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课堂互动质量,教师在教案中要设计有效的提问和讨论环节,,确保教学环节有序推进,是教师花费时间制定教案的主要初衷,,69模板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优秀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篇1
统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愿望,培养他们的统计意识。
2.能将表格进行完善,并能完成复式统计表,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明明到三(2)班作最喜爱的电视节目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新闻:8人动画片:22人体育7人
电视剧:8人其他:4人
二、自主探索,体会领悟
(一)尝试制表
1.教师:要想制作成统计表,应该做哪些方面的考虑呢?
学生:要考虑表应画几列和几行。
根据节目类别和喜欢的人数应画两行;节目类别有5类,要画5列,加上合计要画6列。
2.学生动手画一个2行6列的表。
3.填写相关内容。
(1)写上统计表的名称。
(2)填写表中的内容和数据。
4.检查统计是否准确。
可将各类别人数之和与合计数、合计数与调查总人数进行比较,看是否一致。
(二)出示例4中男生、女生体重情况统计表
1.观察表,说说表中有哪些信息?
2.教师:如果将两张表交给班主任老师,老师想知道某个体重范围内的男女生人数,就要看两张表,挺麻烦的。
能不能想办法将两张表合成一张统计表,让老师看起来更方便一些呢?
3.学生自主讨论,完成复式统计表。
教师: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怎样改进统计表?
(老师出示复式统计表)
介绍表头:体重、人数、性别。
教师:你能将表格填好吗?(学生尝试完成)
反馈:展示学生做好的统计表。
教师:像这样的表格我们叫它复式统计表。(课题:复式统计表)
教师:从这张表中,你知道了什么?与刚才的两张统计表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更喜欢哪一张统计表?为什么?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篇2
1、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统计表,并从表中的数据发现数学问题。
2、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重点: 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认真书写、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 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加法,大家学得非常认真,掌握的很好。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你们想不想帮助老师解决?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1。
师:下面是国产电视动画片的生产情况统计表,说一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出示第41页统计表)
生1:我知道了从2004年这几年中,国产电视动画片的数量逐渐增加,2011年的数量最多。
生2:在这红国产动画片的数量2004年最少。
生3:在这几年的国产优秀动画片中,2011年的数量最多。 …… 师:获取这么多有价值的信息,你能解决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的问题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的解答方法跟大家说一说吧!
生:从表格中可以知道2011年生产了435部动画片,2009年生产了322部动画片,多生产的数量就是435-322。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我是用竖式计算的。列竖式的时候,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就是这样:
4 3 5 - 3 2 2 1 1 3 给予解答正确的学生以表扬和鼓励,允许算法多样化。
2、教学例2。
师:你能试着自己算一算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吗?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解答的情况,重点说清个位上的计算情况:个位上不够减从十位退1,这样就是15减6,结果个位上的得数是9;同时十位上的3还剩2,2减8不够减,继续从前一位(百位)退1再减,这样就是12减8,结果十位上的得数是4;同时百位上的4还剩3。竖式如下:
.. 4 3 5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 8 6 3 4 9 师:结合以上计算,在小组内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减法要注意什么? 学生进行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汇报小结: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
三、巩固练习
1.第41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练习,看谁计算最细心,算得又快又准确。做完后小组内交流检查,同时指名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2.“练习九”第1题。
小组内先说一说十位、百位各怎样减,再独立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什么?你掌握了哪些方法?你还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主交流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篇3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今天田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张节目单,看看上面有没有你喜欢看的节目,它几时播出的?
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时提问,如:14:00在钟面上怎样表示?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几时?
教师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出相对应的两种记时方法。
3、小结并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初步认识24时记时法
⑴问:你知道一天中有几个小时?想一想,在这24个小时里,钟面上的时针要走几圈?一天时从什么时间开始的?
⑵出示红蓝色彩带,说明:我们把每天的凌晨0:00——中午12:00用红色彩带表示,把中午12:00——夜里12:00用蓝色彩带表示。
⑶问:中午12:00是白天还是晚上?师画出太阳图标。
⑷演示钟面时针的运行情况,了解0:00和24:00之间的关系。
⑸说明:0:00和24:00表示同一个时刻,这个时刻既表示一天的结束,又表示新的一天的开始,如果是除夕夜的时候,它还表示特殊的意义,也就是旧的一年的结束,又标志着新的一年的开始。
3、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⑴观察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在表示方法上的区别。
⑵练习:说出下面时间用的是哪种记时法:
8:00 16:30下午5:00夜里11:30
上午8:00下午4:25 21:34 0:00
4、练习:p50想想做做1中的第一个钟面。
要求说出钟面表示的时间,问:这个时候你可能在干什么?
再出示背景图,问:这时的钟面上表示的什么时间?你怎么看出来的?你能用24时记时法说出钟面上表示的时间吗?
同理学习后两幅图。
5、 小结转换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出示题目,问:上面的营业时间用的是什么记时法?你能把它转换成普通记时法吗?
在把24时记时法转换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2、出示题目,直接口答。
3、观察火车票,问:你从火车票上得到了哪些关于时间的信息?
讨论:妈妈下午几时前到南京火车站比较合适?
4、以四人一组为单位,轮流用24时记时法播报节目。
5、小组讨论:看着3个钟面上的时间,说一说这时你可能在做什么?再在班级内交流。
四、归纳小结,提高认识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阅读课后常识部分:“你知道吗?”上的内容。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及验算方法。
2、能比较熟练地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
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三、教学难点:
较快地进行试商
四、教学过程:
一、揭题展标
二、组织练习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840÷70 27×4 960÷4 36×5
24×3 720÷60 18×5 320÷20
650÷50 46×2 42÷3 25×7
2、( )里最大能填几?
46× ( )
27 × ( )
83 × ( )
(1)你是怎样想的?
(二)强化练习
1、计算
992÷16 8457÷51 6216÷28
315÷45 1472÷32 2298÷39
(1)学生独立计算
(2)指名板演
(3)集体评议,校正。
2、分组练习
133 1846
171 ÷19 2132
684 3528 ÷26
228 8086
提问:若两位数除三位数,商可能是几位数?
若三位数除四位数,商可能是几位数?
(三)综合练习
1、判断
9 46 212
42)431 28)1288 34)8208
378 112 68
53 168 40
168 34
0 68
68
2、想一想;
( )÷34= 48……26
( )÷29= 51……14
三、全课
1、今天我们练习了什么知识?
2、通过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
2、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掌握计算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出示图)
师:元旦到了。小明、小华和小英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他们要用美丽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来。从这幅图画中,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引导学生提出:他们每人都有一盒彩笔,每盒12枝。他们一共有多少枝彩笔呢?
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盒大约有多少枝彩笔?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
小精灵问了: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二、探讨交流
请同学们说一说:
(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2)12×3表示什么意思?
(3)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教师提问:这道题该怎样算呢?
让小组内每个同学先思考3分钟,在纸上算算看,能不能算出来。也可以摆出小棒(或其他学具)或画画图等。如果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法都写出来。
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
小组长归纳一下本小组一共想出了哪几种算法。这时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尤其要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
全班汇报。由各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小组的各种算法,教师将其板演在黑板上。
三、分类评价
教师提出要求:现在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算法,我们能不能把这些算法分分类,看看一共有几种思路。
四、介绍竖式
从刚才议论的结果来看,用数的分解组成方法来算比较简便。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三个算式像加法竖式那样合并成一个竖式呢?下面就请大家打开课本第74页看看小英是怎样列出乘法竖式的。
先出示有部分积相加的竖式,再出示简便竖式,并说明为什么可以写成简便竖式。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如有发现错误,指导订正。
五、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的作业。每道题先让学生估算,然后再用竖式计算。
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为什么是用乘法计算。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这道题有哪几种算法。
六、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在笔算时你认为要注意什么?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篇6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概念和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而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又是这部分内容的基础,学生只有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学好本节知识是本单元的关键。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感知和理解百分数意义的过程中,知道百分数的重要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在总结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的过程中,渗透事物的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观点。
由于百分数应用的广泛性,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对百分数的意义还是模糊不清的,有的学生认为百分数就是分母是100的分数。因此,课前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在课内进行交流,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生活实际引入,引导学生体验百分数的产生的过程,通过讨论、探索、概括形成百分数的概念。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等思维方法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百分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百分数;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不同点。
(二)、过程与方法:收集、整理有关百分数的信息,通过讨论交流,体验百分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让学生充分体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四、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联系和区别;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含义。
1 / 41 / 41 / 4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让学生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数。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爱迪生的一句名言: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
2.出示课件上含有百分数的图片。
问:你知道这些数叫什么数吗?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像上面这样的数,如:99%、65%、34.5%、
120%……叫做百分数。
3.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百分数资料。
师:同学们收集到的百分数资料可真多啊!看来百分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那人们为什么喜欢用百分数?用百分数有什么好处?百分数有什么含义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百分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感知百分数的意义。
(1)结合课件信息,说一说每个百分数的意义。
①第一幅图中的70%:表示棉布占这件t恤的。
②第二幅图中的38%:表示酒精占这瓶酒的。
……
2.明确百分数的意义。
(1)看看这些百分数的意义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引导学生观察,和同桌交流。
(2)引导学生得出: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板书)
指出:正因为百分数表示的两者之间相比的关系,所以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3)让学生同桌互相交流自己收集的百分数的意义。
2 / 42 / 42 / 4
(4)课件出示:学生近视率应引起高度的重视。根据去年年底的统计,我市学生的近视情况如下:小学生:18%
初中生:49%
高中生:64.2%
让学生体会百分数的好处,并说一说每个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3.探究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1)探究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师:同学们认识了百分数,那百分数应该怎样读和写呢?
①学生尝试读百分数。(读作:百分之二十二)
②学生尝试写百分数。(写作:35%)
③游戏。在10秒内,写出10个不同的百分数。
师:你能用一个百分数来表示你完成的情况吗?让学生说一说。
(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①读法:百分数读作“百分之…”。
②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我们写百分数时要注意先写数,再写百分号“%”。写百分号时先写左上角的圆圈,再写斜线,最后写右下角的圆圈,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点,以免与数字0混淆。
4.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1)观察下面的两道题:看哪一个分数可以用百分数表示?
运走了一堆煤的。
一堆煤重吨。
问:百分数和我们学过的分数在意义上有什么区别吗?
(2)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从意义上讲,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而分数不仅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还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
也就是说,分数后面可以带单位名称,也可以不带单位名称;百分数后面不可以带单位名称。
(三)趣味练习
3 / 43 / 43 / 4
1.课件出示趣味百分数练习题。
①:把一枚硬币随意抛在桌面上,正面向上的可能性接近(%)。
②:太阳从东方升起的可能(%)。
③:你认为“海底捞针”捞到的可能性为(%)。
2.趣味数学。(找出成语中的百分数)
百战百胜十拿九稳一箭双雕百里挑一半壁江山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83页1、2题。
(六)、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认识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22%
读作:百分之二十二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之三十五写作:35%
4 / 44 / 44 / 4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