教育故事,就像长河里的涓涓溪流,平淡而又长远;教育故事,平常中包藏着经典,蕴含着永远。每天,每周,每月,记录一个小故事,将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呈现出来,可以帮助更多的老师拓宽视野,提升修养。让我们一起,记录下身边发生的一个个教育故事,提升自己,更为他人提供一个范例。相信我心一定有收获。
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做为年轻教师的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教师只有再度做为学生,拿起书本,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展教书育人工作。
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态度,比态度更重要的是毅力。
这本书带给我思考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这不是一个终结点,而是为我打开一扇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要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素养,也希望自己能够有机会多阅读类似这样的好书,能在教育事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读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篇4
通过深入阅读这本书,我真的感受到了张老师在开会时说的:“每一条都会很有感触”。在读到第一条“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时,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和作者产生了共鸣。
17年我刚做班主任,当时我也是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接了一个成绩倒数的班级,班级接手后才发现班里尽是些“人才”,课上睡觉的,谈恋爱的,打过架的……我是真的很头疼,但是到18年他们毕业时,这个班考上一中的学生很多。回忆那一年我感觉最成功的地方是自己在管理他们的过程中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且化弊为利。他们中有的学生很有管理能力,但是一开始他们并不为我所用,我多次采取谈话的方式,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给他们灌输班级荣誉感,终于用了一学期的时间我培养出了一套敢管敢干的班干部,到第二学期时,班级事务基本上不用费心了。
到了初三下学期,班级内不学习、影响教学秩序的问题愈加明显。我和那些爱上课说话的同学谈话中发现,他们已经对较难的课程听不明白了,很多作业也不可能完成,但是每科老师对他们的要求都很严格,课下作业他们基本上都是抄完的。面对这种现实,我和各科老师都进行了交流,建议每科老师能够区别对待这样的同学,在布置作业时按照成绩进行分层,成绩在前30名的同学保质保量完成正常的作业量,成绩在30名之后的同学只做简单题和一部分稍有难度的题。由于采取了分层,这些学生的课堂状况和作业情况明显的改善,班级的学习氛围都变得更好了。比较遗憾的是我接这个班级的时间太晚了,如果能在初二就接手,估计这种分层的方法能转化更多的后进生。因为他们这些所谓的差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一丝乐趣,觉得学习并不是那么那么难,慢慢的他们的信心会越来越强,就敢于去学习稍微有些难度的知识。
我认为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中产生归属感,是每个老师努力的方向和成功的钥匙。
读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篇5
谈到学习有困难的儿童,我想这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这都应该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许多学校或班级中,总有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成年累月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过着压抑、苦闷、甚至没有自尊的生活。教师们出于职业的道德和责任,常利用休息时间帮他们补课,但不管怎样努力,从一年级到小学毕业,他们依然是所谓的“差生”。假期再次拿起《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给我感触颇多。在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时,我不再是苦恼、不再是埋怨,相反则更多的是信心和耐心。
作为教师的我们,对待学困生,首先,我们应该找出学生在学习上感到困难的原因,让这些孩子不要感觉到自己是一个不够格的人,要使他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生活的欢乐。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所说:“儿童学习困难,功课不及格,落后于别人,其原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在于儿童在童年早期所受的教育和他周围的条件不够好。学龄前期和学龄初期儿童的家长和教育者所接触的,乃是自然界里所有的东西中最精细、最敏感、最纤弱的一样东西——即儿童的脑。如果儿童感到学习困难,如果别人都能够接受的东西他却不能接受,那就说明,他在童年时期没有从周围的人那里获得对于他的发展来说应当获得的东西。是呀,儿童早期获得的.教育是何等的重要。同龄的孩子,因为接受的教育少,甚至根本没接受什么教育,孩子的认知水平远远低于别的孩子,以至于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不喜欢学习,不喜欢读书……这也就是说,孩子学习困难不是与身俱来的,而是后天环境所致。在现实生活中,对于学困生,可能教师和家长更多的是埋怨,或者将原因归咎于孩子的智力问题,从而间接的否定了孩子。因为教师日常工作很繁忙,不可能兼顾到每个孩子,所以最容易忽视学困生。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教师的建议是“对于每个学习困难的儿童、不管他已经被耽误到了什么程度,我们都应当让他在公平的、民主的、精神的生活道路上站住脚。”让我们的孩子感受到快乐,生活的乐趣。
无论一个儿童感到学习如何困难,他都应当学会思考,应当使书籍成为他欢乐的源泉。我们教育者应该帮助学困生爱上阅读,并且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得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也就越敏锐,自然我们当教师的人,工作起来就越容易。在他的实践中,甚至把读书作业,而是唯一的作业,这一做法收到了好的效果。这一做法确实有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尝试引导学困生进行阅读,有些孩子也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渐渐地爱上了学习。当然,除了让学困生爱上阅读,我们还需要多关心、帮助学困生,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困生学习不再困难。
读完《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我对苏霍姆林斯基的伟大人格也充满了深深的敬意。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赏识每一个个体,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瑰宝。这本书带给我很大的启示和教育,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呵护与珍爱每一个孩子。
读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篇6
越来越感到知识含量的不足文化底蕴的苍白。读书是唯一的出路读书是迫切的希望!但由于平时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读书一直没有去读。这个暑假我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早就听说过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为了解决中小学的教育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给教师的建议》一书。
书中给教师提出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建议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阅读完《给教师的建议》之后感触颇深启发非浅。 印象最深的就是书中提出了一个令老师头疼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的时候还会遇到落伍的不可救药的学生。这个问题在苏霍姆林斯基所处的那个年代存在就在现在也一点也没减少。在上学期我所教的班级中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就相差了40多分。
说起这方面的原因以前我总是归结为学生不用功脑子笨而没有积极从自身上找原因。那么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苏霍姆林斯基做出以下解答:这是因为学校生活的最主要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要"因材施教"也就是学校一直提倡的"即备教材又备学生"。要想因材施教就必须对"材"进行细致的了解诸如性格脾气家庭背景学习方式思维特点等加以熟知从而在课堂上为不同的学生创造能发挥他们自身能力的学习情境。
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这样他们就会感觉到他们也是在不停地进步才会"点燃起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读完之后,我反省自己是否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呢,在不同的班级对不同的学生提着相同的问题,留着相同的作业考的是相同的试卷做错之后,也不能及时个别交流。所以差生的存在就成了现实。学生不会听不懂老师讲的课程就会违反纪律,最终导致恶性循环,教师每天被学生折腾的心浮气躁筋疲力尽。
读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篇7
俗话说“开卷有益”,这学期,学校给我们每位教师发了一本由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看过这本书之后,带给我极大的启发和深深的感触。
我们班上有个叫易黄兴的男生,他个头矮小,弱视,语言贫乏,虽然在乡下上了三年的学前班,但其基础知识和各方面的能力及学习习惯较之于同龄儿童相差甚远。他上课从不发言,表情淡漠,10以内的数字模糊不清,在家教和老师的帮助下,半学期后终于记住了10个数字。但是,在计算方法10以内的加减法时,他始终离不开手和指头,记得在做“3+1、3+2、3+3、3+4”这几道题时,他每次都要先数出3个指头来(不能一下子伸出来),然后再伸出另外要加的指头,最后还要从头开始数“一共有多少个”,虽然老师一再提示用简洁的方法,但是他丝毫不能接受,接连几道他仍然重复着一成不变的运算程序,这令我一筹莫展,像他用这种方法,到后来计算稍微复杂一点的题目可是一点用都没有了。听语文老师说,他不要说识记字词了,就连抄也抄不对,每听到这些个情况的时候,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打退堂鼓:这种学生没救了,干脆放弃吧!
读了《给教师的建议》后,给我影响深刻的是书中多次提到“差生”的问题,并有四条建议是专门进行研究、破析的。当我读到“后进生”费佳、巴甫洛克的学习初期表现及某些老师的`心情时,心里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当读到他们后来在老师的耐心有效的引导下,一个个成为某些领域的专家时,我心里既感叹,又惭愧,同时,心里也豁然开朗:首先,对待差生,要有耐心,要宽容、体谅他们,切不可讽刺,挖苦、埋怨,甚至放弃;其次,要有方法,对这些孩子,要因材施教,如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故事、图画等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阅读思考能力和对知识感受的敏锐性;通过学生在某一方面感知能力的优势去促进他的思维
?智力的发展,从而带动各科学习活动的提高。而不是一味地去抠书本,掌握教材。
教育是一门很深奥的艺术,它是需要用心去思考、研究,用实践去感召、改变。这期间,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你有信心和耐心,总会有收获的。伟大的苏霍姆林斯基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人,他不愧是我们每位中小学教师学习的楷模。
首先,对待差生,要有耐心,要宽容、体谅他们,切不可讽刺,挖苦、埋怨,甚至放弃;其次,要有方法,对这些孩子,要因材施教,如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故事、图画等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阅读思考能力和对知识感受的敏锐性;通过学生在某一方面感知能力的优势去促进他的思维、智力的发展,从而带动各科学习活动的提高。而不是一味地去抠书本,掌握教材。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