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能够为组织和决策者提供有关特定问题或市场的详细信息,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决策,关于调研报告,每个人务必要按照上级的命令,制定出简单可实施的调研计划,69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招商引资调研报告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招商引资调研报告篇1
x月30日,县人大会副主任杨柯率县人大部分驻会委员及县人大财经工委成员对全县招商引资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一行现场参观了安徽优博防雨有限公司等新型招商引资企业,听取了县招商局负责同志关于全县招商引资工作情况汇报,之后,大家进行了认真的座谈讨论。
一、可观的成绩
调研认为,今年以来,我县招商引资工作以实现经济转型和跨越发展为目标,抢抓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及合淮同城化这一战略机遇,增强意识、科学谋划、打造平台、鼓足干劲,招商水平和引资速度有了很大的提升。1--x月份,全县共上报招商引资项目153个,累计到位资金41.25亿元。在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中,已有安徽能源集团和国投新集集团合作的煤制天然气等七家企业正式运营,总投资将达453.71亿元。安全防护装备等6个大型项目正在洽谈之中,预计总投资可达12.7亿元。此外,一些科技含量高、环保意识强的省外企业(财团),近期陆续至我县考察论证,积极寻求投资商机,渴望早日占领凤台市场。成绩的取得,充分印证了我县招商引资工作领导重视、责任明确、形式多样、领域广阔、环境优化、筑巢引凤的科学理念,进一步提高了招商引资工作的执行力、竞争力、承接力和成功率,为全县干群所赞誉。
二、存在的问题
全县招商引资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用地指标紧张,征地拆迁、规划设计难;二是园区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部分单位对招商引资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三是地区性招商引资优惠不协调,造成恶性竞争,项目承接成本越来越大。
三、具体的建议
为了给我县招商引资工作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进而,促进此项工作更好的开展,对此建议:
1、加大招商宣传力度。借助各种大型活动、各种媒体、各类庆典,扩大凤台招商引资的宣传。
2、加强招商平台建设。落实土地、厂房等项目建设要素,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真正改善投资环境。树立全县上下一盘棋的思想,增强协调配合意识,县规划等部门要人性化的为企业搞好服务。
4、多种形式丰富招商。突出重点区域产业,有针对性的开展招商,加强联络、互通信息、巧借平台,把适合凤台的项目引进来。
报:市人大办公室、财经工委。
送:书记、副书记 m.paomian.net ,、分管副,县政府办、
县政协办、县发改委、县土地局、县规划局、县招商局。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4篇《招商引资调研报告》,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招商引资调研报告篇2
一、近几年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基本情况
20__年以来,全市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是第一要事的理念,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创新招商理念和招商方式,引进了一批好大高新外项目,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招商引资已成为全市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最关键的推动力量。
(一)主要做法
一是目标引领,考核激励。每年年初下达各载体和市直单位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和考核方案。市直单位招商与绩效挂钩,扣除一定比例工作性津贴作为招商引资风险金。成立由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招商引资考核组,坚持六库合一,严格考核认定。每年召开全市招商引资述职会,按规定兑现表彰奖励。市直单位完成任务的,所扣风险金全额返还,否则暂缓返还。
三是政策引导,转型发展。着力通过招商转型,推动全市经济转型发展。明确招商导向,对新兴产业项目、知名企业项目、大项目、高端服务业项目采取加权的方法进行鼓励。提高项目门槛,提高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加大集约节约土地力度。成立市产业布局领导小组,对新引进项目进行把关,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利用土地使用税政策鼓励节约用地。发挥财政杠杆作用,通过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落实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清理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加大科技创新和节能环保投入等一系列举措,促进首位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成长。
四是以会招商,搭建平台。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招商推介会实现了由邀商开会向选商开会转变;积极开展借会招商、招商。市领导亲自参加招商推介会和借会招商活动,亲自推介、推动项目。
五是亲商安商,以商招商。积极弘扬崇尚创新、宽容失败、支持冒险、鼓励冒尖的创新文化,大力营造全社会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宽容企业家、保护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强化企业服务,着力解决外商就医、子女上学、家属工作安排等方面问题,优化投资环境。坚持市领导分工联系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制度,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和困难。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设立了全省第一家出口加工区,先后成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的中心城市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为企业在芜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宏观政策环境。大力推动存量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增资扩股等,扩大投资规模,并利用信义、三安等存量企业的影响力和产业链吸引更多企业落户。
六是园区招商,错位发展。大力推动工业园区化,筑巢引凤,推动产业集聚。先后设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桥开发区、高新区和汽车部件工业园、电器部件工业园、机械工业园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县区工业园区,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功能园区已成为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有力促进了芜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二)主要成效
近三年新增规模工业、限上商贸单位对全市gdp增长的拉动
指标
单位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当年新增规模工业户数
户
529
116
294
当年新增规模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
%
12.2
4.9
26.8
当年新增规模工业拉动gdp增长
百分点
2.2
0.8
3.7
当年新增限上商贸单位户数
户
223
166
295
当年新增限上商贸单位对gdp增长贡献率
%
1.7
1.8
2.5
当年新增限上商贸单位拉动gdp增长
百分点
0.30
0.28
0.30
当年新增规模工业、限上商贸单位
共拉动gdp增长
百分点
2.50
1.08
4.00
五是带动形成了一批主导产业。在没有原材料等资源优势的情况下,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招商引资,无中生有,培育形成了四大支柱产业、光电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奇瑞、海螺、方特已成为芜湖的名片。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人才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第一推动力的观念,通过招才引智,引进了一批优秀人才、创业团队来芜创新创业,人才集聚效应逐渐显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我市招商引资工作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招商方式方法方面。一是招商队伍专业性不强。随着土地、人力资源等要素制约的凸显,挑商选资、精准招商的推行,以及区域竞争的加剧,招商工作对招商人员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全员招商、大呼隆式招商已明显不合时宜。目前,市直80个招商单位每个单位都有一个招商小分队,彼此独立,力量分散,又缺乏对产业知识、招商政策和载体项目需求的了解,招商成本高,实效不理想。目前,市直部门小分队招商实绩仅占全市总量3%左右。同时,由于编制受限,市直机关普遍人手偏紧,外出招商制约了其正常工作的开展。二是驻点招商发展不平衡。驻点招商机制灵活性差,除京、沪两个驻点招商机构外,其他驻点招商机构引进项目效果不明显,不适应锁定靶标企业开展精准招商的需要。三是经费保障标准偏低。市财政统一安排市直单位招商引资工作经费5万元,数额较低,无法保证招商工作的开展。招商人员在外地面临交通不便等困难。
(二)招商任务分解方面。一是形成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偏重。招商引资形成固定资产投资年度任务逐年递增,而目前全市招商引资形成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已在高位运行,完成任务难度很大,尤其是服务业比重高的镜湖区。二是载体指标设置未能充分区分载体产业特色。由于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项目形成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小,统一设定固定资产投资这一门槛,无法客观反映镜湖区、弋江区等载体招商实绩,缺乏公平。对部分载体承担的特殊招商功能,考核目标却没有体现。如弋江区、高新区承担着为招商科技项目提供人才培育的任务,但所培养的人才却可为全市甚至全国所用。三是市直单位招商目标存在平均主义倾向。虽然考核办法已将80个市直单位分为三大类招商考核单位,但对市委政法委、政研室、市档案局、_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地方志办等非经济部门,每年新引进1个符合项目标准的招商引资项目难度很大。而且,由于载体土地指标稀缺和市直单位引荐的项目大多较小,项目落地难问题突出。
(四)招商服务环境方面。部分市直部门项目服务效能不高,造成招商项目审批手续办理时间过长。招商政策兑现没有具体实施办法,受理主体不明确,兑现难度大。市级举办的高层次招商平台尚不能满足各载体单位多层次、差异化的需求。银行信贷、风险投资等金融服务有待规范和加强。
三、有关对策及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应立足我市实际,在保持总体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对招商考核办法进行相应调整,进一步调动各级各部门招商积极性,推动全市招商引资取得更大成就。
(一)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一是开展城市营销。加大对外宣传策划力度,借鉴七彩云南、好客山东等成功案例,制作城市宣传片,全面展现芜湖人文历史、自然风光、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以及比较优势等,在长三角、珠三角(全市招商引资大项目主要来源地,详见下表)和驻点地区进行重点宣传。二是实行专业化招商。结合我市主导产业和世界500强等靶标企业,整合首位产业8个专业推进组,在市招商局、市政府驻外机构组建8-10个专业招商组,从市直部门抽调精干人员(期限三年),由全民招商向专业招商转变。各专业招商组既分工合作,又相互竞争,形成你追我赶的招商局面。积极开展赴境外招商。三是着力打造招商平台。市政府及招商局定期或不定期组织针对性强的招商推介活动,为载体搭建小规模、高层次招商平台。利用好中国500强企业会、全国工商联执委会等各种重要会议平台,借会招商。四是探索委托招商。与国内有影响力的商会、行业协会和专业招商机构签订招商和招商合作协议,借力招商。五是注重项目招商、产业招商。根据产业定位和发展需要,编制招商项目库,实行常年筛选、滚动储备,吸引外来投资者。强化产业链招商,提升产业层次。六是强化部门招商服务意识。对市直部门继续下达招商目标任务,任务包括引进符合条件的项目数量和提供有效招商信息的数量,完成其中一项即可。招商信息由招商引资信息受理中心(设在市招商局)汇总,由相关载体单位对接,项目落地后计为信息提供部门的招商业绩。加强市工商联、侨联、台办、团市委的招商功能,将其调整为二类招商考核单位,其他单位可以自愿申请上调考核类别,增加考核任务。市政府根据工作需要,结合市直部门职能,对有关市直部门下达专门招商任务,如民政部门负责引进专业养老机构,城建部门负责引进规划、勘探设计、评估等企业,等等。七是加大招商培训力度。汇总、编制全市统一的招商政策汇编和各载体单位项目需求目录,并定期更新。每季度举办一期全市招商人员培训班,宣传、讲解全市招商政策和产业知识,提高招商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水平。八是加强招商经费保障。将市直招商一、二类单位的招商经费分别提高至10万元、8万元。招商经费向专业招商组倾斜,驻点招商组经费标准比照马鞍山(40-50万元/年),提高招商人员外出补助标准,适当考虑给驻点招商组配备公务用车。
2012年新批5亿元大项目来源地情况
投资方
所在地
个数
(个)
占比
(%)
金额项目总投资(亿元)
占比
(%)
实际到位资金(亿元)
占比
(%)
长三角地区
57
64.1
599
50.3
89
44.7
珠三角地区
9
10.1
98
8.2
43
21.6
其它地区
23
25.8
495
41.5
67
33.7
总计
89
100
1192
100
199
100
招商引资调研报告篇3
第一部分 招商引资工作
(一)现状
2011年以来,全县“_”签约招商引资项目51个,总投资达9.92亿元,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45个,项目履约率达88.2%,引进资金4亿元,续建和其它招商引资项目实现引资2.68亿元,四年累计实现引资6.68亿元。其中,2011年“_”签约项目17个,总投资2.37亿元,开工建设15个,完成引资5038万元,续建和其它招商项目引资2786万元,全年共完成引资7824万元;2004年“_”签约项目11个,总投资2.54亿元,开工建设9个,完成引资5500万元,续建和其它招商项目引资9969万元,全年共完成引资1.55亿元;2005年“_”签约项目13个,总投资2.65亿元,开工建设12个,完成引资1.38亿元,续建和其它招商项目完成引资6200万元,全年共完成引资2亿元;2006年“_”签约项目10个,总投资2.36亿元,开工建设9个,完成引资1.55亿元,续建和其它招商项目引资7800万元元,全年共完成引资2.33亿元。
(二)优势
一是国家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的优势。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和救助弱势群体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我们将有机会争取更多的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二是区位和交通优势提升带来的优势。新野,交通便利,能源充足。距南阳、襄阳机场各60公里。距焦——柳、宁——西铁路各30公里,二广高速公路、省道s103线、s244线、s335线在县境内交汇,是川、鄂的的重要交通枢纽。投资160亿元,装机40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也将落户新野,这些大项目不仅进一步拉动全县经济增长,而且也将进一步整合空间资源,为经济建设提供更为高效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实现石泉与外界的便捷对接,使我们能够融入周边大、中城市的半日经济圈,接受大中城市的辐射和带动。
二、存在的问题
1、招商引资意识不浓,思想认识上还未完全到位。国家投资、外来投资、民间资金、银信资金是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四个主要资金来源,而目前我县银信贷款由于手续繁多且还本付息周期短、随着国家政策透明度提高和非国贫县限制而立项争资可能性变小的情况下,招商引资便成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筹资渠道,虽然民间资金激活空间小、难度大,也将成为一条补充渠道,二者将成为壮大县域经济总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招商引资决定发展,招商引资决定未来”。我县上上下下虽然已经认识到招商引资上项目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全方位招商引资的氛围和共识并未真正形成。没能真正形成全社会重视招商引资的共识和氛围,仅靠几个部门单打独斗,招商引资工作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近年提出的蹲点招商、上门招商、网络招商等都没有得到足够的宣传重视,更不会有较好的实践成效。
2、没有充分启用社会闲置资金,挖掘全民创业潜力。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没有很好的使存在银行闲置的潜在的资金流动起来,活跃起来,增值起来,掀起全县全民创业热潮。那么,如何启用好这些社会闲置资金,充分挖掘民间创业潜力,怎样搞好社会闲置资金流向,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使我县实现突破式、跨越式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4、没有很好的利用本地资源,实施“回流工程”。“回流工程”可以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能促进人才、技术、资金、信息、项目等的回流。还能有效地促进体制机制地创新、社会各项事业地协调发展。前几年,我县也有回流的人才,但已显的回流不足,怎样才能引导资金回流、人才回流,鼓励在外有志之士回乡投资兴业呢?还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5、基础性工作还不够扎实。一是推介项目深度不够。目前招商推介项目,缺乏必要前期市场调查和可行性分析,对项目的潜力和优势挖掘不深,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基本不具备,向外推介缺乏可信度支持,从而导致与客商洽谈的项目多,签订的意向性协议项目多,效果却不尽人意,加之有关报批手续繁琐,增加了项目履约的变数,招商引资的实效性较差。二是工作经费安排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经费,招商引资举步维艰,专项招商活动难以开展,招商成效难以提高。三是载体建设滞后。目前我县有池河乡镇企业园区、古堰工业园区,但规模相对较小、功能差、集聚力不强,不能发挥招商引资的过硬环境,“筑巢引凤”难以形成。四是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尚须优化。
2002年制定的《石泉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很多方面已不能满足现阶段的需求,而且难以执行,引资奖励也难以兑现到位,招商引资缺乏诱惑力。制定新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奖励考核办法》迫在眉睫。
6、投资环境欠优。主要表现在有的部门服务意识还不够强,办事效率还不够高。在外来投资者办理各种手续的过程中办事拖沓,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情况仍然存在。部门间协调不一致,一个项目要投入建设,涉及政府、土地、规划、环保、建设、工商、税务、金融等诸多部门,由于在政策口径、办事程序、工作效率上不相统一,常常出现卡壳、短路现象。水、电、路、气等硬件不够完善,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影响了招商引资项目的顺利推进。
三、办法与措施
(一)加强重点行业的招商力度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新野的实际,招商引资的重点行业是:①建筑建材。以水泥厂技改、页岩砖、水泥制品等为主的建筑建材行业。②生物制品。以制药和药用包装为主的医药行业。3水电能源。加大白河及其它汉江小支流的包装和推介。4以棉纺深加工为主,推介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二)抓好重点区域的招商引资工作
重点面向沿海发达地区及港、澳、台、日本、韩国、美国,承接产业转移,采取以商招商、驻地招商、委托招商、小分队招商及组织考察、联谊等方法,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努力促成一批对县域经济有重要影响力和拉动力的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建设。
(三)做实项目基础工作
一是加强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从发展特色经济出发,做好招商项目的编制、整理、筛选工作,积极为外来投资者提供有市场前景、效益好的项目。不断充实了招商引资项目库,建立招商引资项目信息网络和电子平台,编印新野县招商指南和重点招商项目册,做好项目储备和招商。也要围绕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加强规划、论证和储备工作,提高项目前期工作的质量,加快前期工作进度,明确责任,限期推进,力争招商签约项目早日见效。
二是保障项目工作经费。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外出招商、资料宣传、项目前期的准备工作等都需要经费,而我县没有固定的招商经费,使得招商工作缺乏可支配力,项目前期准备深度不够,有的项目不尽成熟,项目更新进展缓慢,且项目内容涉及的产业结构较单一,对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的支撑力度明显不够。招商是有成本的,为了增强招商引资工作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实现招商引资的快速发展,建议县财政预算每年列入20万元招商引资经费,做到专款专用,确保招商引资工作顺利进行。
三是以园区建设为载体,提升产业的集聚水平。古堰工业园区和池河乡企园区作为我县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已成为全县发展开放型经济和招商引资的窗口,工业园区建设要在加快量的扩张的同时,注重质的进一步提高,加大园区的基础设施投入,实施园区建设考核办法,改进和完善园区管理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确保园区的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一批新的企业签约入园,一批新的项目竣工生产。
四是制定完善优惠政策。尽快完善和制定切实可行和操作性强的《石泉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石泉县招商引资考核奖励办法》,政策一经出台就严格执行到底。
(四)进一步优化投资软硬环境,增强外资吸引力
树立构筑“三位一体”投资环境建设的理念,努力营造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政策服务环境、经济生态环境和地域人文环境,做到只要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全部放开,只要外地实行且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都可参照执行,只要符合当地实际,即使没有先例的做法,都可大胆探索,特事特办,增强我县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综合竞争力。
(五)尽快理顺招商机构的管理体制
我县应尽快理顺上下对接的管理体制,为县招商局配备一支精干、高效、务实的专业招商队伍,集中精力统筹、协调、指导和管理全县招商引资工作。
第二部分 人才资金回流工作
一、现状
(一)人才流动情况
据调查统计,近几年来,新野县被录取到本科院校的学生逐年递增,而毕业回本县工作的仅占一少部分,人才流失率严重。全县入人才库的大中专毕业生很多,除一少部分人在本县机关事业单位就业外,其大部分都在外地就业。全县现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368人,流出约100人,近年以招商引资等方式流入企业经营人才约40人,人才流出是流入的2.5倍。全县有农村实用人才、乡土人才2897人,2105人因从事农业生产、个体经营、交通运输、乡镇企业等效益较好的行业没有外出,还外流792人,外流率27.3 %。全县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的外出务工能人共有357人,近年回乡投资创业或从事其他工作的42人,回流率占11.7%。
(二)资金流动情况
存款增幅明显高于贷款,存贷差不断扩大,存贷比例明显下降。 资金流失比较严重。而流入资金有限,进一步加剧了县域信贷资金供求矛盾。在县域信贷资金流出的同时,外出务工人员通过邮政储蓄、电子汇兑、网上通存通兑等形式每年汇入资金约2亿元;另有部分资金通过转移支付、政策性银行信贷投入、系统内借款、拆入资金、在中央银行借款、重点项目建设等渠道流入县域,但流入资金规模有限,远不能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县域资金大量外流,客观上加剧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制约了县域金融机构放贷能力,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更加突出。二是不利于县域资金与资源的优化配置。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县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化,县域经济对信贷资金的需求量增大,而县域资金外流,加剧了县域信贷资金的供求矛盾,影响了县域经济金融的自我发展能力,也影响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二、人才资金外流的原因分析
我县人才外流的主要原因:一是人才观念落后。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官本位”现象普遍存在,大量优秀人才集聚在机关,专业技术人才紧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稀缺;另一方面,缺乏人力资本意识,重物不重人,没有把人才当作一种关键资本去开发管理。县内往往比较重视党政人才的选拔任用,而对于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吸纳机制不健全,办法还不多。二是人才价值无法体现。我县人才的低收入、低创业机会、低耦合的人际关系,必然造成人才的低度利用率,中高级人才的外流。如一个本科毕业生,在我县党政机关工作后,其工资仅1000多元,年轻人工作后要偿还上学期间的债务、租房、支付生活费、交朋结友,月月都得透支,更不用说购房、成家、生子等大额支出。作为一名人才,如不能实现自身价值,保证养家糊口、体面生活,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怎能留得住?目前,我县中高级人才流出多、流入少,低层次人才也流出多、流入少,这种状况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这种人才逆流现象,对未来的人才争夺战而言,是一种致命的“硬伤”。三是人才结构不合理。我县人才工作面临的最大难点是,如何在稳定现有人才队伍的基础上,扩大人才引进,加快调整人才结构。这种人才结构调整主要受到两大因素的影响:一个因素是本县的“人才引力”。这种“引力”主要来自我县同发达地区已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和人才创业机遇上的差距,即发达地区引力大,本县的引力小,自然形成人才外流。同时,由于目前发达地区吸纳欠发达地区优质要素如人才、资金等的能力处于上升阶段,因此,这种“引力”将长期存在。另一个因素是对大开发在即的我县而言,发达地区的“人才引力”极大地增加了我县稳定现有人才队伍的成本和引进人才的难度。
我县县域资金外流的主要原因:一是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体制的改变。近些年来,金融机构逐步实施中心城市战略和扁平化信贷管理模式,基层银行的贷款权限普遍向上级行集中,进一步严格控制授信额度,较少发放贷款,大部分银行主要是吸纳存款上存资金。同时,面向广大农村和城镇、企业的信贷机构主要是信用合作联社、农行。二是县域金融机构经营情况不佳,不良资产占比高,残蚀了部分县域资金。虽经过抓“降点”工作,县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明显下降,但占比仍然偏高,使得县域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减少,影响了新增贷款的投入。三是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制约了县域信贷资金有效供给。第一是没有担保评估等县域中介机构,难以减少金融机构信贷交易活动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此金融机构提高了贷款条件,客观上减少了贷款需求与供给。第二是县域企业多为中小企业,自由资本少、管理水平低、信誉状况差、缺少有效抵押担保,不具备借款条件,在找不到合适信贷投入企业、项目的情况下,银行只得将“相对过剩”的资金上存。第三是信用制度缺失。县域中小企业大都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企业恶意逃废金融债务,司法制度缺乏足够的效率也影响金融机构提供信贷资金的积极性,致使金融机构被动地以减少贷款投放来防范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县域的信贷投入。四是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了弥补了县域金融体系的断层,增强了县域金融活力。但民间借贷由于操作行为不规范,易引发经济纠纷,加剧县域信用环境的恶化,对资金流入产生负面影响。
三、实施人才资金回流工程的对策和建议
(一)解决好人才存量问题
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县落后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人力资本存量过低。要营造有效的“后发优势”,必须从人力资本投资多样化入手,把盘活人才存量,扩大人才增量,增加人才总量,调整人才结构,作为今后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
首先,“眼光向内”,用好现有人才。与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相比,我县人才相对不足,但并非没有人才。我县既有人才不足、人才流失的问题,也有人才浪费问题、人才闲置的问题。我县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应着眼于调动现有人才的积极性,努力发掘其潜能,想方设法把现有人才存量盘活,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其次,“眼光向外”,引进人才。要把人才作为第一要素和第一资源,创造良好环境,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县外人才。要像抓经济工作其他要素那样抓人才工作,像抓招商引资工作那样抓招才引智、育才用才工作,像党管干部那样管好人才,进一步推动我县人才工作。正确处理好智力引进与人才引进的关系,处理好长期引进与短期服务的关系,处理好培养本地人才与引进外地人才的关系。
其三,顺时应势,促进人才回流。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才的流动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也是有规律的。纵观世界范围人才流动的实践,随着人才流出地区经济、科技的发展,人才回流是必然的。我县要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优势,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千方百计促成人才回流趋势的形成。同时,畅通人才回流渠道,打造人才创业平台,人才回流才会如有源之水,源源不断。
(二)解决好人才价值实现问题
我县人才竞争的劣势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扭转,要在人才争夺战中取得先机,关键是要找准自身优势,以优补劣,以特引人,构筑人才发展平台,营造适宜的人才环境。
一要在留住人才上下功夫。要留人,先留心。欠发达地区要留住人才,必须做到“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的待遇留人”,让人才有成就感、荣誉感和归宿感。要积极构建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的载体,以工业园区、农业园区、主导产业等为创业平台,让人才充分施展才华,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要对区域内各类人才包括乡土人才、离退休人才进行梳理、分类,通过组建各种人才专业协会,为区域内各类人才和用人单位牵线搭桥。同时,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规划,采用委托培养、就地育才、换岗交流、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抓紧培养和造就一批急需的专门人才和专业人才。
二要在引进人才上下功夫。从我县人才需求情况看,单靠自我挖掘和自我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大力引进外地人才或智力,扩大人才增量,通过“借脑生财”、“借鸡生蛋”来壮大人才队伍的实力,发展地方经济。我县要积极与发达地区合作,主动接受发达地区辐射,加强经济、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协作交流,构筑人才交流通道,重点引进适用人才、急需人才以及高层次人才。
三要在营造人才环境上下功夫。党委政府在人才队伍建设中担负着宏观调控、政策引导等重要职责,应利用政策优势、环境优势营造出具有“磁场效应”的社会大环境。各级党委、政府要在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上进行创新,形成有本地区特色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奖励、流动、保障等整体配套的人才队伍建设新体制,使各类人才的潜能在公平竞争中得到充分发挥,真正做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要加大对人才工作的宣传力度,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关心人才工作,支持人才工作,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努力创造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流得动的良好环境。
(三)建立县域资金回流机制
1、构建多层次、综合性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一是调整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分布。对业务量较小的分支机构特别是存款达不到经营临界点的机构,坚决撤掉,让出存款市场。给相对较大的金融机构要适度“放权”,给予基层行一定的授权授信额度和新增贷款的审批权限,在实行信贷责任终身追究制度的同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信贷人员积极营销贷款。二是加快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调整农业发展银行职能,把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承担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国际金融机构农贷转贷业务划转到农业发展银行管理。进一步调整农业发展银行信贷结构,拓宽金融业务领域,逐步将支持的重点由农产品流通领域转向农业生产领域,围绕农业产业化做好金融服务工作,并逐步向县域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延伸。三是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壮大农村合作金融。加快农村信用社的电子化建设,加强经营管理和业务创新。加大对县域中小企业的授信额度,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积极扩大农户联保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开展再贴现、消费信贷等新的业务。
2、加快制度建设,促进资金回流。合理确定县域金融机构新增存款返还县域的并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3、改善县域金融环境,建立风险管理和补偿机制。一是由政府、企业共同出资组建商业性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动产抵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等担保服务。二是加大金融案件执法力度,建立县域中小企业、农户、农民的信用系统,进一步加大信用村(镇)建设,广泛开展信用宣传,净化县域金融环境,规范金融秩序。三是借鉴车贷和房贷中强制保险的成功经验,探索建立农业贷款与农业保险强制结合的制度,为金融机构贷款提供分散风险的服务,以促进金融机构增加对县域和农业的资金投入。四是允许民间借贷在一定的法律和监管框架内开展金融活动,依法规范和发展民间融资。
(四)实施回归工程
1、靠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外出乡贤,特别是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生于斯、长于斯,对家乡有着浓厚的乡土感情。许多贤能之士发家致富成为企业家后,已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和丰富的经营理念,也有建设家乡,反哺父老乡亲的强烈愿望。我们以此为切入点,组织外出招商队伍,以本地籍在外企业家为招商引资对象,带感情、带项目、带优惠政策,登门开展连心联谊活动,动员和吸引他们回乡兴业。
2、靠体制创新壮大一批。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通过兼并、收购、重组等形式参与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和改革,是国企改革的一条重要出路,也是实施人才回流、发展壮大民营企业的一条有效途径。
3、积极引导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我县外出务工人员遍布全国各地,掌握着一定的资本、技术、信息、管理等生产要素,蕴藏着巨大的创业潜力,劳务大军已成为我县最大的潜在地人才库、资金库、信息库和项目库。为引导他们回乡投资兴业,建议县财政每年拿出专项资金重奖外出创业有成者和回乡兴业有功者。并提供各种技能培训,为返乡民工就业搭建平台。同时应为返乡创业者提供优质服务,发放再就业小额贷款,调动了外出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的积极性。
第三部分 发展老百姓经济工作
发展老百姓经济问题的实质就是要发展民营经济。
一、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一)民营经济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截止2006年底,我县已拥有各类民营中小企业9069户(其中工业企业1852户);资产总额达5.7亿元(其中固定资产原值4.8亿元);实现总产值10.06亿元(其中工业产值达6.1亿元),占全县经济总量的24.3%;全县共有2.66万人在民营中小企业实现就业,其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近2万人,接纳安置城镇下岗职工1105人,为缓解就业压力,维持社会稳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06年,民营中小企业上缴国家税收2401万元。现有规模企业16户,产业化龙头企业4户,带动了我县蚕桑、茶叶、建材、矿产、建筑以及食品加工等产业蓬勃发展,不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止2006年底,我县农民人均年收入1861元,其中50%的收益来自于二、三产业。
(二)带动作用初步显现
经过几年来全县上下奋力实施“两区两带”发展战略,以210、316国道为轴心,以县城为龙头,以池河省级乡企园区和城关古堰工业园区为两翼的民营经济发展带已初具雏形。这一带现有各类民营中小企业6965户,16户规模企业也全部落户在这一带。止2006年实现总产值8.02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5.2亿元。以上各项指标均占到了全县民营经济总量的80%以上。随着近年来我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两个园区的功能也日臻完善,水、电、路、讯设施已十分便捷。为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和建设石泉特色的产业集群提供了“洼地”,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带动示范作用正在逐步显现出来。
(三)龙头企业与主导产业相互支撑,共同发展
立足我县资源现状已形成了蚕桑丝蛹、医药化工、水利水电、矿产加工、建筑建材、农产品加工、商贸运输等民营经济主导产业。与这几大主导产业发展互相支撑带动的龙头企业有:天成和永宏丝业公司、江兴和东力化工公司、银屏水泥和城关镇矿产商贸运输公司、万坤房地产和大健公司、池河农科园和熨斗茶厂以及家友、民威等商场超市。随着近几年我县不断加大支农投入,扶持农村发展主导产业,为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原料保障和基地支撑。同时,龙头企业在开拓市场,带动主导产业发展中也发挥着日益重大的作用。绝大部分龙头企业都是按照“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经营,为稳步壮大我县主导产业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民企融资困难
由于我县民营中小企业起步晚,底子薄,资金需求量较大。一是目前金融部门的贷款条件要求多,程序相对繁杂,很多的民营中小企业虽然效益和前景都很好,但是目前还是难以达到金融部门的放贷条件要求。二是少数民营企业缺乏融资诚信。金融部门害怕放贷。虽然,近几年政府不断地在推动银企合作,每年都要召开银企合作推介会,但是,收效甚微,致使银企合作流于形式,大部分民企仍然很难及时获得贷款支持,严重制约了我县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优惠政策制定落实不力
近年来,随着“国务院三十六条”的颁布,省、市相继制订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文件,我们县上也早在2003年制定过《关于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但是都比较宏观,不具体,不利于操作落实。县政府早在2002年出台了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其优惠政策不多,吸引力也不强,加上执行落实的不太好,其结果是鼓而不励、奖不到位。尤其是对于建设“民营经济发展带”和“两个园区”建设上至今未制定出具体优惠政策,具体在放宽准入条件、降低融资“门槛”、扶持龙头企业、优惠新建企业等方面均未订立具体操作性优惠奖励政策文件。使得在招商引资洽谈过程中,我们在很多方面不敢对外商表态,即使表了态的事,也无法落实。由于缺乏政策的吸引力,使得招商引资工作尚未形成气候,催生小企业进展缓慢。
(三)部门职能不顺、权责不清,导致服务不力
目前,政府的经济管理体制还没有理顺,出现多头管理,有利时都是企业的主管部门,企业有了困难、问题却找不到自己的“娘家人”,相互推诿、相互扯皮,而真正的企业主管部门乡企局职责虽多但权限太少,导致管理不到位,政策落实难,企业有困难只有县上领导出面解决才行,导致政府相关部门对企业的服务职能弱化。加之,维权纠风工作尚未形成长效机制,致使民营经济投资发展环境不能得到彻底优化。少数职能部门和执法人员凭借行业管理职权,明里暗里仍然在给民营企业设置障碍,各种“门槛”依然客观存在,执法“弹性”仍然很大,民营企业的公平待遇难以落实。
(四)企业综合素质不高,创新能力低
由于我县大部分民营企业业主的经济文化素养不高,依赖家族式管理,难以引进科技人才,导致经营管理粗放,对生产经营缺乏长期发展的战略眼光。企业文化缺失,没有形成战略品牌,产品和技术革新能力低下,处于被动应付市场的经营状态。使得我县民营经济尚未完全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未能形成集团式、集约式规模生产,产业集群发展较慢,在专业市场占据的份额太少。
三、解决的办法与措施
(一)明确部门权责,理顺体制
去年以来,省上已经理顺了民营中小企业管理职能,基本明确了对全省民营中小企业管理、服务、指导、规划、扶持、协调的各项职能权限。县委、县政府应尽快成立中小企业促进局、理顺民营经济管理职能、实行民营企业归口、规范管理、统一统计口径。使企业主管局的职能与省中小企业促进局的职能对应,在业务工作上实现对接,便于今后很好地的发挥部门职能,争取省上对我县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的各种扶持。同时,县委、县政府应加强乡镇发展民营经济工作的队伍建设,县上应明确乡镇班子中要有一名领导专抓民营经济工作,在乡镇经济发展办公室组成人员中,要有一名发展民营经济的专职干事,要有一名专职民营经济统计工作人员。这样,才能为县委、县政府提供真实、可信的依据,有利于县上的重大决策,有利于全县的经济发展。
(二)建立维权纠风机制,营造发展环境
面对当前各行业管理权限的逐步上划和管理不断严格规范的形势,为了切实维护广大民营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将我县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及扩大招商引资等优惠政策落到实处,我们有必要建立民营企业维权纠风长效机制。要给予企业主管局一定的权限和资金预算,以配合纪检、监察机关对各行业管理职能部门和行政执法机关的涉企执法管理行为进行监督,努力在我县营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
(三)整合公共服务资源,搭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按照省中小企业局领导讲话精神要求,我们已经向省、市主管局上报了“石泉县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后一步将尽力争取获得省、市的批复和资金扶持,在我县率先建立起“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我县要科学整合政府部门对民营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和资源,以“平台”为依托,统一组织,统一协调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水平更高的政策、信息、融资、技术、培训、人才、宣传和项目策划、推介、申报、审批等全方位服务,全面简化和规范服务程序,提高政府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效率,降低服务成本,让企业能集中精力搞好生产经营,从而加快发展。
(四)制定优惠政策
为了进一步加快催生小企业和扩大招商引资步伐,结合我县实际,应由县政府负责牵头组织、计划、财政、统计、乡企、经贸、土管、人劳、税务、公安、文教、安监、环保、城建、林特等相关部门,加上城关、池河两个园区大镇共同研究,尽快制订鼓励和支持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具体优惠奖励政策。特别是建设“民营经济发展带”和“两个园区”以及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配套优惠奖励政策应该尽快出台。在制订优惠政策时,各职能部门要解放思想、从全县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都要把自己部门的最大优惠奖励展现出来,对投资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制定优惠奖励政策要尽量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利于落实到位,发挥实效。
(五)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
要善于抢抓机遇,积极向省、市申报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的民营经济项目,争取得到省、市专项资金扶持。特别是要大力帮助现有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向省、市申报科技项目专项扶持资金和贷款贴息资金。同时要积极建议,努力争取尽快理顺龙头企业的申报、申批管理体制,把省、市的扶持政策落到实处。通过这些途径,为企业争取上级资金扶持,有效地缓解民营企业资金短缺的困难。
(六)解决融资难问题
一要加强民营企业的诚信教育;二要规范民营企业的财物统计;三要建立民间融资担保机构、走出去取经、规范运作,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最大作用。
(七)提高民营企业的素质
一是政府每年要预算专项资金,由企业主管局组织实施,定期进行企业法人、管理人员的集中培训;二是要走出去取经,每年由主管局组织、企业出经费到外地参观学习取经,提高自身管理素质。三是要加强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对有发展前景、效益好、自身管理比较规范的企业,主管局重点积极支持协助,使其走向成熟、向规模企业发展。
第四部分 聚集民间资本工作
一、民间资本现状
我县民间资本的使用范围较为狭窄。我县民间资本的投向特点是:投资债券、保险、存储银行或信用社的多,投向生产性项目的少。若不能以项目带动来激活民间资本,会导致民间资本外流。如果能激活储蓄总量的1%,那产生的收益将是巨大的。
二、激活民间资本的制约因素
(一)机制不够健全
如何利用民间资本发展经济建设,对党委政府来说仍是一个新的领域和课题,以前有的工作做过一些,但作为课题调研还是陌生。在如何运用民间资本问题上,政府和各级各部门进行系统研究的不是很多,相关政策尚未明确,机制尚未建立,大量的民间资本自发投向有利可图的行业。
(二)思想不够解放
受心理、能力因素制约,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具有较浓的求稳怕险意识,一些人对公务员如何服务于经济、干部分流经商办企业存在诸多顾虑。一怕“犯规”,闯“红灯”,顾虑违反国家公务员的有关规定,到时候说不清、洗不白;二怕“错位”,认为一旦“下海”、“涉水”,机构改革时就成了理所当然的被分流对象;三怕“吃亏”,多数同志对办实体搞实业没经验、没信心,怕经营不成,“赔了夫人又折兵”。
(三)市场存在风险
在目前买方市场的大环境中,由于缺乏有效的产业发展引导,造成民间投资领域比较狭窄,较多集中于商贸、饮食、娱乐、客货运输等服务业,电站、立体养殖等资源开发类项目,以及一般内向型、资源初加工型的工业品生产和民办教育、房地产开发等社会事业上。比较理想的投资项目不多,“两头在外”的工业项目较少,民间投资空间有限,客观上存在“有钱难找好项目、小钱难办大项目”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市场销售不畅,不少民间投资者出现了亏损,有的甚至破产,严重挫伤了民间资本的投资欲望,民间资本所有者只得把钱存在银行或参与“地下金融”活动。
三、激活民间资本的对策
(一)更新思想观念,引导民间投资行为
各部门要把激活民间资本作为筹措资金、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摆上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常抓常议;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认识上形成共识,在行动上促成共为,采取有力措施激活民间资本。大力引导民间投资者克服“自满自足”、“小富即安”的思想,树立“敢为人先”、“富而思进”的创业精神。建议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大张旗鼓表彰有突出贡献的非公有制企业主和其他有功人员,进一步激发投资热情,营造投资致富、创业光荣的良好社会风尚。建立集聚社会闲散资金和民间投资的新机制,鼓励和支持成立较多股东参加的股份有限公司,有效集聚包括公务员在内的社会闲散资金,鼓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允许公务员以各种形式入股参股办实业。
(二)建立机制,实行政策扶持,拓宽准入领域
建议制定《关于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若干规定》,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开放投资领域、创新投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实行公平税费政策、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提出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政策措施。凡是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的投资领域,都对民间资本全面开放。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投资有收费机制、回报比较稳定的交通等领域基础设施项目。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城市供水、污水及垃圾处理,道路、桥梁等公共设施建设;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开发和经营工业园区、专业市场;引导农村个体户和私营企业通过股份制、合资合作等形式,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资源开发领域,投资于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业,参与农产品精深加工、良种繁育和推广。放开一批领域的经营权。对已建成的基础设施、市政设施,采取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办法,采取政企分开、取消特殊优惠等措施推向市场,民营企业通过公平竞争,获得经营权。如北辰森林公园管理经营权。
(三)探索新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设立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将分散的民间资本集中起来办大事。对预期有收益的、比较稳定的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探索以政府授权的特许经营收费权和收益权为质押权益,向金融机构申请质押贷款。推动信用担保发展,不断壮大担保公司的资本金,为民营企业增加贷款提供条件。按照《中小企业促进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为中小企业提供财政支持,积极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的创立、信用担保、技术创新、专业化协作与发展以及服务体系建设等。允许建立由加入行业协会和同业公会的民间投资企业出资的行业内融资担保机构,专门解决会员的融资担保问题。实施(建设—经营—移交)融资方式,吸收民间资本参与投资经营;同时,在已建成的基础设施项目中,积极推广(转让—经营—移交)融资方式,吸收民间资本,回收资金用于新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各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要积极向上申请开办委托贷款业务,为激活我市民间资本创造条件。加强银企合作,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力度。由政府牵头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对信誉好的民间投资企业,商业银行可与之签订合作协议,提供一定的授信额度,在额度内简化贷款和担保手续,发放信用贷款。
(四)优化投资环境,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
招商引资调研报告篇4
我镇招商引资项目主要有四项:
一、村现代化蛋鸡养殖场建设项目
xx村现代化蛋鸡养殖场建设项目是xx村同大成公司合作开发的项目,也是全县今年重点项目之一,被镇党委列入今年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自工程开工建设以来,镇党委高度重视,定期深入现场,着手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xx村现代化蛋鸡养殖场建设项目占地60亩,建筑面积17000方米,建鸡舍11栋,其中8000只鸡舍10栋,万至鸡舍1栋,库房2栋,项目总投资2200万元镇,建成后年产值超过2500万元。目前主体建设已完成,完成投资额4500万元。
二、北阳村千头肉牛场建设项目
该项目预计投1300万元。拟定在青化镇北阳村征地40亩,进行大规模建设。该项目自从被列入镇今年的招商引资项目以来,镇上专门成立了“支持千头肉牛场建设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主管企业、土地、城建、招商引资的同志任成员,全力以赴做好相关农户的土地租用工作,并下发了告广大村民书,秦源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本着与村民互惠互利、让利于民的原则,鼓励农民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参与土地流转,以优厚的租金租用所在村组土地,多种渠道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目前,该项目1300万投资任务已全面完成并试运行。
三、青化村冷库及辣椒加工观光线建设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1700万元,是x开口乐调味品有限公司与青化村合作开发的建设项目,计划建成130米辣椒加工生产暨观光线一处,存储空间5000立方米,存储量2500吨的大型冷库一处。该项目的建设,对我镇加速构建苹果名镇、瓜菜大镇和西北地区辣椒集散地具有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自项目立项以来,镇党委主要领导多次赴现场指导建设,积极协调建设过程中涉及土地、拆迁等多方面问题。目前该项目完成投资1700万元并完成主体建设。
四、x村青化苗木花卉园建设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由x客商杨文博在我镇投资兴建,计划建成占地70亩的现代化苗木花卉园基地。该项目的建成,为我镇及周边地区提供充足可靠的各类花卉苗木和经济作物苗木,对我镇加速四镇建设,尤其是加速苹果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自项目立项以来,镇上成立专门协调小组负责青化苗木花卉园建设协调工作,重点应对、处理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土地、拆迁等问题。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建设并试运行。
今年以来,我镇共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亿元,占总任务的125%,其中省际到位资金7000万元,占总任务5000万元的140%,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20xx年,我镇将继续把招商引资工作列为全镇工作的重中之重,力争在项目数量、引资额度、项目落地和队伍建设上实现新突破,为加速建设富裕、活力、净美、和谐青化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今年以来,我会认真学习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市委全会精神,坚持教育实践活动与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机结合,较好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工作任务。
一、协助市委市成功组织策划了中俄博览会x参会活动。
一是项目签约成果显著。共达成国内经济合作项目18项,金额67.38亿元,合作意向37个,金额114.4亿元;利用外资项目1个,金额1500万美元;进出口贸易意向8个,金额1.8亿美元;境外投资意向4个,金额8225万美元。
二是展厅设计主题突出。本届博览会我市综合展厅设计主题为“雄鸡报晓”,寓意x在新一轮改革大潮中的.昂扬向上精神。展厅的造型和风格既体现肃慎之乡地域文化特色,也融入了许多时尚元素被省展览局授予“首届中俄博览会优秀布展奖”。
三是参展展品档次较高。共争取建材、绿色食品、地域文化等各类展位22个。展出了9大类200多个品种的地产名优产品和文化产品,煤炭深加工、石墨新材料、绿色食品等产业项目和产品,在本次博览会上得到了重点推介。
四是商务活动高效有序。博览会期间,市领导分别会见了x力诺集团、x汇源集团、俄罗斯兴凯区行政长官米欣科、列索扎沃斯克市行政长官巴弗京·阿·尼等国内外客商政要,就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了广泛交流。参加了—俄罗斯大型企业项目对接会、中俄经济特区圆桌会议等多项活动。
五是会务接待简约隆重。与以往的哈洽会相比,xx市代表团参会官员比往届哈洽会相对减少,参会经费比往届有所下降。
二、x绿色食品产业博览会等其他会展活动有声有色。
一是在x绿色食品产业(x)博览会上,申请展位30个,组织33户企业参展。组织30余人参加了x省绿色食品产业高峰论坛。有14家企业与省内外企业达成绿色大米、有机杂粮、无公害稻谷油等各类代购和销售合同,金额达到31.5亿元。
二是在x绿色有机食品(x)博览会上,我们申请展位14个,参展企业16户。森柒生物公司与x艾登华尔投资公司达成3000万元酵素销售及注资5000万元的协议。
三是在x绿色有机食品(x)博览会上,我们配合市商务局组织9户参展。四是在首届中俄(x)义乌小商品博览会暨金秋绿色食品交易会上,设室外展区200个展位,商贸城场内展位600余个,来自俄罗斯、x、内蒙、x、x、海宁、x及x120余家企业和厂商参展。7天有近20万人次参观展会,销售额近3000万元。五是在20xx两届·x汽车展上,共参展车企80多家,参展车辆近420余台,销售汽车197台。
三、贸促会机关自身建设和会员服务工作得到加强。
按照上级部署,在市委督导组的指导下,按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安排,扎实推进各阶段、各环节工作。教育实践活动为贸促会带来了新变化新气象。坚定了理想信念,转变了工作作风,增强了战斗力和凝聚力。立说立行、立查立改,多项整改方案得以落实;强化内部管理和廉政建设,长效机制和刚性约束初步形成。与此同时,市贸促会以会员为中心,以服务为取向,大力强化际信息等服务等功能,较好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
招商引资调研报告篇5
今年以来,x县招商引资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发展思路,以上项目、开财源为目标,以工业集中区建设为载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外引、上争、内挖”并举,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招商引资工作进展情况
x县是今年3月份成立了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从县直有关单位和乡镇抽调8名人员组成了招商办,并在浙江、广东、北京、新疆等地区组成了4个驻外招商办事处,加强外地与本县的的招商信息联系。成立以来做的主要工作有:一是根据市商务部门的统一安排,积极筹备并参加了第三届中博会、第五届河南国际贸易洽谈会、第十二届厦门洽谈会和第十届科协年会。会上共签约项目4个,总投资1.8亿元,同时搞好了三个项目的对接工作。二是筹备召开了郑板桥文化节项目推介暨签约仪式,会上组织了总投资达2.5亿元的6个项目签约。三是搞好了客商的咨询和来人考察接待工作。共接受客商咨询60余人次,接待外地客商来我县考察26人次,初步达成合作意向5个。四是狠抓了县、乡招商引资网络建设,加强各单位招商人员与外地的联系,搞好项目的对外发布,实行项目定人跟踪。目前,由陆集乡引进,香港国际凤凰投资集团投资5亿元建设的氧化制浆项目已达成投资协议,一期投资2.5亿元年产纸浆5万吨,目前已开始立项、征地、环评、登记注册等前期工作。止10月底,全县共引进市外资金7.63亿元,占市定目标7.8亿元的97.8 %;境外资金完成10万美元,占目标的0.63%。
二、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由于我县招商引资领导小组成立的时间较短,各项工作机制在逐步完善,又受今年国内外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影响,招商工作仍然存在较大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受全球经济疲软、美元贬值、外向型经济下滑,国家宏观调控及金融政策影响,珠三角及长三角地区近7万多家中小企业破产或倒闭,半数企业利润下降,企业对外扩张受到限制,所以今年的招商引资工作尤其困难,主要表现在:项目联系的多、意向型项目多,落户的少;引进项目内资多,外资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今年境外引资目标的完成。
二是基础条件落后,承载项目的能力不强。目前我县的油气资源与周边地区相比已无优势可言,对拉长相关企业的产业链条构成制约因素。工业用地储备较少,批转用地手续繁杂,周期较长,影响项目进入和建设。另外,由于县、乡财力薄弱,对部分外商要求的厂房、道路等条件不能满足,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项目引进。
三是企业招商主体作用发挥不好。县内企业经营者招商主动性不足,对企业通过招商整合资产缺乏热情,对政府组织的招商引资活动有些消极,不能很好的支持和配合。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以“东中西产业梯度转移”为契机,抓住当前珠三角、长三角及环渤海经济发达地区产业整合的机遇,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大型经贸活动,组织各种形式的小分队外出招商,挖掘招商潜力,再掀招商引资高潮。
二是精心筛选,加强引资项目的调研、储备和包装。围绕我县的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玻璃电光源、林纸林板、羽绒加工等优势产业,研究、储备并推出一批对接性强、发展前景好、成熟度高、能够满足外商投资欲望的优质项目,充实项目库,加强项目的.推介和对接。
三是注重招商引资载体建设。根据科学定位,突出特色的原则,完善四大工业园区管理办法。重新规划濮城、新区工业园区,统一办理环评手续,协调有关职能部门,集中精力加快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项目的承载能力。同时加强软环境建设,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政策,及时协调处理外商发生的各种纠纷,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是充分发挥各驻外招商办事处的桥梁作用,加强乡镇、县直部门与外界招商信息的沟通联系,广辟招商渠道,形成招商网络。继续与已来我县考察的美国、奥地利及香港客商加强联系,明确专人负责,就具体合作事宜进行深入洽谈,争取项目早日落户建设。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公路调研报告5篇
★ 医院调研报告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