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模板网 >工作计划

幼儿园大班科学光和影教案推荐7篇

一份高质量的教案能让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果,想要提高教案的实施效果,教师应定期进行自我反思与总结,以下是69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大班科学光和影教案推荐7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大班科学光和影教案推荐7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光和影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谜语是由谜面和谜底构成的,能根据谜面的提示,找出逻辑关系,猜出谜底并说明理由。

2.感受谜面设计的有趣和隐蔽,体会谜面的精炼、准确、形象生动,体验猜出谜底的乐趣。

活动准备:1.已悬挂好带有灯谜的花灯,作为奖品的小粘贴每人一套。2.轻柔的古筝音乐。

活动过程:

1.有奖猜灯谜。

(1)幼儿分组猜谜。每位幼儿说出自己的谜语,请其他小朋友猜。

(2)播放轻柔的古筝音乐为背景。请两组幼儿手提花灯站在活动室的不同位置,摆出不同动作造型作为灯景。其他幼儿自由结伴逛灯会,每到一处花灯前,持灯人说谜面,看灯人猜,猜对的`由持灯人奖励一个小粘贴。

(3)推选最难灯谜。请没人猜出谜底的小朋友向全班说谜面,大家一起猜,如猜不出,请幼儿说出谜底,大家分析谜面和谜底之间的关系。

2.设计灯谜。

(1)请幼儿说一说什么事谜语。

谜语有谜面和谜底两部分,谜面是用最简单、最形象的话讲出谜底的特征,但不能出现谜底,还要告诉人们猜的范围,如打一动物,人们根据谜面和范围来猜谜底。

(2)学习设计谜语。

教师说谜语,“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大家一分手,衣服就扯破。”(大蒜)请幼儿猜,了解谜语可以根据事物的外形特征来设计,体会谜面的形象生动。

“身披花棉袄,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虫,丰收立功劳。”(青蛙)了解谜语可根据动物的本领来设计。

“什么动物行也是坐,坐也是坐,睡也是坐?”(青蛙)虽然谜底与前面相同,但这一个谜语特别突出了谜底的动作特点。

(3)请幼儿自己设计灯谜,也可以让幼儿两人结伴悄悄商量,注意不让其他人听到。幼儿设计谜语时不强调语言的对仗和整齐,只要描述清楚就可以。

3.我说你猜。

(1)请各位幼儿面向全班说出自己设计的谜语。全班幼儿猜,猜对的由出迷人奖励小粘贴。

(2)评选最佳谜语。请幼儿推选出他们认为编得最好的谜语,由老师写下来,挂在出迷人的花灯下。

(3)评选猜谜高手。按幼儿获得小粘贴的多少,选出班级的猜谜高手。

活动延伸:

将幼儿的花灯挂在走廊或墙壁上,请全园幼儿欣赏花灯,离园时与家长一起猜谜。回家后与家长一起阅读幼儿学习资源1第6~7页,共同猜谜语,并将自创的谜语记录下来。

幼儿园大班科学光和影教案篇2

【活动来源】

随着天气渐渐变暖,我发现园中的孩子们对水的兴趣很大,经常在水管前嬉戏、打闹,以致把衣服弄湿了也不愿意离开,有几个“小调皮”

甚至为了能在水池边多玩会儿,主动要求帮老师洗抹布、涮拖把。纲要中指出:

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时机,提供适当引导,让孩子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积极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

我心想,何不利用孩子们的这种兴趣,来上一节关于水的活动课。

【活动目标】

1、感知水的特征,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可流动的2、知道水会随温度的变化呈现不同的状态3、了解水的重要性,懂得节约用水;

【准备活动】

1、每人两个分别装有水和牛奶的杯子、玩水玩具,每组一个大塑料盆2、事先在冰箱里冻好冰块3、教师准备酒精灯、烧杯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出示各种玩水玩具,如水枪、瓶子、水盆等。请每组幼儿自由玩水;

师:“刚才,孩子们都玩得很高兴,可是你知道吗?(压低声音夸张状)水呀,还有许多秘密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水的秘密,好不好?”

幼:“好”

评析:利用幼儿平时比较感观熟悉又喜欢玩的东西,引起他们的兴趣,利用幼儿的好奇,引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欲望,为本节课学习打下基础。

二:认识水的特性

1、看教师请幼儿出示装有牛奶和水的透明杯子。

师:你们面前是一杯水和一杯牛奶,请小朋友只用眼睛看,说说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只用眼睛看语气重一些)幼:水清清的`,牛奶浓浓的;水是无色的,牛奶白色的。

小结:水是无色的评析:

本环节,教师多次强调孩子只用眼睛,孩子对物体的感知有多种经验,尤其对平常喝的水、牛奶,他们很容易想到味道等其他的,而教师引导孩子用“看”这个感官系统,幼儿又自然运用上“颜色”这个词汇,水的这一特性很自然就出来了。

2、尝教师请幼儿尝一尝牛奶、水有何不同幼:牛奶酸酸的甜甜的,水没有味道。

小结:水是无味的启发幼儿:水与牛奶比,还可以与什么比尝是无味的

例如:酒是辣的,酱油是咸的,加深水是无味的评析:让幼儿尝,他们亲自感受,探索兴趣更浓了3、观察师在水杯、牛奶杯中分别放入一片鲜艳的花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觉,例:

你能看见吗?为什么?

幼:水中的花片很清楚,而牛奶中的看不清楚。水是透明的,而牛奶不透明。

小结:水是透明的。

启发幼儿想办法: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水是透明的?

例:把小手放入干净水中,隔着盛满水的瓶子互相能看见等。

评析:教师对于孩子一些偏离实际的说法、想法要及时正确引导,引导并启发他们能够及时回到要体现的内容上来,孩子也在不停的讨论、探讨中形成了知识。

4、动几人一组将杯子里的水倒入盆中,引导幼儿感知水的流动,提问:水是怎样的?

小结:水是可以流动的。

水的流动性还从哪里看出来,启发幼儿说出如拧开水管、小河流水等。

评析:让孩子动起来,使枯燥、抽象的知识在操作中明朗化、清晰化。

5、师幼共同总结水的特性:无色、无味、透明、可流动。

本环节总评:幼儿与教师一同通过看一看、尝一尝、动一动等多种形式,对水的特性有了一个全面了解。

三、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1、水变冰

师:水对小朋友说:“我还会变魔术。”(压低、夸张状)

幼:啊,变魔术。

师出示事先冻好的冰:“这就是水变得,水在什么情况下会变成冰?”

幼儿:天冷时?

在冰箱里。

小结:当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以下时,水变成冰评析:用孩子们感兴趣的魔术引出内容,幼儿情绪高涨,求知欲望更强烈。

2、观察体验冰变水

(1)请幼儿用手摸一摸,说出感觉(冰冰的、凉凉的、硬硬的、滑滑的)

(2)师:想一想冰在什么情况下变成水。

幼:天气暖和了放在热水壶上加热师请幼儿把冰放在玻璃杯里加热,验证幼儿的猜测。

小结:冰在温度变高时就会慢慢变成水,而且温度越高化的越快。

3、操作实验水变水蒸气、水蒸气变成水

(1)提问:

①玻璃杯里的水加热会怎么样?

②爸妈烧开水时你发现了什么?

③热水杯上盖一张纸,你会发现什么?

(2)实验观察

①在酒精灯上给水加热,引导幼儿观察水的变化

幼:“有热气出现”“有水气”

小结:水变成了水蒸气②在热水杯口盖一纸片,请幼儿观察纸片变湿了。

小结,水蒸气随温度下降变成了水。

总结:水有三态。固态,象冰;液态,象水;气态,水蒸气。

本环节评析:

幼儿通过猜测及平时的观察,到今天的体验,加深了对水的另一个了解:

水的三态变化。

四、水的用处提问:水有什么用处?如果没有水,会怎样?我们怎样保护水资源?

幼儿讨论得出:水对人类,对植物、动物用处特别大,水可以洗澡、洗脸、洗菜、浇花、浇庄稼,动物也离不开水。

总结:水对我们用处很大,我们一定要节约用水,不能浪费水。

总评:水的秘密设计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孩子们在这个活动过程中了解了水的特性,水的三态变化,也激发了孩子热爱水资源的情感,立志节约用水,以实际行动做到不浪费水,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活动延伸】

观察日常生活中水流动现象,教师同幼儿一起制作宣传节约用水的图片。

【活动反思】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教师时刻要为幼儿的探索认知创设一个宽松、和谐、自由的环境氛围,让幼儿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认识物质的性质。

本次教学活动通过看一看、尝一尝、动一动,幼儿从亲身体验中,对水的概念从形象到抽象的提升,让幼儿在活动中自始至终都是“实验者”,知识在孩子们的实践中自然就形成了。

幼儿园大班科学光和影教案篇3

一、教材分析有一天孩子在外面玩耍,几个孩子看到阳光照在小朋友的身上,地上就有他们的影子,于是几个孩子就开心地玩耍踩影子的游戏。大班孩子对科学活动很感兴趣,而且《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于是,我选择了"影子"这一现象作为科学教育的内容。

二、目标确定1、引导幼儿观察影子的存在的原因。

2、萌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及求知欲望。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判断及合作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光线就产生影子。

四、教学准备:

选择阳光的日子、在教室布置成黑黑的,并放一盏灯在教室。

六、教学过程一、玩踩影子游戏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带领小朋友在室外玩踩影子游戏。请小朋友说一说你看到的影子影子的特征,你看到的是什么样子的影子?

通过幼儿自由玩自由发言,体现幼儿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原则。

二、寻找影子、了解影子的特征 。

教师引导学生:看一看影子是怎么来的呢?通过让幼儿幼儿观察了解:天气是什么样的,并提问如果阴天没有太阳会不会有影子。教师小结:太阳光照在自己的身体上,身体挡住了太阳光就产生了影子。

三、学生操作,在实验中感受光源位置与影子位置的关系教师带领小朋友回教室做实验:发现没有光,影子就不存在了,有了光才会有影子。教室不开灯,一片漆黑,学生们发现看不到影子;教师江灯开启,请学生看,有了影子。教师提问小朋友:看一看,光和影子在一起吗?影子在光的哪一面?得到:影子总在光的另一边。

请学生玩手影游戏,体会影子和光带给我们的乐趣。

幼儿园大班科学光和影教案篇4

目标:

初步认识常用的中草药,知道它们可以治病强身健体。

感受中国传统中医文化的神奇。

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认识了一些常见的植物

材料准备:中草药图片

重点:在植物中对中草药进行分类

过程

情境表演“医院”――教师饰“病人”因咳嗽去看病,“病人”不能吃西药所以幼儿饰“医生”开了一贴中草药“川贝止咳露”,“病人”吃后好多了。

――小朋友,你们知道医生给我开的是什么?

感知了解

――多亏医生给我开了中草药治好了我的病。今天还来了许多中草药朋友,大家用自己的好办法也去认识认识它们吗?

讨论讲述

――谁能告诉大家你认识哪些中草药朋友?(幼儿讲述,教师出示图片或实物)。

――你是怎么知道的`?它有什么神奇的作用呢?(幼儿讨论,讲述)

――还有一些中草药我还不认识,它们又是谁?(教师出示幼儿没有讲到的,如金银花、天麻等)。

――原来,灵芝、人参、川贝、金银花等等这些神奇的中草药有的可以治病,有的可以滋补身体,用处真不小!

释疑延伸

――这么有趣的中草药,大家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幼儿提问,讨论解决)

――那我也要考考大家,你们知道什么人最早发现中草药?中草药还有什么神奇的地方?下面让我们来听听医生的介绍吧!

幼儿园大班科学光和影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2、学会分辨什么样的声音是好听的,什么样的声音是噪音,培养良好的说话的习惯。

3、通过各种尝试活动和操作活动,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1、小鼓、小铃、盘子、碗、小勺子、各种瓶子、空的盒子、米、豆子等若干。

2、录有声音的.磁带一盒,录音机一台。

活动过程:

一、寻找声音

1、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对声音的兴趣。

教师请四名幼儿事先藏起来,分别对大家说一句话,请大家猜猜是谁在说话。

教师提问:你是怎样知道的?(引导幼儿感知,每个人说话的声音都有自己的特点。)

教师提问:你是用什么发出声音的?(引导通过各种方法:摸、发声看让幼儿认识身体的发声器官――喉咙。并且知道人是通过喉的震动发出声音的。)

2、让幼儿自由探索,通过碰、打、敲等方法让各种物体发出声音,知道物品发出声音是由多样物品碰撞发出来的。

3、让幼儿通过实验,知道声音的产生必须是几种物品碰撞后产生震动发出声音。

情境表演:大米(由老师扮演):“小朋友们我是大米,我可是个舞蹈家。你们想不想看我跳舞啊?”

将红米放在鼓面上,用鼓棍敲击鼓面可以看到鼓面上的红米在跳动。

提问:小朋友们,大米是个舞蹈家,她是怎样在舞台上跳舞的?(引导幼儿感知大米的跳动是因为鼓棍敲击鼓面使得鼓面震动才让大米跳起来的。)

小实验:让锣、拨、钢琴、鼓等乐器发出声音后马上阻止震动,发现震动消失声音也消失了。使幼儿知道声音是通过震动产生的。

二、制造声音

1、让幼儿尝试让所有的物品发出声音。

2、引导幼儿交流自己的操作及发现。

3、让幼儿通过进一步自由探索,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三、分辨声音

1、教师播放两段录音,请幼儿听一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学会分辨什么样的声音是好听的,什么样的声音是噪音,教育幼儿在活动中轻轻地说话,避免产生噪音,养成良好的说话的习惯。

四、使用声音

教师和幼儿一起用自制的会发出声音的物品配上音乐表演。

幼儿园大班科学光和影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知道多种植物种子的特点。

2.在观看视频、配对游戏中自主了解种子不同的旅行方式。

3.产生继续探究其它种子旅行方式的欲望。

活动准备:

1.根据图画书内容制作的动画课件。

2.图画书《一粒种子的旅行》、种子实物若干、放大镜24个。

活动过程:

一、聊一聊旅行,导入活动。

教师:孩子们,你们外出旅行过吗?是怎么去的?

师:你们有的乘坐汽车、有的乘坐火车、还有的乘坐飞机去旅行。旅行可以让我们看到不同地方的风景。有一群植物的.种子也想去远处旅行,它们是谁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

二、观察交流,知道植物种子的特点。

1.分组观察。

教师:请你们到后面的桌子上仔细认一认,有哪些植物的种子,这些种子长得怎么样?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交流观察。

教师:谁来介绍一下你认识的种子,它长得怎么样?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

三、观看视频,自主了解种子的旅行方式。

1.观看视频,自主学习。

2.幼儿交流,播放视频。

师:你看到了哪些植物的种子,它们是怎么旅行的?

3.教师:

在植物世界中,种子们各有他们特殊的本领。有的借助风力旅行,有的借助弹力旅行,有的借助动物出租车去旅行。

四、配对游戏,根据种子的特点选择旅行方式。

1.介绍操作要求。

2.操作。

五、观看视频,拓展经验。

1.观看水力旅行的视频。

教师:其实自然界的植物除了运用风力旅行、弹力旅行、借助动物旅行,还有些植物会用特殊的方法去旅行,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活动:

教师:鸭腱藤是怎么旅行的?这些种子真聪明,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旅行。那还有其它很多种子,它们又是怎么旅行的呢,这个秘密就藏在这本图画书里。图画书的名称是《一粒种子的旅行》。活动结束后,我们可以再读一读这本图画书,了解更多关于种子旅行的秘密。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在科学区投放《一粒种子的旅行》等关于种子旅行的图画书,幼儿继续阅读了解植物种子的秘密。

2.生活活动:在散步等活动中,引导幼儿继续观察了解植物种子的特点及旅行方式。

幼儿园大班科学光和影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日历,知道一年有365天,一年共分12个月。

2、让幼儿学会看日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认识年历

活动过程

一、认识日历 出示日历,让幼儿观看,并向幼儿介绍日历。

二、介绍日历

1、让幼儿辨认这是哪一年的日历?

2、教师介绍

每一大格内是一个月的日历,数数一共有几大格,就知道一年共有几个月了。

反复让幼儿回答一年有12个月

三、让幼儿知道一年有365天

1、告诉幼儿一年中所有的天数加起来共有365天。

2、观看日历

提问:一个大格子里(即每一个月)有多少天呢?

提问:为什么有的格内是31天,有的是30天,有的又是28天呢?

教师:小朋友,想知道原因吗?

3、教师讲述故事

四、了解一年有大月、小月、平月

1、老师示范性地伸出左手,握成拳头,手背朝向全体幼儿,用右手的食指沿左手食指关节凸出处数起,

凡关节凸处为月大,凡关节与关节之间的陷处为月小,其中二月为月平。

2、让幼儿了解月大为31天,月小为30天,月平 为28天(二月),于是有了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

四月小……的`口诀。

五、了解一周有七天 1、让幼儿知道,每大格内,第一排字表明的是星期几,从星期日开始,接下去是星期 一至星期六(也叫周末)。

2、提问:想想今天是哪一年几月几日,星期几?昨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明天是 几月几日,星期几?

请个别幼儿上来在日历上找出这一天。

六、让幼儿自己练习看日历,在上面找出自己的生日,说出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提问:每周有几天要上幼儿园?(6天)包括星期天,一周共有几天呢?

再指导幼儿看看自己的日历 表,学会看一周,明确7天为一周,一周共有7天。

七、老师小结,并巩固提问:

1、一年有多少天?

2、一年有几个月?

3、大月是多少天?小月是多少天?平月是几月,有多少天?

4、一星期有几天?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有趣的科学教案推荐7篇

幼儿园大班下教案推荐5篇

幼儿园大班安全课教案推荐8篇

幼儿园科学活动设计教案7篇

幼儿园小班有趣的科学教案7篇

小学科学教案推荐5篇

科学小小班教案推荐5篇

科学类教案推荐5篇

科学小活动教案推荐5篇

光和我作文推荐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5829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